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及其模型
2013-07-27陈勇星屠文娟
陈勇星,屠文娟,季 萍
(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2.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上海 201600)
0 引言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现状和局限,张国强[1]等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得出类似的观点,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已有的成果大多侧重于对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研究,虽然已经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因此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基本上是内外动力因素“拼凑”出来的;较少真正从系统学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并分析其运行机理。(2)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属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缺乏相应的非线性协同作用的描述,对这些动力因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与综合作用尚未有深入地探讨。此外,笔者发现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混淆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以下简称动力因素)与其动力的概念与范畴。即使有的学者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具体动力或者认识到各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甚至是合力作用,也没有通过受力分析与动力合成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先例”。[2][3][4][5]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本文依据系统论、并运用理论力学的空间汇交力系合成法进行分析,试图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中取得某些方面的突破。
1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所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图1)由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子系统(以下简称内部动力系统)和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子系统(以下简称外部动力系统)构成。其中,内部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及其动力(以下简称内部动力因素)包括长远发展需要及其持久力、经济利益目标及其驱动力、企业价值与文化及其感染力、主观创新价值及其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保障力和创新激励机制及其催化力等六个方面;外部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及其动力(以下简称外部动力因素)包括市场需要及其拉动力、市场竞争及其压力、市场资源及其约束力、科学技术及其推动力、政府措施及其引导力和创新合作者及其支持力等六个方面。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自然与科技等七个方面的环境因素。与其它六个方面的宏观环境因素相比,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动力系统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国家科技环境,本文在结合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有关国家科技环境评价体系[6]的基础上,把国家科技环境总结和概括为以下十个具体因素: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⑵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完善程度;⑶市场规范和竞争程度;⑷国家科技产业政策;⑸国家工业化程度;⑹国家科技基础、技术装备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⑺国家科技人才、知识和信息的储备状况;⑻国家科技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和金融支持力度;⑼高校与产业界的科技机构数量、结构和水平;⑽科技服务型网络机构的完善程度等。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图1)由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环境系统层包括宏观环境和国家科技环境,动力系统层包括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以及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系统层。环境系统层和动力系统层分别包含有多个环境因素和动力因素。环境系统层中的环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都是间接的宽泛的模糊的,而动力系统层中的动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都是直接的具体的明确的。内外动力因素分别用圆圈来表示并依次围绕着企业系统分布,以表明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三个基本层次的排列顺序反映了环境系统和动力系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种从外而内的传导机制,其传导作用依次是:宏观环境系统→国家科技环境系统→外部动力系统→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企业),最后通过外部动力系统与内部动力系统的共同作用,才促使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取得应有的技术创新成果。
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2.1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及其作用
2.1.1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系统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
(1)长远发展需要是源于企业对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渴望。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自从诞生开始企业就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千方百计谋求发展始终是企业一生竭力追求的事业,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因。长远发展需要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持久力。
(2)经济利益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目标,也是对超额利润追逐的目标。企业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这种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经济利益目标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3)企业价值是企业在社会系统中所从事的事业和肩负的使命。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任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整体价值取向、精神信念和经营准则。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理由,企业价值规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精神动能,创新氛围能够有效地催生企业技术创新的激情。企业价值与文化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感染力。
(4)主观创新价值是企业家及其员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观价值判断,表现为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偏好。这种精神和偏好能够促使企业执着于技术创新。主观创新价值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力。
(5)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综合利用其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创新过程中研发、生产、营销、资源投入和创新管理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现基础,是取得企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能力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力。
(6)创新激励机制是以企业的个人主体为对象,对决策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创新行为进行激励的手段、措施和制度。科学而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推动整个企业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实施环节的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激励机制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力。
2.2.2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系统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
(1)市场需要是消费者为了实现不同目的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取一定数量、质量、种类的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需求。市场需求提供了企业获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促进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市场需要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动力。
(2)市场竞争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取得更多的利润、确保市场地位而针对竞争对手的应对措施。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利用技术创新取得市场先机、占据竞争高地、以摆脱不利局面。市场竞争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
(3)市场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以及自然资源等条件。这些资源的短缺而又不能从市场上获取,势必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效。市场资源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约束力。
(4)在自然科学上,技术既包括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技术诀窍等无形的技术成果,又包括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新工具和新装备等有形的技术成果。科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的新发现、新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企业利用这些新技术对功利的追求,直接导致了一系列与新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活动。科学技术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
(5)政府措施是各级政府有关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计划、制度和政策的总称。各级政府的这些措施共同形成了一个手段体系,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施加了全方位的影响,因而可以按照政府的需要有效发挥诱导、激励和规范作用。政府措施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力。
(6)创新合作者是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密切合作关系的各种社会组织,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新企业和技术服务中介组织等。这些组织的合作态度与支持程度往往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创新合作者的这种作用表现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
2.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2.1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系统中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企业持续而稳定地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就能够满足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而企业只有长盛不衰才能保持不断的赢利。企业文化往往会影响企业赢利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的选择。主观创新价值观对创新与守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态度差异很大。创新激励机制的合理程度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和赢利目标的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获取利润与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利保证。
2.2.2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系统中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的具体表现如:市场需要的萎缩和市场资源的紧缺必然会增加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会迫使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合作创新、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寻求资源供应新渠道、积极促销以扩大市场需求。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往往干预到市场的竞争、左右着市场的供需,也会影响到对于科技发展的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激励。新技术的采用和新产品的推出,可能打破市场竞争的平衡、促使市场需求的转移、改变生产要素的市场供应、甚至让政府与合作者的态度发生改变。创新合作者的积极参与能够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这些作用的具体表现如:市场供求的状况和市场竞争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赢利水平。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对于企业提升企业文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技的发展水平与市场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创新合作者的配合都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垄断性比较强的市场中,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通过调整经营战略、采取有力的经营措施就会明显地影响市场竞争态势和市场供求关系。企业取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可能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变动、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
2.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作用
本文运用理论力学关于研究空间汇交力系合力的方法来深入探讨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合力效果。
2.3.1 任意一个动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分解(图2)
(1)对任意一个动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计算。
设F(矢量)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十二个动力中的任意一个动力,动力F的大小为f(代数量),动力F与坐标系三轴之间的夹角各为α、β、γ。按照直接投影法则动力F在三轴上的投影(代数量)fx、fy、fz各为:
并规定各投影的指向与三轴的正向相同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酯化反应是羧酸与醇反应脱水得到酯键的反应,需要酸[4]或酶[5]催化,是油脂酸水解的逆反应,是得到酯类化合物的重要途径之一(酰氯、脂肪酸乙烯酯等与醇反应及卤代烃、叠氮烃等与羧酸反应也可制备)。脂肪酸与醇直接酯化的反应机理如下:
(2)对任意一个动力沿着坐标轴的分解。
若以Fx、Fy、Fz表示动力F沿着三轴的分力(矢量),则动力F为:
当动力F在三轴上的投影fx、fy、fz为已知时,则动力F的大小和方向的余弦为:
2.3.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分析
在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系统中,分别用F1、F2、F3、F4、F5和F6表示长远发展需要持久力、经济利益目标驱动力、企业价值与文化感染力、主观创新价值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保障力和创新激励机制催化力等六个动力的矢量。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动力系统中,分别用F7、F8、F9、F10、和F12表示市场需要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市场资源约束力、科学技术推动力、政府措施引导力和创新合作者支持力等六个动力的矢量。
设D(矢量)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十二个动力的合力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合力D的大小为d(代数量),合力D与坐标系三轴之间的夹角各为θ、ρ、φ。
根据力的多边形法则的结论是: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则合力D的矢量式为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汇交力系形成了动力多边形空间,由于无法在平面上绘图,通常采用解析法求解。设合力D在三轴上的投影(代数量)为dx、dy、dz,按照合力投影定理则有
与形成式3同理,则合力D的大小和方向的余弦为
以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属于直接合成法,是把分属内外动力系统的十二个动力一次性按空间汇交力系进行合成,其特点是显得比较简单。可是从逻辑上讲,应该首先对内外动力系统空间汇交力系进行分别合成,然后再对内外动力系统的两个合力进行合成,从而确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二次合成法的特点是虽然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计算比较复杂,由于其合成的原理和结果与一次性合成是一样的,在此无需重复。
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特征分析
结构上的整体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由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内外动力系统又分别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所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素上的相关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虽然都各有属性和功能而相互独立、相互区别,但是它们不是孤立的而都是在整个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形成了极度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内外动力系统运行的基础上,发挥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整体作用。
环境上的适应性。企业系统处于其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包围之中,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本身又从属于更大的环境系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在运行中不断地接受从外而内的信息、物质和能量而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因此产生相应地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功能上的目的性。只有企业技术创新内外动力系统的相互配合,才能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持续而顺利的运行。内外动力系统中的各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会形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合力,达到最终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取得有效成果的目的。
作用上的有序性。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作用的有序性。一是环境系统对动力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在层次上的传导作用。二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在空间上的合力作用。
4 结论
本文在运用各种内外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构建起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功能、特征和运行机制,从系统的视野展开了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明确了动力本身就是一种力,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共同构成了一个空间汇交力系;认为每个动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就是力的作用,各种动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共同影响实际上就是各种动力的合力作用;在利用与“力”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理论力学关于空间汇交力系合成方法测度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共同形成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了以企业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合力作用效果,以达到深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的目的。
[1]张国强,冯套柱,卫聚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1).
[2]安立仁,张建申.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1995,(2).
[3]徐维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
[4]欧阳新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利益激励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4,(3).
[5]张淑芬,宗刚.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8,(1).
[6]UNESCAP.An Overview of the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Based De⁃velopment[Z].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