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32例临床观察

2013-08-02石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1期
关键词:闭塞性通脉肢体

石荣

(湖北省建始县中医院 建始445300)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系指周围动脉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症状,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主要累及下肢动脉[1]。Juergens和Silbert报道本病非糖尿病患者10年死亡率10%,截肢率为8%,而伴糖尿病者分别为38%和34%[1],可见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是常见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其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麻木、怕冷、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病情发展到晚期,则可见足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目前西药在此方面疗效尚不明确。笔者以中医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活血化瘀为治则,选用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西药对症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与排除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2]。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及并发严重感染者。

1.2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病人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胀疼痛、麻木、肢体温度下降、怕冷、足部破溃、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 7例,年龄 54~78(60.4±10.9)岁,合并 2型糖尿病(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3例,合并脑梗死14例,合并高血压病13例,合并冠心病10例。西医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51~79(61.2±11.4)岁,合并2型糖尿病21例,合并脑梗死12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合并冠心病1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常规做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下肢动脉超声、血液动力学检查。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对症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片,1次/d,1粒/次口服,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978,国药准字 J20080078)。(2)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 m L/次加入生理盐水10m L静注,14 d为1个疗程,国药准字 H10980024)。(3)步行锻炼。(4)控制高血压、高血糖,调节血脂。(5)积极干预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戒烟、戒酒、饮食调理,以及对患肢的精心护理:清洁、保湿、防外伤,对有静息痛者可抬高床头,以增加下肢血流,减少疼痛。

1.3.2 治疗组 在西医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当归12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 3 g,通草 9 g,丹参 15 g,地龙 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蜈蚣 1条,大枣 10 g,炙甘草 6 g,1剂/d,加水500m L,水煎取汁 300m L,分 3次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

2 疗效观察

2.1 观察项目 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全部病人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如疼痛、创面、跛行距离、末梢循环改善情况,统计显效率。

2.2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创面完全愈合,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阻抗血流明显改善,步行速度100~120m/min并能持续步行1 500m以上无不适者。显著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血流图均有改善,步行速度100~120m/m in,能持续步行500m以上者。进步:临床症状减轻,肢体创面接近愈合或缩小,肢体末梢循环及血流图略有改善,步行速度100~120m/min,能持续300m左右。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及体征无进步或病情继续发展者。

2.3 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判断比较见表1。两组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动脉慢性闭塞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3]。属中医学的“脉痹”、“脱疽”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多与气虚血瘀、痰浊凝滞等有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则气滞血瘀,瘀血阻塞脉道,肢体失去血液濡养,故表现为肢体怕冷、发凉、麻木、疼痛及间歇跛行等。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从最初的脂肪条纹进展到晚期的复杂斑块要经历几十年的病程。同样中医络病也有一个由气及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损伤的慢性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慢性病理过程,符合中医络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的病机特点。

笔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认为本病发生主要在于正气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风寒湿邪趁机入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所致。故采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活血化瘀为大法治疗本病。当归四逆汤出自于《伤寒论》,以散寒通脉立治。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活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白芍养血调和营卫,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加以丹参、地龙、桃仁、红花、蜈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标本兼治,诸证自可渐愈。

本方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不伤正,贯穿治疗始终,从而使周身血脉通调,脉络肌肉得养,经脉闭阻得开,故苛疾有回复振起之变。64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显效率71.88%,对照组显效率53.1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明显且安全,无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效果好,有效缓解静息痛和间歇性跛行,促进创面愈合,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较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6-368

[2]尚德俊,王嘉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223

[3]王嘉桂,藏广生,张静菊,等.前列腺素E1治疗末梢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观察[J].中华外科杂志,1988,26(10):541-542

猜你喜欢

闭塞性通脉肢体
肢体语言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肢体写作漫谈
芪黄疽愈方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赵坤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