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生同理心教育缺失的对策
2013-07-26李勤
李勤
摘要:中职生同理心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好为人师、己所欲而施于人、期待与预设模式、判断性与标签性的语言。开展中职生同理心教育,要积极营造大环境,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中职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系统。
关键词:同理心教育;中职生;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28-02
研究表明,我国中职生群体所承受的失败与挫折比同年龄段的普通高中学生要多,加之社会普遍轻视中职生以及家长时常埋怨,使得他们的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性。一项对840名中职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过表扬的比例为79.16%;学习成绩为中下游的比例为86.6%;上职校为混毕业的比例为25.05%”。一项对9省(市)近20个地区50余所职业技术学校近万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厌学、学习焦虑、交友困难、挫折感强、就业困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是职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对中职生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时发现,“中职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是一种在极端自尊掩盖下的自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又自尊心很强……”。
一、同理心的内涵及同理心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1 同理心的内涵
同理心又叫同感(Empathy)、同感理解、共情,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来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这就是同感。它对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它要求对来访者“设身处地、感同身受”。通俗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其感受,了解对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并反映给对方知道。第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去理解对方,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先搁置起来,换成对方当事人的视角。第二,感受重于概念化的认识。罗杰斯使用的“感受”(to sense)是动词,他提到的感受对象,主要是愤怒、害怕等情绪性的内容。使当事人重新认识、接纳这些经验,特别强调重视感性经验的重要。第三,同感并不意味着对当事人认同。特别提出不能失去“好像”这一品质。心理学上的同理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知和体验其情感和认知;二是能了解并理解对方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知与体验;三是传递给对方你知道这种设身处地的了解。
2 同理心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进行同理心教育,贴近需要、针对性强,既可以弥补以往教育中的缺憾,又能使他们倍感受到尊重、温暖和鼓励,无异于雪中送炭。大量研究证明,同理心教育不仅能够使教师无条件地接纳中职生很多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而且其提升中职生尊严感、价值感的效果也极为显著。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来看,同理心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通过培养良好的“同理心”,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会使教师更具宽容心和耐心,这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有效地沟通极为重要。
(1)同理心教育关系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师德修养及教育智慧的生成,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
理想的咨询师无论是什么流派,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同理心。只有这样,才会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同理心所表达的是一种与学生交往的方式,一种“存在的方式”。当人处于同理心状态时,那些习惯了的防御会暂时离开人们,人们比较容易做到真诚。而当你进入当事人的世界,对当事人了解得比较真切的时候,就会对这个人油然而生同在、温情、尊重的感觉,而不是矫揉造作,更不会以日常习惯了的评价态度与当事人相处,如一边交谈一边在心里说着“烦人”“真没用”“怎么这么笨”等等。因此,在与中职生沟通出现令人束手无策的沟通屏障时,凭借良好的同理心教育,最容易穿透他们强硬的防御“盔甲”进入其内心柔软的地带,尤其是对那些敌对、偏执的孩子的信任重建问题,有显著的效果。
(2)同理心教育能够使学生觉得有力量面对困境,尤其可以为问题学生积蓄积极的能量
在罗杰斯看来,人是善良的,不需要太多的“纠正”“建议”“说教”与“指导”,只需要无条件地关爱与陪伴。当学生被理解了,其内心的空间才有可能充分展开,才有可能反思并明了事实的真相,才会对自己的经验与行为做进一步的探索和修正。正是由于“同理心的力量,创造了自我了解与亲密的关系”。在这种“亲密关系”中,最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使他们逐渐疗愈曾经的裂痕,帮助他们实现从憎恨到宽恕、从畏惧自我的软弱到相信内在的潜能的转变。
二、教师的中职生同理心教育缺失的表现与分析
1 好为生师
“好为生师者”的主要表现:1)不去细心观察学生当下的表现,以个人的担心与焦虑为出发点,一味地对学生提出“应该”的指令或诸多的“不许”;2)不去耐心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缘由及内在感受,常常习惯于是非评判;3)不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身上的特质并适时引导,不相信学生,轻视学生身上那些微小的闪光点。他们常把教师的身份悬挂起来,习惯于发号施令“教育”学生,不懂得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倾听是向学生传递爱与尊重的重要方式,更不懂得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理解与关怀而具有的疗愈功效。
2 己所欲而施于人
“己所欲而施于人”的方式在教师与中职生互动中往往受阻。比如,教师希望通过表扬鼓励的方法,提升那些自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有的学生却认为是想控制他;教师希望对弱势学生多一些关注与呵护,有的学生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徒增一些疑虑与不安;教师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捐款、探访,有的学生会抵触这样的“好心”。毋庸置疑,人类的很多经验是相似的,但同时也有很多个别的独特性。因此,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进行研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一味地固执于“己所欲而施于人”,何以做到“因人制宜”“以人为本”?
3 期待与预设模式
以自己固有的想法推测学生,进而妄加判断是“期待与预设模式”的主要表现。比如,课堂上,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着手机上下载的素描图片,教师就会指责学生在玩游戏;学生因堵车上学迟到,教师根据以往该学生常迟到的表现,通常会大批、特批该生一贯不能按时到校;师生之间有了误会,学生希望澄清事实,教师就认为学生是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辩解。类似情形的发生,极易使那些在批评中长大、长期得不到信任的学生情绪失控,并与教师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试想,不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学生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却贴上消极的标签作为警戒,定会使学生感到不被接纳、不受信任。一旦触碰了学生敏感的内心,师生关系便会急剧恶化,甚至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4 判断性、标签性的语言
有些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将听到、看到、观察到、体验到的信息用具体而客观的语言陈述出来,能就事论事,学生易于接受,表现了良好的同理心。有的教师在和学生谈话时,常常迫于时间紧、工作忙,未经仔细了解,更是缺少澄清与求证的过程;有的教师将具体具体问题泛化,给特定学生贴标签,进行价值判断;甚至有的教师用模糊、夸张、似是而非的泛化语言对待学生,十分容易激起学生的对立与愤怒情绪。
三、中职生同理心教育实施的对策
1 积极营造同理心教育的大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将同理心教育体现在其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他注重在情感上与孩子产生强烈共鸣,尤其对“差生”行为的同理心,并达到深切理解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首先,应从社会角度广泛关注并加强对中职生的尊重、关怀、理解与帮助。其次,积极创设同理心教育的校园环境,为建立信任、理解、安全、自由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氛围。香港、台湾“全校参与辅导方式”启发我们,最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条件,是一种综合的环境和氛围,林孟平曾称之为“积极取向而人性化的校风”。这种校园环境包含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的渗透,以至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另外,还要注重家庭中的同理心教育。
2 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要让同理心教育内化为教师的一种师德修养,外显为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和教育行为。在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成为主导性需求的今天,良好的同理心教育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教师应该把学生的问题和感觉放在第一位。其次,高度重视同理心教育,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同理心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对学生有关爱、尊重态度的教师并不鲜见,但能够以同理心态度跟学生相处、互动对话的却相对难得。罗杰斯曾说,“这种态度在教室里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事”。《人民教育》也呼吁,“同理心:教师的基本能力和修养”。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如果创造一种接受理解和尊重的气氛,就可以使所谓的治疗中的学习活动更有效地进行下去的话,那么也一定是所谓的教育的学习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同理心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与修养时,中职生同理心教育的“理想场域”才能够生成。
3 建立中职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系统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作为一项原则列入,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性说明。因此,需要创设此项专题,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亲子关系训练营等形式,多层次“为学生架设同理心培养的立交桥”,培养学生有感受、体验、接纳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能力。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
[责任编辑: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