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上海》:打造一首怀旧之曲

2013-07-25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
关键词:上海滩悲情民国

章 雄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看完影片《大上海》后,中年成大器是周润发的面孔加黄晓明的配音这样的合体令人感到别扭,故事逻辑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叶知秋明明在北平见过林坏,后来却又不认识他;茅载莫名其妙的派人到北平追杀成大器等等),长时间的爆炸场面使剧情显得非常的拖沓……影片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足之处,但依然有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即向香港电影致敬,为我们打造了一首怀旧之曲。

一、永远的民国背景

以民国作为时代背景的影视题材作品,对华人观众来说并不陌生,比如《风声》《消失的子弹》《上海滩》《五号特工组》等等。涵盖的题材之丰富也令人惊奇赞叹,从爱情到战争、从阴谋到枪战、从历经磨难到成就大业、从生离死别到家国情仇……总之,没有你看不到的。穿着旗袍长衫的各色人等在银幕上、在观众的眼前,演绎着一幕幕的光影传奇。一看《大上海》的片名,就知道这是在讲述一个发生于民国时代上海滩的故事。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表面上国家统一、新兴思想不断涌现,实际上政治腐败、军阀割据、外辱不断,国家随时都处于一种分崩离析的状态。那是一个黑暗的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年代,正如陈凯歌所说的:“民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代,那个年代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那时的上海滩是20世纪前半叶远东的第一大城市,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东京,同时也是中国的经济命脉之所在。那时的上海滩外国租界云集,鱼龙混杂,各种帮派横行,无论是政府还是黑帮的实力,都不能彻底的维持这里的秩序,只好互相妥协,各种势力相互制约。“概括了说,上海这个滩,空间很大,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以是风花雪月玩尽高雅的殿堂,也可以是草莽英雄一试身手的屠宰场。”

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时代特征为整部影篇奠定了悲壮的基调,再加上利益集团之间分分合合,既有帮派纷争,又有官商勾结,还有外辱不断。在大的背景下,在联合与对抗中,在各种阴谋诡计和明争暗斗里,观众会沉浸在自己对那些熟悉的曾经过往的回忆中。同时,浓浓的民国风情更是给我们营造了一份视听语境中的地理奇观。

上海滩的黑社会是香港影视人心目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就像美国人老喜欢将西西里岛的黑手党搬上银幕一样。遥想当年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让周润发成为当时最红的明星,更是奠定了他今天巨星的地位。

影片《大上海》中那永远的背景,那相同的地点,外加上黑暗、混乱、龙蛇混杂的社会,无不勾起了观众对那些许多有看点的故事、那些曾经令人唏嘘不已的人物的回想。同时,也是导演心中情结的满足,对过往岁月的致敬。为怀旧之曲的谱写打下基础。

二、视听语境的拼贴

西莉亚·卢瑞认为“人们在想象中发现这个潜能:通过有意识的创造和操纵幻觉或在幻想和幻觉中体验各种经历和情感,为自己营造愉悦的环境,个体学会用想象来代替真正的刺激。”

而影片《大上海》以其宏大广阔的视听拼贴能力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视听冲击效果,众多熟悉桥段的切换以及缓慢的地理学凝视让观众在117分钟的声像震惊经验中目不暇接,结合着气势恢宏的影视画面以及惊心动魄的声音效果,使电影具有了必要的商业美学包装和景观卖点,也使得观众沉浸在那熟悉的电影剧情之中,回忆以往的青葱岁月。

影片的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从1913年成大器出场于江苏川沙一直到1940年成大器与阿宝死于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厚重的时代感。既有乱世之中英雄儿女之间的爱恨情深,也有愣头青成长为黑帮大佬的奋斗历程;既有帮派之间之间的火拼争斗,也有国家民族遭受的深重苦难;既有醉生梦死的繁华世界,也有底层人物的苦苦等候……在所有的视听奇观中,众多经典而又熟悉的桥段被拼贴在一起,成功的实现了影像复制。

导演王晶说本片“故事更有综合性,主人公是好几个人物的综合”。的确,民国的时代背景、“洪金宝”的体型、“吴镇宇”的军官造型、一手砍刀削梨的绝活、与京剧名角叶知秋的情感纠葛,还有捐赠两架飞机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很自然的将成大器与昔日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成大器身上,我们又能看到很多其他人的影子。黄晓明从一个街头小混混成上为名满上海滩的大亨,这是许文强;与其他帮派斗殴于街头,这是香港的古惑仔;而教堂的枪战又是在向吴宇森致敬;雨中格斗很明显模仿的就是刘德华的《江湖》……

影片对杜月笙的改变超越了《上海皇帝》,浓缩了《古惑仔》以及《英雄本色》的癫狂打斗和江湖情义,融入了《卡萨布兰卡》和《金陵十三钗》的伤感反战,更有《倾城之恋》和《梅兰芳》的怀旧浪漫,也有《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的凄美爱情……这么多经典而又熟悉的桥段被完整有机地浓缩在一部电影中,同时处理的有条不紊、风格一致。视听语境的拼贴,虽然谈不上尽善尽美,但也并无太多牵强生硬之感,怀旧之曲的高潮至此到来。

三、悲情的结局

影片结尾,成大器抱着已经死去的阿宝深情一吻,最后被日本人乱枪打死。伴随着张学友温婉的歌声,荧幕上回放着成大器过往的点点滴滴。一股浓浓的悲情意味散放开来,此时我也不禁双眼闪起泪花。这样的煽情手段对观众来说是很受用的,既赚足了眼泪,又可以引起受众的回想。

影片《大上海》再度传达了上海滩的黑帮风云,但随着成大器的死,物是人非,再也无法寻回那些纸醉金迷的峥嵘岁月,一切的一切变得如此的悲情。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在成大器的脑海中回放着,纵横一生的征伐就要结束了,但他依然笑得欣慰坦然。因为此刻眼前还是那年初见,衣衫单薄的女孩羞涩而热切的面孔。我们也在心中默默的回想着周润发往昔的潇洒风度,重温着似乎已经定格在那个年代的令人神往的风采。

莫小棋饰演的阿宝,她的死更是充满了悲情色彩。当成大器沉浸在失去至爱的痛苦中,无暇顾及身边朝夕相处的她时;当不知究竟多少个夜晚独自坐在板凳上,一袭红杉裹不住的寂寞时;甚至在日军几乎把上海轰成平地的危急时刻,成大器仍然只身去拯救初恋的时候。她依然无怨无悔,在那里默默的等待,将妒忌永远的藏在心底,把爱人的幸福放在首位。直到枪声响起,“我还是你的女人吗?”,“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女人!” 那一刻,很多人的影子闪现在脑海里,有《马永贞》里的周嘉玲,《真心英雄》里的梁艺龄和蒙嘉慧,《江湖告急》的吴君如,《上海皇帝》里的刘嘉玲……

影片让主角在最后死亡,这样的悲情结局方式打破了人们心中固有的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模式,传递出了一种悲剧的力量,不但能“感人”而且能“鼓舞人的斗志”,更重要的是让观众感动鼓舞的同时去怀念那些逝去的旧有时光,品味影片的怀旧色彩。至此,怀旧之曲唱罢。

小结

影片上映之后,票房表现差强人意,随即在网上招来骂声一片。毕竟好电影不是靠讲究的画面、场面的恢弘等熟悉的桥段拼贴就能支撑的起来的,终究要抓住人的软肋才行,要让观众纠结、心疼才行。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否认主创人员的用心制作,演员们不遗余力的表演。作为一部让观众回忆往昔,并向香港电影致敬的影片还是足够的。

1.千里光.《当杜月笙成了地下党—看<大上海>有感》.《上海采风》.2013年第 2期

2.(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3.姜贞.《<大上海>:“为赋新词强说愁"》.中国艺术报.2013年1月4日.第003版

4.赵得昌.《清末民初的悲剧理论与悲剧结局》.《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第79页

猜你喜欢

上海滩悲情民国
《上海滩》(下)
钗头凤·痛悼爱妻
悲情英雄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花样年华》里23套旗袍没有夸张,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样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小螃蟹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