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血浆病毒灭活效果及应用*
2013-08-02付慧敏欧阳江左锋华
付慧敏 欧阳江 左锋华
(江西省血液中心 南昌330046)
输血技术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的血液检测由于受检测技术、检测项目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阻断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血浆病毒灭活技术能有效地阻断经输血传播病毒的传播。本中心自2009年7月开始全面推广应用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成分,在这期间对血浆进行亚甲蓝病毒灭活前、灭活后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经临床使用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医用病毒灭活箱(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无菌接合机(日本泰尔茂公司),一次性使用灭活输血过滤器材(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一次性熔接片(日本泰尔茂公司),BACTBC9050全自动细菌培养仪,721分光光度计,SUPELCO.VISIPREPTM亚甲蓝滤取装置,收集来自南昌地区5家综合医院住院期间输注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3次以上的输血浆患者200例情况,由医生和护士记录报告给本中心。
1.2 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成分制备 采用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在无菌接管机上通过无菌熔接片与本中心制备好的普通冰冻血浆相连接,将血浆缓缓转移至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材中的光照袋中,在此过程中亚甲蓝也随血浆缓缓加入到光照袋中,直至全部转移完成。随后将光照袋放入医用灭活箱进行可见光光照,光照强度30 000-35 000 LUX,时间为35m in,温度恒定在2~6℃,且整个过程都在水平振动,以确保在可见光光照下亚甲蓝与血浆充分混合,达到病毒灭活的作用。光照结束后,再将血浆进行过滤,将光照袋中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光照袋自带)过滤,滤除血浆中的亚甲蓝。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是一种血浆过滤器,用于滤除临床使用的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中残留病毒灭活剂亚甲蓝和可能携带病毒的白细胞,属于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1]。过滤完成,血浆流入终产品袋中,热合封口,留样进行检测。每次灭活后留取5份样本进行检测,目前本中心只对普通冰冻血浆进行灭活,共留取140份标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主要测定:(1)血浆蛋白含量,亚甲蓝残留量和无菌试验;(2)病毒灭活效果的测定:委托上海血液中心上海输血研究所输血传染病研究室进行病毒灭活效果检测。采用啖疱疹病毒(VSV)和Sindbis病毒作为指示病毒,以细胞病变法检测灭活前后病毒滴度,Vero细胞作为指示细胞,病毒滴度按Karber法计算。
2 结果
2.1 病毒灭活效果 见表1。Sindbis病毒灭活前病毒滴度(lgTCID50/m L)为 4.5~6.5,灭活后为 0.5;VSV病毒灭活前病毒滴度为4.5~6.5,灭活后为0.5,病毒降低量均≥4,病毒灭活效果符合国家规定要求[2]。
表1 病毒检测结果
2.2 亚甲蓝病毒灭活后血浆(普通血浆)质量检测结果 见表2。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对病毒灭活冰冻血浆质量控制的要求。质量指标:血浆容量及血浆蛋白含量、亚甲蓝最终残留量均能达到质量要求。亚甲蓝残留量根据临床输注量,用最大浓度输注量不超过临床较低剂量0.5%,属于安全的剂量范围内。
表2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质量检测结果
3 讨论
当前输血存在两大风险,即输血免疫反应和输血疾病的传播。血站在防止经输血的疾病传播投入很大,对常见的传播性病毒采取不同试剂不同人员检测两次来把关,这种做法仍存在风险,疾病处于窗口期,试剂灵敏度和操作人员因素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的发生,还有很多没有被要求检测的病毒都可能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传播。据报道[3],采用血清学试验方法,美国输血传播HBV、HCV和HIV病毒感染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63 000、1/103 000和1/493 000。目前我国国内乙肝感染和携带人数已达到1.3亿,占全国人口数近10%,HIV的感染和携带也不容乐观,输血后丙肝感染率也是与日俱增,检测方法一直都是血清学试验为主,因此输血后病毒传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应用亚甲蓝进行病毒灭活能够有效地抑制输血传播病毒,其原理:亚甲蓝是临床用于亚硝酸及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它能在可见光诱导下使氧化损伤病毒的核酸断裂,包膜破损,从而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血浆中没有细胞等有形成分,可能残存的病毒含量高,应用亚甲蓝病毒灭活技术处理方便,无残留,不影响血浆中其它成分的含量和功能。
[1]张霞,周雯,王友森.环氧乙烷在灭菌物品中残留量测定及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2):217-2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1
[3]Schreiber GB,Busch MP,Kleinman SH,et al.The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al infections.The retrovirus epidemiology donor study[J].N Engl JMed,1996,334(26):1 685-1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