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灾区重建后新农村公共艺术景观里的文化味:青川县地震灾后重建调研

2013-07-25颜新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
关键词:景观环境精神

颜新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脉之中,人活动于人造环境之中,或多或少把人文之精神都隐喻其内,形成一种物化的文化精神。而人是群居的物种,每家每户聚集成部落,园圃和园囿也随之兴起。随着人类生活空间的扩大,在村落的附属下的宗祠、寺庙、水井旁等公共交流场也不断形成。人造环境对于建筑空间的利用,树木石材的肌理的选择,景观造型语言的构建,使得环境形态丰富而有人情趣味。此时人们对周围的环境的简单“改造”已有人文、美学的介入。而相对于“单户”的环境美化,公共环境的建造彰显文化群体的人文共性,折射出共同拥有的情感象征寓意和文学意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朝历代的积淀,园林的兴建,从而形成一定的景观文化和公共景观艺术。在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注重公共艺术介入景观规划,环境里的文化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为中国当代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鲜活范例。

一、新农村景观建设的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密切关联。从人类起源开始,人们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不断的被分离出,成为精神上的产物。从渔猎采集到农耕社会,固定的居住,群居的场所成为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随着岁月的变迁,领里关系,生离死别等所产生的观念性风俗习惯,经过沉淀和积累形成乡村社会的文化。而历史名人、朝代兴衰促进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乡村的思想教育运动蓬勃进行,扫盲运动如火如荼,乡村艺术作品也相继出现,乡村社会风气革故鼎新。而随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阻碍了乡村的文化发展,造成农村文化的贫乏,滋生了惰性,禁锢了思想,使乡村文化滞后。直至90年代,中央决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文化产业的新兴,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民间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伴随着景观建设的推进,景观与文化直接影响着当地乡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乡村景观文化建设已然成为乡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

乡村文化是村落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集聚,有其文化体系和核心。相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农村的民俗文化,传统风貌,乡土风情等文化空间资源相当丰富,正因为如此,青川512灾后重建时,浙江援建指挥部在景观打造中的十分注重挖掘的文化资源丰富,包括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精神文化、民俗文化等乡村特色文化。其中村落的历史渊源,民居建筑特色、文物古迹、革命遗址、逸闻趣事、独特的自然环境等都为新农村文化景观建设提供资源,为新农村公共景观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景观文化建设同时融入了社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教化的内容,民俗文化得以传播,打造新的乡村居住环境。可见文化对乡村的发展十分重要。景观文化再现了村民刻在农耕文明的历史记忆,随着灾后重建完成,新的乡村景观的不断涌现,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公共艺术景观的价值

在以往通常的情况下的乡村聚落空间中,公共场所主要集中在晒场、祠堂、戏台、寺庙、大树下,或者亭台之中,特别是寺庙作为物质载体凝聚着农户的精神信仰,戏台充当了文化娱乐的功能。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之中,要首先考虑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效的节约土地前提下增加公共文化场所,为文化活动提供开阔的区域,使得分散的乡村,共享共赢精神空间。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自然地理形态,不同的民俗区域使得公共艺术景观的取材的多层次,文化空间形态与格局多样化。公共文化场所中的公共艺术景观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传播的平台,提供了娱乐休闲、人际交往、节日集会、旅游景点等活动的空间。具有其公益性,对本村或者对旅游者都是学习的平台,文化传播的阵地。景观文化广场,雕塑,建筑墙体的图画、宣传标语等都成为环境景观的一部分,公众性得以展现,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行人”,教益于下一代,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公共艺术时代》一书中,孙振华先生提出“公共艺术从室内、从架上、从贵族化的趣味中解放出来,艺术在真正与大众、与社会的交流和反馈过程中寻找新的立足点。”而在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景观的出现,冲破了乡村的狭隘、封闭性,是一种思想的解放。新农村景观中的公共艺术文化更关注于村民普遍性的思想情感,将群体的归属性放到首要的位置,易产生精神共鸣,推进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在边缘视线中体现社会关怀。”公共艺术借助景观文化这一精神载体,也应体现乡村人文关怀,反映着村民共同的文化传承,再现历史文化,名人古迹。公共艺术景观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一夜兴,带来百业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展现新的乡村人居环境。

新农村文化艺术景观的建设目的在于使村民产生愉悦,将公共性、大众性凝聚在某一处。新农村不仅仅是生活的富裕,还要达到生活的艺术。建设触动人心的公共艺术景观作品,而不是只具有装饰性的表面效果。公共艺术作品有其自身的文化意味,新农村景观的建设也必须在文化体系内,建设大众可以接受的,引起共鸣的文化景观,在边缘视线中体现社会关怀,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公共艺术景观的建设,提升乡村公共环境的人文与艺术品格,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拓展乡村聚落的审美文化教育,增进村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归属感,展现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风貌。

三、地震灾区重建后新农村公共景观建设

青川历史悠久,古迹繁多。三国时期刘备白水关斩高怀杨沛而兴汉,邓艾偷渡阴平而灭蜀的故事。伴随着历史的沉寂,像摩天岭、青溪古镇、白水关、阴平古道、景谷道等留下无数历史传说和古民居老宅。以及红军长征遗留的革命遗址,可建设的人文景观的丰富多彩。在地震灾区重建中,景观工作者不断的艺术创作,运用文化艺术语言,创造性的展示青川环境艺术所独具的文化功能,五年之后重游青川,不由感慨这就是一场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环境包括的不仅是物质身体,而且包括人的精神世界”,青川县对于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十分看重,实践中走出条条农村新文化景观的建设之路。

(一)在新农村公共空间中呈现精神文明的口号标语

青川是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地震灾害给青川人民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亲人的失去带来无法弥补心灵创伤。抗震自救和浙江人民援建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形成新时代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励鼓舞着中国人民。青川政府以“注重灾后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和村庄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安居乐业”为指导思想,将文化产业上升到战略层面,发动群众,提炼口号标语,拓展乡村文化空间。

例如灾后形成的枣树村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吃饭牢记共产党,喝水不忘宁波兄”。这些标语凝练成为“枣树精神”,凝聚了村民对于生活的哲学观,激励了村民重建“世外桃源”的新家园。在新家园和处处彰显精神文明的环境景观中,横幅标语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一人十株银杏树 十年就成富裕户”等横幅标语在新农村景观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元素,标语内容既有党政方针政策,产业目标,又有庆祝节日的喜庆氛围,话语朴实,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精神世界。

(二)新农村公共空间精神文化景观建设

黄坪乡枣树村位于青川县南部,村口的石碑上黄坪乡“枣树村”三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旁边的石壁上还刻了一篇《大枣赋》,其中有几组浅浮雕,记载着村民抗震救灾的历史事迹。当地受灾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灾后建设了枣树村民广场,“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文化的点拨,景观设计者挖掘枣树历史,再现枣树之价值,“枣树”精神如同枣树,不会改变自己的自然之性,顽强的生长,以旺盛的生命力去抗击对立,村民以枣树自比,与枣树共勉,激活民族共同认同的价值,在这种共识之上成功建设了“风情枣乡”的文化长廊等景观设施,是传统文化文化和民族精神再现,新农村文化景观建设也成为旅游发展的景观带。

灾后重建5年,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邻里之间的和谐,群众之间的交往,形成了一定的公共空间,集聚场所。山地地形不平坦,公共广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耕地面积,广场部分功能由村委会、卫生站、文化站代替。公共空间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规划。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乡村风貌,道德素养不断提高,用艺术感染村民,促进邻里和谐。房屋墙上的国画与历史故事的结合,营造出新农村的独特艺术景观。独树一帜的装饰,似乎可以领悟到民族信仰、审美观念的、民族风味的融合贯通。

四、新农村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反思——文化“变味”

艺术形式的表现似乎缺乏处理人工环境的意识,在新农村的公共艺术景观建设中,借鉴城市建设的经验,“不是把公共艺术归属或完全等同于大众文化艺术形态,不是把平民化意趣及文化情感简单地作为公共艺术文化精神的唯一的、标准的价值所在。”新农村恢复重建的情况来分析,乡村风貌、民居环境已是焕然一新,欣欣向荣。新农村经济与文化,农业与旅游业,居住环境与景观建设平衡发展。文化环境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但也出现城市文化强行注射乡村文化中,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不利用文化景观的附加值,对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摒弃。这需要景观设计师不断深入的汲取乡村文化的精髓。“设计家们注意到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并努力寻求一种最能反映某种文化与文明的方式来创造某种情景下的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屈从环境所属的地点,而是根据不同情景需要,不轻易放弃环境背景中的每一所隐含的机会……”

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人们把精神寄托在能调动心灵的景观建筑体之中,共鸣的公共艺术景观有其永恒的感染力。乡村理念是赋予乡村公共艺术景观以内涵的基础,承载着人文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广场,一个植物场所,更承载着大家寄情抒怀的那份净土。也出现景观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新建设的景观未能很好的维护。与乡村观念格格不入,新兴的景观建设硬生生的强作用于自然之中,景观文化“样式化”,发挥不了其最大价值就失去了其建设的目的。公共艺术传承文化艺术遗产,并不是故步自封,新农村的景观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摸索出能适应乡村居民的生理、心理和审美要求的生态居住空间。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公众对于有趣的健身、娱乐场所的需求,使得许多景观绿地成为装饰性的元素。不少景观设计者对文化艺术和艺术哲学少了些虔诚,过于突出娱乐游艺功能。对于乡村和山川的植被景观改造,出现了快速的“绿色装置”,乡村绿色植被景观的维护工作滞后,使得景观失色几分。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地形多变,色彩空间范围大,土地资源有限,赋予环境艺术生命力有一定的难度,视觉效果也难控制,需要不断的摸索。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空间构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独特的风情,避免雷同乡村的出现,给新农村建设一启示。可以看出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有必要建设公共艺术景观,其追求的目标不仅使大众肉体有安身之处,精神寄托也有寄存之处。

注释:

①选自《公共艺术时代》9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②选自《公共艺术漫步》8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③语出《诗经》豳风之《七月》

④选自《公共艺术观念与价值取向》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选自《公共艺术漫步》75页,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1]姜竹青.《公共艺术漫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08月。

[3][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科学出版社 ,2011年04月。

[4]约翰·O·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 (作者),巴里·W·斯塔克(Barry·W·Starke) (作者),朱强 (译者),俞孔坚 (译者),王志芳 (译者)等.《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

[5]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6]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08月。

[7]http://baike.baidu.com/view/377861.htm?fromId=399438

[8]http://www.gyxww.cn/GY/ZHXW/201301/149915.html

猜你喜欢

景观环境精神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拿出精神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