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沿

2013-08-02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活疫苗肝炎转基因

■ 中科院:启动人感染H7N9科技攻关

据中国科技网消息,根据目前我国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的需要,中科院发挥在病原学、传播规律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优势,近日启动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关研究。

该研究立足疫情防控的国家需求,组织中科院所属的微生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近10家单位的力量,同时将与临床单位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合作,研究病毒溯源、病毒突变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H7N9病毒感染人致病机制,科学评估免疫应答反应,进行抗病毒活药物评价,加快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针对流感病毒快速变异并将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特性,总结此前防控SARS、禽流感、H1N1流感等的经验,中科院决定建立流感防控研究长效工作机制。

■《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风险研究》报告发布

据《科技日报》报道,日前,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风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报告指出,在转基因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的机遇期,我国应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加快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使我国从农业大国早日变成农业强国。

目前我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模仿、跟踪为主,创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较低,产学研分割以及产业链断裂,导致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报告指出,要推动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必须加大对转基因科研的投入,尤其是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水平;要慎重、稳妥地制定转基因产业政策,尤其要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管理;要重视转基因技术与作物耕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还要加快国内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我国科学家克隆出促进水稻抽穗基因

据《农民日报》报道,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主持领导的课题组,为解决水稻籼粳亚种超亲晚熟问题,开展了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克隆和育种利用研究,成功克隆出促进水稻抽穗基因。

据万建民研究员介绍,水稻品种抽穗期的差异影响了品种的耕种区域与适应性。该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明确我国各稻区主栽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及其光温响应特性,并克隆了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抽穗的基因DTH8,最近又克隆了在长日照条件下促进水稻抽穗的基因DTH2。同时,课题组还克隆了一个新的稻属特有的光周期开花基因Ehd4,该基因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促进水稻抽穗,对栽培稻的不同亚种能够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这些研究成果为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培育具有适宜抽穗期的水稻新品种奠定了技术、基因和材料基础。

■鸡用疫苗技术获突破

据《农民日报》报道,河南农业大学王泽霖教授长期专注禽类免疫技术研发工作,对法氏囊种毒、培养细胞及生产工艺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综合应用改原代细胞培养为传代细胞培养和改转瓶培养为生物反应器培养两项技术,病毒毒价比现有技术提高100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疫苗品质,克服了活苗免疫导致的免疫失败和免疫抑制。

这套技术研究的成功,开创了用法氏囊灭活疫苗免疫出壳雏鸡的世界先例,不仅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该技术的垄断,并且全面超越了他们的技术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家完成小麦D基因组序列草图绘制

据中国农业新闻网消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历经5年努力,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基因组草图的绘制,结束了小麦没有组装基因组序列的历史,也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组研究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该项成果于3月25日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上在线发表。

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小麦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小麦基因组庞大而复杂,在进入基因组学时代之后,小麦基因组研究严重滞后,大大制约了小麦品种改良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此次小麦D基因组序列草图的成功绘制,使小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小麦育种、小麦种质资源、小麦功能基因组、小麦进化及比较基因组研究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项目牵头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贾继增介绍,小麦D基因组共有7条染色体,约44亿个碱基对,大约是水稻基因组的10倍。通过粗山羊草全基因组分析发现,其抗病相关基因、抗非生物应激反应的基因数量都发生显著扩张,因而增强了其抗病性、抗逆性与适应性。研究还发现,在D基因组中有小麦特有的品质相关基因,也有许多发生了显著扩增,从而使小麦的品质性状得到改良,成为唯一能够制作馒头、面包等多种食品的粮食作物。正是由于D基因组的加入,才使小麦的抗病性、适应性与品质得到大大改良,推动小麦成为世界上种植区域最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痕灌”技术让农作物按需“饮”水

据《科技日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痕量灌溉研究中心主任诸钧团队历时十多年成功研发出痕量灌溉技术,一举打破了农作物“被动式补水”的全球传统灌溉模式,改由农作物自己按需吸水。5年多的田间应用试验表明,该技术比目前效果最好的滴灌技术还可节水50%左右,未来有望替代滴灌,并在滴灌无法使用的广大地区获得应用。据介绍,我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以色列滴灌技术被公认为是目前效果最好的节水灌溉技术,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滴灌灌水器为了实现更小流量的灌水以及长距离铺设,就必须不断地减小流道尺寸,由此带来了流道易堵塞及制造难的问题。痕灌技术的核心节水部件——痕灌控水头,由具有良好导水性能的毛细管束和具有过滤功能的痕灌膜组成,控水头埋在作物根系附近,感知土壤水势的变化,为植物实时供水。控水头内的痕灌膜与毛细管束的双重结构可防止毛细管束因杂质而堵塞,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工作。

■国内首个鸭肝炎活疫苗在皖诞生

据中国农业新闻网消息,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历时27年,两代科研人员接力攻关研制的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近日获得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兽药注册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成为该省历史上首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兽用疫苗产品。

国内外对鸭肝炎的研究长达几十年,培育可用于制备疫苗的弱毒株也很多,但由于对鸭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滞后,对该病毒的安全性无法客观评估,一直没有真正注册的商品化疫苗。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986年开始研究鸭病毒性肝炎免疫防治,历经27年,终于研制出安全有效、产生免疫力快的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在该省5个鸭场(企业)应用5个批次的中间试制产品进行临床试验,共计免疫雏鸭5.9万羽。经临床观察、攻毒试验、抗体检测及生产性能的统计分析: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对免疫雏鸭安全、高效、无不良反应。据悉,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即将产业化,成为该领域全球第一个真正商品化的产品,从而有效破解养鸭业肝炎病毒防疫难题。

猜你喜欢

活疫苗肝炎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世界肝炎日》
转基因,你吃了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Pattern of acute poisoning in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South West Ethiopia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