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五心”情感现状调查

2013-07-30高晶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五心孝心问卷

高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职人才的竞争已由重专业技能拓展到了德才并重,业务精、动手能力强、能吃苦、有礼貌、懂感恩的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情感现状,分析研究影响大学生情感的诸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改善其情感现状的良策,笔者对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的部分在校生“五心”情感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内容结合高职一些院校开展的“五心”情感教育分为“爱心”“孝心”“恭敬心”“责任心”“羞愧心”展开,涉及了这五个方面的39个问题。为了使该调查覆盖面更广,得出的结论更真实可信,我们把调查对象确定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并注意针对不同的院系及专业,总计发放问卷739份,有效问卷716份,占问卷总数的96.8%。

大学生“五心”情感现状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五心”情感的主流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比较关注时事,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人生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具体分析如下:

关于“爱心”的分析 “爱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爱国,问卷针对“爱国情感”设计了相关题目。当问及“你认为怎样的爱国方式属于理性方式”时,分别有41.42%和35.50% 的学生选择“努力学习和工作,报效祖国”和“抵制一切外国货,只购买国货”;当问及“对于中日钓鱼岛问题,你会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表达你的爱国情怀”时,53.25%的学生认为“首先想到要发展自身技能,方能为国家尽一份力”,“47.34”%的学生认为应该“坚决抵制日货”。从答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普遍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社会政策,并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思考政治问题的成熟和理智,并能够比较冷静、成熟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做到理性爱国。

关于“孝心”的分析 “百善孝为先”,通过分析“孝心”部分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对父母孝顺、体贴。77.91%的学生选择了“为母亲捶过背或者洗过脚”,在“出门在外你会主动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吗”一题中选择“经常会”的学生占71.01%。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答案反其道而行之,这警示我们加强“孝心”教育刻不容缓。

关于“恭敬心”的分析 这里的“恭敬心”是指对别人恭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此部分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还是值得肯定的,对同学、朋友、陌生人大都可以做到以礼相待。例如,有79.29%的学生选择“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然而也有31.36%的学生选择“当被老师误会了,会当面反驳”,还有一位学生很坦白地写出了自己眼中师生关系是“用钱买卖知识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对老师尊重和感恩,同时要加强师德建设,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以利于师生互相理解与尊重。

关于“责任心”的分析 此部分问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身边小事的态度,比如“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你是否会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或上前制止?”“对宿舍中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您是否会主动去关掉?”“对于‘课桌文化‘墙壁文化的看法”,等等。学生的回答并不十分集中,感觉学生们对于应该担负的责任不甚清楚,少部分学生的选择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关注自我,淡化社会责任”。由于西方思潮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当代大学生过多地关注自我,同时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淡化。调查表明,如今的大学生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观念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牺牲个人利益;一方面表现出对高尚道德的推崇,另一方面又不愿通过自己的实际努力使自己变得高尚,存在着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的矛盾。

关于“羞愧心”的分析 此部分问卷也是通过了解学生对于身边小事的态度来考察他们的“羞愧心”。结果显示,对于“迟到旷课现象你如何看待?”“假如你在食堂打饭时,没有自觉排队,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坐公共汽车时,没有给老人让座,你会怎么样”之类的题目,部分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对于不正确的现象司空见惯、不觉羞愧,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

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失范现象屡见不鲜的情况下,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对这些 “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引领。

如何有效开展“五心”情感教育

基于对高职学生“五心”情感现状调查,结合高职教育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大学生“五心”情感教育水平,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利用他们成人成才。

一是通过体现“五心”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育”情

校园文化环境对培育学生“五心”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知行并重,德艺双馨”的校训强调了知识与力行的关系是同等重要的,而学生品行道德与专业技艺也是同等重要的,都应有良好的声誉。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名言,使师生以之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进行努力,即:对同学要有爱心、对师长要怀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视同父母般的孝心和恭敬心、学会“美人之美”,对因别人比自己强心生嫉妒通过自省而产生羞愧心,对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产生感恩之心,从而激发出学生立志努力学习以报效学校和祖国培养的责任心。

二是开展“五心”教育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激”情

《学校弟子规实用教程》校本课程创新了德育教育模式,它以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力行中体验、感悟并激发其“爱心、孝心、恭敬心、责任心、羞愧心” 。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学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使高高在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亲和性和实效性。正如学过本书的学生所言“我们过去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直到学过《学校弟子规实用教程》后,才知道应该怎样具体去做”。换言之,弟子规教学是“五心”教育的具体落实。为此,课题组以培养学生“五心”为目标,以一年中能与弟子规之孝、悌、谨、信、爱、亲仁、学文等主题相契合的节日设计了十六个“与节同行”主题活动,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五心”教育内涵,在活动情境中激发他们的“五心” 情感。

三是教师以“五心”教育“言”情

思政课教师无疑是“五心”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具体事例的宣讲“言”情,培养学生的“五心”情感。如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进行观影《钱学森》活动,使学生在钱学森感人的爱国事迹中汲取榜样的力量;而形势与政策课上的《钓鱼岛局势分析》讲座,学生们受到理性爱国的教育,激发了的“责任心”和“爱心”(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们意识到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当前社会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应该热切关注、积极参与。

四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情感管理“关”情

大学生的年龄段正值情感不稳定、不成熟期,再加上入学前接受的以分数论优劣的功利化教育,使得他们所接受的情感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情感培养与学业进步失衡,人机对话代替人际交流。凡此种种,都使他们感情脆弱、心理不成熟、耐挫折能力较差。缘此,对迈进高校大门的学子进行情感管理,关注、关心他们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认识到具备健康心理可以为人生护航,遭遇心理暗礁时应及时向老师倾诉并以良好的心态排解,这样才能拥有光明灿烂的人生。

五是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生”情

情感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认为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情境可以激发情绪,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亲历的生命践行活动中生成正面的“五心”情感。例如,组织曲艺系的大学生结合“五心”内容,自编相声、快板或鼓曲等,并于重阳节到天津市第一职工养老院进行敬老爱老演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向老人们奉献“孝心”“爱心”“恭敬心”,送上温暖的社会“责任心”。学生在实际践行中感受到付出所带来的身心满足,这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有效力。

猜你喜欢

五心孝心问卷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独“数”一帜,五心并至
新时代工会组织“五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孝心歌
孝心地图
领导干部要强化“五心”
问卷大调查
我的孝心
问卷你做主
多彩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