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2013-07-25

中国矿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相关者矿产资源

孙 婧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21世纪以来,中国矿业高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与此同时,一些矿区环境和社会问题凸显,在有的地方甚至引发激烈的矿群矛盾冲突,威胁当地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政府日益将管理关注的目光投向政府、矿山和社区三方利益关系的协调、重构和再平衡。笔者认为,这其中矿山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操作可行性。

1 时代呼吁更加负责任的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开发必然伴随着对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和社区生产生活的扰动。缓解和弥补扰动对矿区及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一个重要和必须的途径就是企业通过环境修复、生态再造、促进就业、帮扶发展等方式,主动缓解破坏和损失,帮助改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自Howard R.Bowen1953年发表《商人的社会责任》以来,履行社会责任(CSR)逐步成为现代企业和行业的目标准则。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负责任的开采也成为国际社会和业内的共同呼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纷纷制订相关法律,建立矿产开发收益共享机制,要求企业与矿区居民签订利益相关者协议、准入协议,保障矿区居民的生存发展权益。2002年9月,地球首脑会议通过《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呼吁研究采矿、矿物和金属业对环境、经济、健康和社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及惠益,并加强土著社区及妇女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2010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8届会议强调,生活在矿业开采场所附近的社区面临严重环境和社会危害,呼吁国际社会重视矿区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矿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利益相关方权益,是矿产资源开发准入的重要内容和矿区居民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时代趋势。本世纪以来中国矿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间,中国矿石产量实现翻番,矿业产值成倍增长,开发扰动更加剧烈,一些资源富集区域出现“资源拿走、污染留下,财富拿走、贫穷留下,开矿一处、破坏一方”的短期行为和不负责任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相伴而生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分配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日益突出的问题,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相继开展了治理整顿、矿山复绿、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等措施。内蒙古、浙江、山东、湖北、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等地先后出台措施,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作为责任主体,也有一部分矿山企业认识到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是矿山企业获得良好外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 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内在需求和鲜明特征

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企业社会责任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体现在矿产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生性动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随着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发生和发展,一般勘查开发企业往往来自社区之外,在取得探矿权后一般要得到勘查范围内社区和居民的同意,才能进场勘查;发现资源准备转入开采阶段,取得矿山用地、道路通行、水电供应,都必须得到社区的同意和支持,有的取得相关证照还需要征求社区意见。因此,维护与矿山所在社区良好的关系,对企业正常勘查开采和经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履行社会则具有天赋和内生的动力。

第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社会责任所对应的利益相关方不同于一般企业。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能对周边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带来深刻影响的生产活动,其生产经营一般要占用原非工业用地的土地草场,其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和道路交通使用直接影响到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矿产资源开发最直接、最主要和最密切的利益相关方及其首要履责对象,并不是来自于其产品市场消费者,而是矿区周边的村镇社区及其居民。

第三,利益相关方的特殊性同时决定矿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方式不同于一般企业。矿区周边村镇及其居民一般无力影响和制约矿山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利益关系链中是天然的弱势群体。在极端情况下,往往只能以断路断水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述求。而矿产资源稀缺性、矿业权排他性和矿产品供应半径有限性等特性决定矿山企业在产品供给上具有上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决定了矿业企业的产品客户一般无法或者无须关注其社会责任,导致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利益相关方或履责对象与产品客户重合度较低,而失去市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约和监督动力。这就决定了矿山企业相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关注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而难以看到其可预期的收益。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尤其需要加强政策的约束、政府的引导、行业的推动、社会的监督和社区的参与。

第四,在我国矿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更为重大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矿山企业曾主要并一度全部是国有企业,很多地方依托矿山形成了包括医院、学校、公共安全、养老等功能的小型社会或特殊矿业城镇,其存在长期扮演着多元角色,本身带着一定的社会属性。即使到了矿业市场化和主体多元化程度不断发展的今天,矿山企业所处地区一般也难以避免对社区的直接影响,大数来看,目前我国有建制市的矿业城市178座,非建制市的矿业城镇246座,共有人口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6%。依托依附矿山而生存的人群和产业甚至成为一个地方生存发展的基础。矿山企业对周边社区和居民的关注和帮扶,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矿产开发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和履责方式分析

Carroll(1979)对企业社会责任下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Carroll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4个方面的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或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并且认为这四个方面的责任可以用一个金字塔结构来说明[1](图1)。这个观点被理论界普遍认同,但考虑到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特殊性和我国当前社会责任发展的特殊阶段,并突出企业对矿区周边社区及其居民的责任,本文研究将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作为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部分。

图1 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及其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基于此,在具体操作中,建议界定矿产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履责方式,应区分以下三个方面的层次。

一是对开发影响和风险的公开告知和通报义务。包括开发资源的预期收益、相关方福利、环境风险、安全风险、地质灾害风险等。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沟通。比如建立政府指导下的村矿议事协调机制,加强与矿区周边社区及其居民的履责意向和履责情况沟通;具备条件的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及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必要时应对矿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听证和公示。江西赣州市、云南曲靖市、西藏拉萨市、陕西榆林市探索建立村企联合领导机制、村矿协调机制,实现村矿共建、共治、共享。

二是帮助改善矿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责任。包括因为建设集体生活休闲条件、征建道路、用工等方式增加村民的收入或生活便利。此外还可以主动协商并支持或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改善矿区及周边生产生活环境;组织开展村民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优先安排矿区居民及子女就业;开展扶贫捐助、结对帮扶等惠民慈善活动。成功的实践如,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投入超过7000万元,用于完善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教育与医疗卫生条件、扶持种植养殖等社区发展项目。

三是帮助提高矿区周边社区和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的责任。如可以采取劳务委托、工程承包等方式,支持所在乡镇、村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和扶持地方产业发展;允许矿区村集体及居民以土地权益及征地拆迁款、补偿提留款等入股矿山企业,实现矿区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山西省、安徽淮北、山东潍坊、湖北宜昌等地通过移民搬迁、资本入股、一矿帮一村等形式分享矿产开发收益。埃尔拉多黄金公司通过将矿区及外围道路建设工程外包给村内企业、帮助村集体建设尾矿渣造砖项目助力矿区所在地经济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4 推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路径建议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不断提高,但相对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从国内开展的相关调查来看,提升企业形象是一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动因,但企业经营者对客户和社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不少企业认为社会责任就是公益慈善,没有认识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普遍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2-5]。这一发展现状同样符合矿产开发领域情况,一些地方由于矿山生产成本高、盈利能力差、业主素质不高,且一般难以看到近期的直观产出,同时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利益相关方与产品销售使用对象普遍分离,存在典型的市场监管失灵,社会责任意识更为淡薄。因此,在我国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需要看到其阶段性和艰巨性,必须有政府的手来加以引导和调节。

根据矿产开发企业的特点,政府引导和调节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通过合同管理方式,对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内责任和道德底线上的社会责任进行约束和要求;二是通过黑名单制度,对逾越社会道德底线明显不负责任的企业在资源配置、准入、诚信等方面加以限制;三是通过行业协会推动在ISO26000国际标准基础上建立行业底线、法律法规之外的行业标准和准则,引导和规范企业主动履责;四是通过对市场端和消费侧的引导式介入,达不到普遍责任标准和道德底线的企业,引导市场对其产品的限制和抵制。并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和处罚措施增加其经营成本。比如提高或增缴环境税、可持续发展基金、规定标准的基建投资等。又如国际社会对非洲血钻的限制和抵制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五是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通过制度安排,允许其将社会责任支出纳入生产经营成本,在税前抵扣,激发企业主动履责的积极性。六是逐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6]。初期推动将最基本的道德,即道德底线的要求发展为法律责任和软法责任,并同道德责任并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法律责任化的范围。

从企业操作的角度,还应通过明确的方式,如出台指导性意见或标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和方式加以引导和规范。从既有的经验来看,企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路线图一般应包括理念、组织和实践三个层次[7]。首先,企业应挖掘社会责任理念,积极地收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研究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含义和发展趋势,挖掘出符合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观和社会责任发展路线图。第二,建立组织和保障体系。应建立正式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单列预算。制定责任风险管控制度、环境政策等具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第三,融入日常实践。比如针对企业内部员工开展社会责任培训,通过社会责任网站、宣传册、恳谈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地向社会公布企业的责任实践。引入社会责任对话机制,邀请外部专家和社会团体与企业高层对话,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更具实践价值和可行性的是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8]。即在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中增加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或者成立专门的“利益相关者委员会”,让基层政府代表、村民代表等利益相关者代表也能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去,加强直接的对话沟通、信息传导和监督执行,有效解决社会责任决策和执行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问题。

[1]金建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J].财经科学2007(11):98-105.

[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200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7(6):75-85.

[3]为善者诸事顺——CSR有助企业可持续发展[N].南方周末,2008-09-24.

[4]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Attaining sustainable growth throug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008-09-24.

[5]万莉,罗怡芬.企业社会责任的均衡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9):117-124.

[6]蒋建湘.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 法 律 化 [J].中 国 法 学,2010(5):123-132.

[7]钟宏武.企业社会责任“三步走”[J].人民日报,2008-11-11.

[8]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1):38-45.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相关者矿产资源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矿山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黄金矿山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