用平台思维办免费报纸——以《羊城地铁报》营销实践为例
2013-08-03翁天兵
文/翁天兵
在全球传统报纸高喊“狼来了”的一片惊呼声中,以地铁报为典型代表的免费报纸在中国却异军突起,逆势领涨,迎来了又一波发展高潮——这种以都市核心圈地铁网络为主要发行渠道、目标人群精准锁定为白领上班族的新兴平台型媒体,迅速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里一道新的风景线,其“都市新主流媒体”的形象引起业界瞩目。本文拟以《羊城地铁报》的营销实践为例,探讨地铁报是如何打造独特的“免费+渠道+落地”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丰富性鲜见于传统报纸,其线下落地能力和效果也是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所不具备的。《羊城地铁报》盘活强化自身渠道资源,有效打消了客户对平媒广告效果转化率的疑虑,在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传播。
强化“渠道” 弱化“报”
《羊城地铁报》2006年10月1日创刊,是国内第一份以“地铁报”为报名的报纸,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份真正意义的地铁报。目前《羊城地铁报》的日发行量达100万份,在全国平面媒体重镇广州,发行量仅次于其母报《广州日报》。广州目前有8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236公里,日均人流量超过550万。《羊城地铁报》是广州地铁渠道内唯一纸媒,覆盖地铁站全线120座站点。此外,发行渠道还覆盖天河、越秀等80多个高端写字楼,雅居乐、星河湾等30多个大型小区,以及银行营业厅、汽车4S店、东站免税店、南站贵宾厅等400多个发行点。
传统报纸被提前“唱衰”,地铁报应适时形成行业共识,转换身份。地铁报本身兼具渠道媒体和新媒体的“混血”优势,有着传统媒体的新闻权威性、话语权、便于携带、很好的阅读体验、丰富的新闻资讯,也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所特有的互动性强的特点,更有户外媒体、DM、电梯媒体所具备的免费和强迫阅读的特性。在平媒出现衰退趋势的大环境下,客户跟风急于“去平媒化”,地铁报应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强化渠道概念而弱化报纸概念,打造都市新兴平台型媒体。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羊城地铁报》结合地下和地面,开拓多种形式的发行与合作,发挥免费报纸发行灵活的特点,以充分契合客户的品牌宣传意图。
建立平台化渠道媒体的服务新模式
传统报纸的经典服务模式是卖硬广告,而《羊城地铁报》基于自身高精准、高强度、大范围的读者动员能力,建立起平台化渠道媒体的服务新模式,在服务客户方面比传统报纸走得更远,以“营销化发行+活动+新媒体传播”模式,为客户定制整体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地铁报的独家服务。
“看楼团”+硬广告组合——针对需求,带动销售。针对楼盘销售需求,由《羊城地铁报》通过报纸、微博发布公告召集读者,前往看楼读者享受优惠政策,将读者请到现场,这是销售的关键步骤。除硬广告推广,实际上每期的“看楼团”预告和总结报道也是有效的广告宣传,同时预告信息还可附带二维码等,读者可通过扫描了解楼盘信息,甚至电子楼书和3D图形,也可通过扫描直接报名。《羊城地铁报》“看楼团”每次组团,都让客户有超预期的收获,曾经有一次组团活动,当场售楼12套,让客户惊呼:“你们比新媒体还厉害!”
销售分成模式——拓展深度合作新模式。在互联网媒体发起“销售分成”模式,引发地产广告市场重新洗牌之际,《羊城地铁报》基于其广告转化效果良好的优势,也主动参与。比起“看楼团+硬广告”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媒体深度参与到客户的销售环节,与客户风险共担。由于《羊城地铁报》的读者年龄大多在25~35岁之间,有稳定的工作,正是首次购房的人群,因此,在刚需型楼盘的项目合作上,效果甚佳。除了房地产业,旅游行业因政策因素导致传统的团队游业务大幅下滑,也希望开发销售分成模式,与媒体深度合作,寻找新的客源。《羊城地铁报》也积极“尝鲜”,正在探索与旅游业的深度合作模式,有望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定向增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发行。根据客户需求在特定区域增加报纸投放量,以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同区域其他纸媒的超密集覆盖,增加广告在目标人群中的曝光量。地铁报的定向增量服务,几乎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在该领域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百货卖场,卖场客户往往在大的节假日到来之前会举办促销活动。《羊城地铁报》根据客户需求,在卖场所在商圈的地铁站及卖场周边区域加派万份报纸,基本可以在当天做到商圈附近人人手持一份登有客户广告的地铁报,这一景象,甚至可以成为同城的话题而在微博上得到二次传播。另一个例子是《羊城地铁报》的季节性产品“广交会站站通”。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全球客商云集。《羊城地铁报》针对客户需求,除常规的派发外,在广交会场馆周边及必经的地铁站点增加数万份派发量,效果良好。
商品派送——增强体验,促进销售。在指定区域随报纸免费派发产品试用装或优惠券,建立用户和产品的直接联系,极大限度地增强了用户体验,促进产品销售。
2012年8月,《羊城地铁报》为红牛量身定做了“红牛时间到,红牛早能量”发行活动,在客户指定的商圈等繁华地段的地铁站口对红牛饮料进行随报派送。除营销手段的创新外,该案例也采用了组合营销模式,其中用到试用品派发活动、报头植入、《漫漫看》植入、新闻报道、微博互动等形式。派发活动在白领上班路途中进行,通过试饮让消费者体验红牛功效;报头植入是地铁报通过与红牛的合作来回馈读者,而非赤裸裸的商业推广;《漫漫看》为《羊城地铁报》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使用“五招唤醒身心”为主题,植入“红牛时间到”概念,使产品功用得到充分宣传并深入人心;新闻报道则是将活动作为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制造话题;同时,通过发布微博来增强读者与商家的互动。
《羊城地铁报》目前在《广州日报》印务中心印刷,充分利用这座亚洲最大的、最先进的印刷中心,把化妆品等产品试用装直接打印到报面定向派发。这种形式先进而新颖,吸引目标受众对产品进行试用以及购买,尤其适用于日化行业产品的推广。
行为艺术——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发行员穿着特定服装或做出创意造型派送报纸,以此来吸引眼球和制造话题,达到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爆炸传播效应。
2012年7月,在电影《超凡蜘蛛侠》上映前夕,推广方与《羊城地铁报》合作,用“蜘蛛侠”派报的形式制造话题,吸引受众对蜘蛛侠的关注,提前开一场现场宣传。《羊城地铁报》以报纸封面展示,特性派报,配合二维码和微博开展免费观影活动。当天新浪微博上,“蜘蛛侠派报”成为热门话题,活动二维码被扫描次数达数万。“蜘蛛侠派报”活动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客户加入到“行为艺术”的营销中来。2012年11月,《羊城地铁报》为好莱坞经典音乐剧《猫》打造“喵星人进地铁”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羊城地铁报》用足了“免费+渠道”的独特优势,以高性价比的“营销化发行+活动+新媒体传播”模式在客户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2012年9月,CTR《媒介与消费行为研究调研报告》显示,现实客户对《羊城地铁报》的投放广告满意度高达86.2%,在白领中的到达率高达78.9%,高于其他都市报的到达率。地铁报打破了以往广告界对平媒的偏见,“地铁报效果好”成为客户共识。
延伸定位——地下到地上,省内到珠三角
《羊城地铁报》所覆盖的人群中,个人月收入8000元及以上人员高达82.8%,家庭月支出5000元及以上人员高达82.1%,月家庭收入15000元及以上人员高达78.5%。其中,在地铁渠道内,地铁报在每周一到周五的7点半到9点半派发,该时段正是白领上班族的上班高峰,因此保证了《羊城地铁报》的主流读者群为白领。
事实上,《羊城地铁报》的覆盖人群还不止于此。除地铁、楼巴(免费巴士)以外,《羊城地铁报》还有四分之一的发行量覆盖写字楼、汽车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贵宾厅、星巴克、赛百味等高素质人群密集出现的地方,从而使得平常不坐地铁上班的金领和老板,在乘车、旅行、休闲的时候,也成为《羊城地铁报》的读者。
《羊城地铁报》深耕本地是优势,但在开发面向全国性或大区域市场的品牌广告时又成了劣势。针对当前珠三角消费市场一体化的趋势,《羊城地铁报》除了优势覆盖广州外,还与《广州日报》各地方新闻版面进行整合营销推广,广告主只需一次投放,即可实现在珠三角地区的高密度全覆盖。《羊城地铁报》以媒体异地组合套餐模式,克服受区域性限制的劣势。
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有了16家地铁报,囊括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每一家都覆盖了该城市的核心都市地带,如果地铁报抱团推出联合营销平台,读者规模将达到千万级。更重要的是,这千万级规模的读者群是经过“地铁+上班时间”这个时空筛选器筛选过的,几乎都是文化程度高、工作稳定、收入高、消费能力高、口碑传播能力强的都市精英,这个数量级的大规模、高精准覆盖堪称巨无霸,其效果将超过全国性的电视频道,其拥有的市场空间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