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书穷途末路了吗

2013-07-29尹平平

博览群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电子版电子书纸质

○ 尹平平

三联书店在2012年1月将33本书的电子版放到京东网上出售。半年过去,京东网提交的报告显示,可以支付给三联的电子书销售收入总共人民币150元……

“西方国家可以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是因为数字出版的成本低于传统出版,盈利高于传统出版;而在中国,数字出版的投资目前还处在烧钱的阶段,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一盘没有胜算的棋。恐怕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传统出版物的职能都不会被电子出版物取代。”

等人、坐车、排队的时间,哪怕只有三五分钟,却也最是难耐。为了排解无聊和焦虑,多数人都会把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在触屏上划来划去。在地铁上,放眼望去,几乎人人都低头不语,对着掌中方寸愣神或痴笑。

这场景最让知识分子们不齿。他们总要提起在西方、在日本,地铁上的青年们都在读书看报。而我们的国人呢?就只会用手机玩游戏!

和纸质书相比,电子书不仅时尚而且实惠,有着低价、便携、环保、免于储藏等诸多便利之处。电子书不需要你找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坐下来,配着咖啡或茶品味,只要有上述任何移动终端,阅读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人们不是总嚷嚷自己没时间看书吗?电子阅读可以帮你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电子阅读。今年春天,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电子书阅读量增幅非常明显,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增长了0.93本,增幅达65.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认为这个数字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相形之下,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仅比前一年增长了0.04本。加之这两年不断有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的消息传来,纸质书似乎真的越加难以为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纸质书就要面临穷途末路了吗?

现状:电子阅读成为大势所趋

“我每天都看书,尤其是睡前。但是大概已经两年多了吧,我没看过一本纸质书,除了考证用的教材。”陈鸿展大学时是图书馆的常客,借阅速度平均保持在每周一本的水平。但是毕业工作后,换了智能手机,她就再也不看纸质书了。“晚上躺在床上用手机看书不用开灯,看完也不用想着把书放在哪儿,搬家怎么办。这么方便,我干嘛还去书店买书给自己添累赘?”

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名为Stanza的APP,就有大量的免费图书资源可供选择如果你到“掌上书院”花50块钱买1000个书币,那么平均每本书只需要花个把书币,相当于几毛钱,付费书也可以看了。类似的APP还有熊猫阅读、多看、唐茶……在门户网站做广告营销工作的陈鸿展向记者演示自己手机上的阅读器,如数家珍一般。

像陈鸿展一样逐渐养成了电子阅读习惯的多数还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并没有那么轻易地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他们坚持认为看纸质书和用手机或者上网看书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以“50后”作家为例,梁晓声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年轻人边吃饭边用手机看小说描述成一种丑恶的陋习,也决不相信有人会用手机阅读文学经典。他坚称纸质书一百年之内都不会消亡。贾平凹虽然同意电子阅读是大势所趋,但他告诉记者“不管阅读媒介怎么发展,起码我有生之年肯定是看纸质书。”他把看书比喻成抽烟,认为虽然多数人都抽卷烟,但仍有人对烟斗情有独钟,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不看电子书,但是卖电子版。在文艺青年最为青睐的电子书销售平台“豆瓣阅读”上,你会发现无论是梁晓声的早期作品《年轮》,还是他今夏的新作《郁闷的中国人》,你都能够花5元钱买到电子版。贾平凹今年年初出版的《带灯》,还实现了电子书与实体书同步首发——《带灯》的纸质书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同时,电子版也同时入驻腾讯阅读平台。可见,就算自己不读电子书,他们也并不想丢失电子书的读者。

(3)pH值对大豆提油量的影响。在响应曲面实验过程中发现菌种所产生的蛋白酶对大豆粉的酶解效果明显,而且与大豆初始pH值密切相关,pH值会影响到菌种的产酶量,直接影响大豆的提油量。如果其pH值为1~4,那么提油量就会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当pH值达到5以后,提油量升高趋势会逐渐放缓,此时提油量也会随之减少。因此选择pH值为5进行发酵可获得初始pH值,此时说明该菌种所产生的蛋白酶其pH值是偏酸性的[13-15]。

即使是公益图书馆,也非常注重图书电子版的提供,而且走在了前面。“图书的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图书扫描成PDF格式这么简单。”上海图书馆副馆长陈超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正致力于将图书馆资源的内容、服务和管理信息都数据化,在未来形成交互式数字化服务平台,量体裁衣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和查询需求。

“我们将迎来一个谁也无法阻挡的大数据时代。”陈超对此确信无疑。

应对:多数出版机构仍在观望

面对电子阅读的“袭击”,首当其冲出来“应战”的就是出版机构。将出版数字化,貌似迫在眉睫。

船小好调头,规模较小的民营出版公司多数态度积极。盛大文学旗下华文天下图书公司营销主管许来思向记者介绍说,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他们目前在做的新书,几乎每一本都将纸质书和电子书的版权同时签下来。

多看、唐茶等手机阅读APP和京东、当当等网络商城代替了传统的实体书店,成为电子书的分销渠道。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成立移动阅读基地,为电子书提供销售平台。70多岁的作家陈忠实年初出版最新散文精选《白鹿原上》时,除了传统的书店签售活动,为了配合该书电子版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营销,他还要参与中国移动读者见面会……

“面对数字技术,等待是最大的成本,不做是最大的风险。”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态度鲜明。在他们看来,现在是时候放下斯文,捶窗砸门,叫醒睡在铁屋里的出版同仁们了。

不过,像他这样拥抱电子阅读和数字出版的出版人,并没有在业界占据主流。

不少传统出版社近三年来纷纷跟风成立了数字出版中心,但是目前为止多数都没有明确的动向。“我们也在积极地做准备,比如重视数字版权的签署。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采取什么具体行动,比如大面积地和移动终端合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出版社资深编辑表示,大型出版社掌握的资源比较丰厚,牵一发动全身,因此比较谨慎。

据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对整个行业的观察,尽管有些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显得更积极,但很少有传统出版社与网络商城全面合作进行数字出版。“对于数字出版,国内的出版社,大多不过说说而已,真正动手的并不多,目前绝大多数还是在观望。”三联书店掌握数字版权的图书有2500种以上,但只拿出了不足200种去做数字出版尝试。

困境:谁都没找到盈利模式

“说是观望,其实就是积极性不强、热情不高、信心不足。”李昕承认,整个出版业界,谁都可以看清数字出版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迟早要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主流。谁都知道下一个时代的阅读,肯定是以网上和各种移动终端的阅读为主流,纸质书只是不会消亡而已。可为什么还迟迟不动手?

“因为找不到盈利模式,”那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轻描淡写道,“谁也不傻,是吧?”

赚不到钱,这是令目前所有涉足电子书出版和分销机构头疼的现实。通常情况下,一本电子书的定价是纸质书的两折到四折,也就是基本上每本电子书的售价都在2~8元,再刨去成本,作者要分、出版方要分、网络商城或者移动终端也要分,出版方手里能剩多少?

“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吧。”许来思告诉记者,由于数字出版的业务比较新,组建团队和广告营销占据了比较高的成本,他们的电子书销售尚未开始盈利,还在通过低价售书逐渐培养读者的付费阅读习惯。受文艺青年追捧的“豆瓣阅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相关负责人只强调自己有800万读书用户和高质量的书评,对于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则完全避而不谈。

至于处心积虑的电商们,也没有得到什么甜头。

以京东商城为例,他们2012年初上线电子书业务,并向读者发售“畅读卡”——用户花30块钱可在3个月内阅读1000本电子书,折合只花3分钱就能看一本书。京东商城副总裁石涛介绍说,其电子书用户数超过400万。但是收益呢?三联书店在2012年1月将33本书的电子版放到京东网上出售。半年过去,京东网提交的报告显示,可以支付给三联的电子书销售收入总共人民币150元……

数字出版,仍是没有胜算的棋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国内的出版环境上。

首先是盗版的威胁。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曾表示,每年盛大文学网上的原创作品销售,由于盗版,损失超过10亿元。至于传统出版社的纸质图书因为网上盗版造成的损失,则是不可考的天文数字。这种情况下,哪个出版社还会轻易将纸质书数字化上网低价销售?这简直相当于给盗版商送上门来。

低价倾销是另一个致命伤。“大家知道白薯多少钱吗?两块五一公斤。我们卖一本电子书多少钱?两三块钱一本,和白薯一样!”读览天下副总裁屈辰晨认为目前电子书的价格远低于价值,出版社、作者、编辑都没有获得他们应有的回报。如果只靠单纯地纸质书数字化营销,根本无法持续。

因此,即使是面对年轻读者,想尽各种新媒体渠道出售电子书的华文天下这样的民营图书公司,其营销主管许来思也再三向记者肯定,他们对电子书抱有希望,但从来没有也不会对纸质书失去信心。尽管他们在积极试水电子书,但纸质书始终是他们业务的重点,也是公司的真正盈利所在。

在欧美,很多出版社电子书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纸质书。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电子书销售额已超过了纸质书。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已宣布《牛津英文词典》今后不再出纸质版。但是在我国,电子书尚且难以威胁到纸质书的畅销。

“西方国家可以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是因为数字出版的成本低于传统出版,盈利高于传统出版;而在中国,数字出版的投资目前还处在烧钱的阶段,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一盘没有胜算的棋。恐怕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传统出版物的职能都不会被电子出版物取代。”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毫不客气地断言。

猜你喜欢

电子版电子书纸质
敬告著作权人
敬告著作权人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谈谈电子书
《围城》70周年首推电子版
电子疲劳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