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7-26刘文荣蒋平丽汪元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水蛭病史肝素

刘文荣,黄 靖,蒋平丽,汪元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本文对我科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1) 发病48h 内,首次发病或既往有卒中史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2) 入院时经颅脑CT 检查排除脑出血、梗死后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者; (3) 主要表现有一侧面瘫、肢瘫(上、下肢或手肌力中至少有1 项≤3 级) 、言语障碍和轻度意识障碍(昏睡) ; (4)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正常范围; (5)无全身严重并发症、活动性溃疡及出血性疾病; (6) 无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 (7)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3 月—2012 年5 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 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的临床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6 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治疗组男21 例,女15 例; 年龄45 ~75 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8 例,糖尿病病史13 例; ECG 异常: 心房纤颤6 例,ST-T 改变11 例,室性期前收缩5 例,血脂异常25例; 梗死部位: 基底核区脑梗死17 例,丘脑梗死9 例,脑叶梗死6 例,脑干梗死4 例,多发性梗死8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 年龄43 ~78 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1 例,糖尿病病史15 例; ECG 异常: 心房纤颤8 例,ST-T 改变12 例,血脂异常17 例。梗死部位: 内囊梗死12 例,丘脑梗死9 例,脑叶梗死5 例,其中出现脑干梗死患者2 例,出现多发性的梗死患者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方面具有均衡性。

1.3 治疗方法 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调脂、脑保护剂等相同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 脐周皮下注射,1 次/12h; 疏血通6ml 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香丹静脉滴注,1 次/d,疗程均为14d。两组患者均视病情需要使用降血压药物、降血糖药物和脱水剂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4 疗效判定 两组分别于入院当时(治疗前) ,治疗后30d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 评分。此次临床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为[2]: (1) 痊愈: 患者的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情况为91%~100%,同时其病残的程度为0 级; (2) 显效: 患者的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情况为46% ~90%,同时病残的程度为1 ~3级; (3) 有效: 患者的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情况为18% ~45%; (4) 无效: 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情况为≤18%,或者其评分的增加情况>18%。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普通的肝素进行酶解,或者是化学方法进行降解的产物,一般分子量为2500 ~8100D。这种药物对患者血栓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整个药物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较小,同时不延长PT 时间,对血小板影响亦小,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症,无需监测凝血指标,使用方便[3],且还具有生物利用度高、t1/2长的优点。近几年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满意,是临床中用于防治脑梗死的一种新型药物。该药的控制作用主要分为3 点: (1) 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 (2) 可以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壁,释放更多的内源性氨基多糖,从而抑制血栓; (3) 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从而进一步促使血液的流动,防止出现血栓。脑梗死后的患者血液依然会处于高凝的状态,而低分子肝素可以很好地改善该种情况,同时促进患者的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并且改善侧支循环,但有部分患者病情仍可能继续加重[4]。

疏血通注射液是从水蛭和地龙中提炼而成的一种药物,该药的有效成为主要有水蛭样物质和蚓激酶样物质。其中水蛭素具有很强的抑制抗凝作用,常用于抑制凝血酶,目的是阻止患者的凝血酶而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而蚓激酶和水蛭素样物质有共同的作用,其功效是抑制患者的血管损伤之后出现的局部血液凝固情况,同时还可以抑制附壁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和血黏度,提高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和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继而有效地改善缺血区的供血与供氧情况,使患者缺血的细胞恢复功能[5]。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能迅速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 379-380.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 (2) : 146-153.

3 宁中茹.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J]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 (6) : 55-66.

4 刘建贞,刘渊. 微量泵持续泵注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 (6) : 622-624.

5 陈兴泳,程琼,唐洲平.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 (4) : 298-299.

猜你喜欢

水蛭病史肝素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