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爱,从未想过离开——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总监、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蔡小林

2013-07-25

中国记者 2013年2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小林广播

□ 文/本刊记者 陈 芳

那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当时的广播电视部,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蔡小林还有好几个听起来不错的选择: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那时广播还是很辉煌的。”蔡小林说,自己从小是听着有线喇叭成长的,尤其崇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央广。

一进台,蔡小林就值早班,“凌晨3点上班,到上午9点下班,正好做‘新闻和报纸摘要’”。他的新闻敏感很强。

1985年,刚刚工作两年的蔡小林收获了第一个大奖: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前身)二等奖。带给他荣誉的是新闻特写《一位石油工人的妻子谈她的丈夫》。这并不是个独家采访机会,但他发现了独家的角度。“那是一次集体采访,到胜利油田蹲点十多天,想推出一批反映工人士气和成就的报道。”蔡小林说,“我们去采访十九作业队队长毕国强时,正巧碰上他的妻子在数落他成天不顾家,我们顺着他们的对话,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和感人的细节:加班加点是日常便饭、几次玩命工作惊吓到家人、是家属也是油田职工的爱人在对丈夫抱怨中的理解与支持。稿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题,创新了典型宣传。”

1986年,蔡小林又一篇新闻特写《国务委员的关注》荣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当时,作为跑口记者,他受邀参加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的预备会。吹风会性质,记者无需发稿。“但是国务委员张劲夫的几句话触动了我的灵感。”蔡小林说,“他风趣地要求我们节俭办会。其他记者按惯例都没发稿,而我抓住了这个有意思的亮点,以小见大反映煤炭行业领导和工人对铺张浪费的反对。”

出众的新闻捕捉能力得益于阅读。“我看书很杂,我经常想不起自己读过的书的作者甚至书名,但会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蔡小林介绍说,刚毕业时读了一些西方新闻技巧类书籍、西方知名记者传记以及中文版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选。“那时我们有不少记者采访常提问‘你有什么感受’‘你对此怎么看’,而西方记者注重用心观察,且角度很独特,令我受益。”

另外,蔡小林是同事们眼中“天生做新闻的人”。对新鲜事物永远抱有一颗好奇心。“中国最早刚开股市的时候,他就和同事王晓晖俩人一起去开了个户。就因为他们跑口儿,觉得这样能把报道做得更明白。”同事王健如是说,“这看起来有些疯狂,也很可贵。”

执掌“新闻纵横”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广播是很辉煌的。但后来,随着中央电视台崛起、报纸改革、杂志创办,广播的影响力被削弱。但蔡小林从未想过“离开”。“我始终觉得广播的存在有合理性,而广播的式微只是缘自我们从业者的问题,我们没有发现和摸索到广播的规律。”蔡小林说。

□图1为2012年10月10日,蔡小林在“中国之声新版节目新闻发布会”现场发言。

□图2为2011年9月30日,蔡小林(左一)在河北考察采访。

上世纪80年代末,珠江经济台率先改革,闯出了珠江模式。不过当时的蔡小林还是空有自信,而年轻的他在一线做编辑、记者、评论员,没有决策权。直到1995年,33岁的蔡小林受命负责央广第一个舆论监督节目“新闻纵横”。这是一档后来声名鹊起的新闻热线类节目,曾连续两届蝉联“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并于1999年荣获“首届全国新闻界名专栏”称号。

创业艰难。带着10名立志成为舆论监督记者的小伙子,在一间7平米的玻璃小屋里,蔡小林确立了栏目打响品牌的四个要点:一是高举舆论监督大旗。二是一定要用事实说话。三是记者一定要抵进第一线。四是要用音响说话,决不允许记者在办公室里搜集资料。

“有人有事有情节有冲突有发人深省的点评,‘新闻纵横’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耳朵。当然,这种操作模式一定会带来费用的增加,但是好在台里非常支持。”蔡小林说。新颖的节目样态,再加上台里在财力、人力方面的倾斜,“新闻纵横”很快扬名。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纵横”以舆论监督立名,同时也非常注重弘扬真善美。比如,1996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英雄,魂兮归来》就比较有代表性。这是当年1月22日到26日“新闻纵横”播出的系列报道,其中《不该忘却的纪念》重温了五六十年代被人们广为传颂的王杰、蔡永祥、向秀丽、刘英俊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并结合实际探讨了英雄闪光思想和言行的时代价值。报道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上对英雄精神的某种疑问论调以及带来的某种消极影响,选题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新闻纵横”的推出,被许多同行认为找到了一条适合广播发展的路径。在其辐射和带动下,地方电台涌现一批评论、热点、大观、扫描类节目。“大家对广播更有信心了,这值得欣慰。”蔡小林说,“但我经常提醒记者,节目的灵魂是创新。正面报道要创新,舆论监督也要不断创新。”时至今日,“新闻纵横”多次改版,时间也从20分钟变成了两个小时,从单一主题报道变成了大型新闻杂志。

中国之声总监的一天

10年前的一个国庆节,记者大多休假了,只有少量人值班。突然,不少同事听到一条很贴心的央广新闻,说流感来袭,儿童医院专家支招如何防范。再细听,记者竟然是时任采访部主任的蔡小林。“我那时刚工作,感觉怪怪的。因为这种采访儿科的小新闻一般都是年轻人跑的。”同事郎峰蔚说,“不过现在习惯了。”

“我现在的工作节奏是,6点钟开始听广播,听到晚上一两点钟,也会思考一些问题,这个评论不到位,主持人哪句话不合适等,都会随时沟通。”身在管理岗位的蔡小林一直都在一线。同事们感觉“他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现了”。从采访到后期,甚至导播间里,随时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愿意和年轻人一块儿参与,一起策划、出思路。而编辑的日常策划也愿意讲给他听,不是汇报,而是沟通和求教。

他基本上没有什么闲暇时间,12个部门,每个部门的活动他都要参加,再加上创意工作,他的时间被占满了。工作似乎是他唯一的乐趣。住在单位家属区的他,尤其在孩子上大学之后,除了回家吃饭休息,基本就是泡办公室了。但他总是精神饱满,走基层调研,舟车劳顿,很多人一上车就想眯一会儿,可他一上车就开始拿iPad刷微博、看新闻;下属想在新媒体终端上上载一档新节目,他决不会说“你们放手去干吧”,而是认认真真了解专业术语,其后就提建议、帮完善;30年来,他从来不按老路操作年终经济盘点、春运、两会等“老新闻”。

“他总想来点儿新的。”尝试、总结,再尝试、再总结,蔡小林从来不会因担心风险而停止他的创新。“中国之声”也因不断的尝试和打磨,老媒体终于焕发了新活力。

2008年8月28号,奥运会刚一结束,中国之声就作了第一次真正的改版。口号是“中国之声最心闻”,模式就是“7+0”“白+黑”“轮盘+板块”,取消以文艺、谈话、专题等录播类节目为主的周末版,每半个小时新闻滚动播出,时效性大大增强。当时,蔡小林作为分管宣传的副总监倾注了很多心力。这条模式赢得了社会赞誉和市场认可,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很多同行前来考察、学习。

2011年10月8日,中国之声启动第二轮改版,由总监蔡小林主持,本轮改版宗旨:以责任、赢信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其实,自第一次改版之后,中国之声广告收入连年看涨。但蔡小林看到了潜伏的危机:与新媒体合作力度不够;新闻缺乏深度;新闻评论专业性有待加强;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的打造力度欠佳。这一次,市场检验了蔡小林开出的“药方”:2012年,中国之声广告提价6次,依然门庭若市。

“我认为中国之声还未达到最佳效果。”蔡小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后中国之声的着力点包括:更多使用新媒体手段。现在的新媒体手段主要体现在上午7点到9点,和晚上9点到12点,其他时段用得较少。和新媒体的合作也有差距;此外,新闻还是偏硬,已有锐度和硬度,但缺乏温度,未来要做得更贴近生活,这也能更好地锻炼记者;目前中国之声缺少杰出的知名记者、主持人、评论员,未来要先从节目改版开始……

放下奖杯,蔡小林又开始了新的冲刺。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小林广播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高考前与高考后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别来无恙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