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3-07-30郭永宏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数字

郭永宏

党的十八大将“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列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教育信息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环境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城乡基础通信设施条件已较为成熟,为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提供了硬件环境。据测算:2012年年底我国行政村接通宽带比例已经达到87%以上,其中湖北已达92%以上,已具备了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通过较小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开通宽带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教育从业人员和服务人群的需求旺盛,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资源共享提供了较好的软件环境。2012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开通了“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简称“国家教育云”,平台设备建在湖北),预计到2015年即可基本解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

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国家成立“全民教育信息化”战略性发展项目,统筹和协调各方资源、力量,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标准,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资源平台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逐渐将受惠人群由在校师生延伸至普通公民,促进全民教育和终生学习体系建设,力争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一是加快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可充分利用国有通信企业的现有网络,解决当地校园的网络接入问题,力争两至三年内尽快实现“校校通网”;同时鼓励加快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学习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缩小城乡教育数字鸿沟。加快“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各类教育资源平台应逐步向普通公众开放,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二是加大教育系统各环节信息化的应用力度。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体系架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所停滞、落后,都会导致整体推进效果“事倍功半”。应加大教育系统各环节如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等对信息化的应用力度,加强对教育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究及推广,以用促建,打造一支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工具的教学及教育管理队伍。

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建设。教育信息化必须鼓励和带动多方参与和投入,形成全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应考虑从产业政策、税收减免、人才引进与保护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应措施,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平台为依托,调动一批教育、科技相关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开发与推广、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可探索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主导,成立“教育行业信息化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规范有序发展。

(本文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数字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答数字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数字看G20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