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声音

2013-07-30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学校教育

高端〉〉

“当代青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不停步、奋斗不停步、奉献不停步,脚踏实地创新创业创优,让青春在中国梦的实现中焕发光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与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

李源潮勉励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投身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他说,中国梦是中国进步青年追求的理想,当代青年要自觉把人生追求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倡导艰苦创业精神,抓住国家创业发展的好时机,在各自领域开创新事业,积极创办科技型和服务型小微企业,做创业发展的开拓者;倡导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参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支持改革、大胆探索、刻苦钻研,做创新创造的追求者;倡导争先创优的精神,努力把本职工作干到最好、干成最优,成为素质优秀、工作优秀,为社会认可的优秀青年。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江苏省召开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时指出

袁贵仁强调,实现教育现代化,一是必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拓展学习者成长成才的空间。二是必须牢牢把握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中国教育升级版作为坚强支撑。三是必须最大限度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四是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机制。要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的监测机制、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科学管理能力。

“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支撑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努力探索一条充分体现高校特色的科技工作发展之路。”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教育部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时强调

杜占元指出,要深刻分析高校科技工作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大局中凝聚共识,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发展中找准定位,把推动高校科技内涵式发展、支撑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任务;在比较中看不足,把加快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加快科技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科教结合的理念,在科研指导思想上实现从重视成果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在科研评价上实现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在科研体制上实现从分散、封闭向广泛协同的转变。

“让学校体育艺术赶上教育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共同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是目前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最大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首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

郝平强调,面对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让学校体育艺术赶上教育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共同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是目前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最大的挑战与机遇。他同时强调,2013年学校体育工作重点就是落实好“国办发53号文件”,稳步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和推进机制建设,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抽查和公示工作。艺术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建立学校艺术教育评估机制方面下功夫,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着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质。

业内〉〉

“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能够增加经费投入,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带有竞争性、选拔性的精英教育,应当由个人承担部分成本。”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一样属于准公共产品,研究生教育成本最高,资源最为有限,受益者更加集中,更应当进行成本分担。“谁从研究生教育中受益,谁就应当负担研究生教育的部分成本。”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卫东教授

当前,研究生教育在筛选、发掘、培养人才方面都遇到很多挑战,投入机制体制的改革,必须针对这些挑战提出整体性的应对方案。

“打造新媒体矩阵,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参与的、开放的互动沟通平台,将鲜活的语言、时尚、艺术、情感元素巧妙植入共青团的工作之中,更好地吸引青年、赢得青年。”

——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李勇

“新媒体全面改变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宣传方式、动员方式和参与方式。全媒体校园传媒矩阵的形成,使得校园活动从活动策划、预告、开展、反馈等环节全面覆盖全体学生变为现实。”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生勇

借助新媒体平台,学校组织管理变得更加扁平化,这让学校的各项工作从学生最直接、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出发成为可能。

“面对风行的‘高考志愿劝阻帖,高三学生在各种喧嚣、浮躁的声音中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专业才是上策。相信经历一番风雨,即使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也能在人生旅途中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刘继忠

“如果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下,青年学生一开始都奔着‘钱途而去,一窝蜂地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非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最终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整个社会的‘智商也将难有显著提升。”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汤嘉琛

就高考志愿而言,比较靠谱的做法,其实还是高中生先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再进行综合考量。

“现在高职生毕业后,有的到社会上其实只能享受与民工同等的待遇,这样,一些农村家长就会认为,不如高中毕业直接去打工,何必去读三年高职。必须重视这一社会现象,否则会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潘懋元

“高职生在入学时就要做好职业规划,除加强实习外,在校时要多参加各种培训,经常‘充电,同时还可以通过专升本来进一步深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就业处负责人林海宏

职业教育要突破“学历”门槛,一方面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要强化自身内涵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

“回顾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学校管理者以形形色色的规矩限制学生行使合法权益的行径,分明可以看到一条恶性程度不断攀升的轨迹。”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

“教育者对学生确实负有管理之责,但重在‘教而不在‘管。即使在管理学生时,也应该努力把重心放在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上。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选择,学会规范,这可能是避免学生出现失控行为的最好途径。”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谢翌

学校管理必须纳入法律的规范之下,无论管理者还是教师,都不能滥用国家赋予的对学生的适度监管权。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打破“媳妇熬成婆”恶性循环的制度保证。

“目前网络就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今后应将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创业扶持政策向网络就业延伸,强化网络就业教育培训,提高网络就业人员素质能力。”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

“正因为网络创业门槛低,不可避免地存在鱼龙混杂、好坏难辨的局面。这就需要对网络市场加强规范化管理,需要相关部门拥有科学、创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就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热潮,成为扩大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推动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施展才华、实现创业就业理想,把人生之路走得更出彩。

猜你喜欢

现代化学校教育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我的女巫朋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