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2013-08-02唐文成王树青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1期
关键词:汀钙瑞舒伐类药物

唐文成 王树青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 桂林541002)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是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1],颈动脉硬化斑块易造成血管狭窄,不稳定斑块的脱落或者易损斑块破裂后脱落阻塞远端血管是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2]。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并可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我科运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科120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2.6±7.2)岁;治疗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5.7±6.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病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证实;(2)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3)入院前均未经抗凝或溶栓治疗;(4)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3]。

1.3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积聚等基础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国药准字H20080670)10mg,每日1次,睡前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测评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 对照组治疗后积分有所改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改变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l。

表1 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 (±S)分

表1 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5.87±0.32 5.79±0.28治疗组 60 5.96±0.36 4.66±0.34#*

2.2 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变化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S)mmol/L

表2 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13.87±1.23 10.98±0.34#治疗组 60 14.54±1.46 6.56±0.26#*

3 讨论

颈动脉硬化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易使动脉内膜类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严重时可致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4]。国内外研究发现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关系密切。CRP是血管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物。研究发现炎性反应易使脑梗死患者的不稳定斑块破裂[5]。因此,对脑梗死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应该予以积极的干预,以有效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并改善预后。

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降脂的作用之外,尚可以降低CRP、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稳定及缩小粥样斑块的作用。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延缓颈动脉硬化斑块(CAS)形成过程,减少炎性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6]。瑞舒伐他汀为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3代他汀类药物,肝脏代谢少,药物相互作用少,相比常规治疗,降脂效果更明显[7]。研究显示,脑梗死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不但血脂及CRP明显降低外,其斑块体积亦明显减少[8]。本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钙除了理想的降脂效果外,在稳定斑块、延缓斑块形成及逆转斑块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这一过程与抑制血管炎症反应有关。

总之,瑞舒伐他汀钙除了可以降低血脂外,尚有稳定、延缓甚至逆转斑块形成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特别是对于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有着更深远的临床意义。

[1]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TIA专家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2):81-82

[2]诸骏任,范维琥,朱文玲.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9,44(4):77-7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李霞,王粤,李静.超声观察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10-111

[5]廖耿,黎朝茂,汪先娣.,等.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1):36

[6]谢坚,章成国.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6):471-472

[7]于建刚,钱建东,徐红,等.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8,23(6):1 305-1 306

[8]潘伟,孙耀东.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并CAS斑块患者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7):64-65

猜你喜欢

汀钙瑞舒伐类药物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1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引发的思考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