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文化精神
2013-07-25寇洪波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安阳455000
寇洪波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安阳 455000)
中国文化精神是指中国文化从整体上显示出来的内涵、取向、特征。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里,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空间艺术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书法有了文化赋予的属性,才让我们有了共同欣赏书法的基础。
一、书法创作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精神为主,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文化混合体,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佛道,互为补充。儒道两家为本土文化,佛教是舶来品,但就中国文化而言,儒家因有久远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又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从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基干。儒家主张以道德礼仪来规范约束达到维持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内心平和,这是一种入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家主张脱离社会,脱离文明约束而获得高度的个人精神自由,回到清静无知无欲无争的原始混沌状态,这是一种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儒家认为,“以礼制欲,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是一种高尚的美的人格。道家认为,恢复自然本态,清静无为是美的最高体现。反映在艺术观上,儒家的献身经世精神以“充实之谓美”(《孟子》),要求文艺表现“充实而有光辉”“至大至刚”“养浩然正气”博大雄壮的阳刚之美和崇高之美。而道家则追求朴素、恬淡、虚静的阴柔之美和空灵之美。反映在书法艺术作品上,就形成了雄浑博大、秀丽典雅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由于儒道两家的立足点——社会与自然是客观世界中相互冲突但又互相依倚的两极,“至大至刚”与“至性至情”又本是人性需要的两个方面,一个调节社会,一个和谐个体自我精神,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是实际上从思想结构说他们又是互补的,从哲学观上分析,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理念。所以儒道两家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很快合流,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核心思想和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主体。政治上得意时,儒家精神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而怀才不遇或遭罹挫折时,老庄思想就成为他们“保身全生”的人性主张。
儒家主张人生要积极入世,要有所作为,在审美上合乎“礼”为“尽美”,要求“充实而有光辉”,表现在书法风格倾向性上,就是崇尚整齐、浑厚、宽博、不露不怯的风格特征;在笔墨技巧上,最明显的在于推崇“笔笔中锋”“无往不复,无垂不缩”这样一些笔法原则,使笔墨文字芒角、文字形象温厚敦实,透射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雄浑美和儒者修身养性的内在精神美,使书法艺术创作实践实现他的本质目的——通过完善的自我人格的艺术再现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的目的。
而道家主张天真烂漫、崇尚自然,在审美意趣上追求一种清逸、淡雅、质朴天真的美学标准,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反对一切人工雕琢,具体反映在书法艺术的创作技巧与风格上,即崇尚真情与率意,用笔恣肆,如入笔横画竖切,竖画横切,没有过多回环缭绕,藏头护尾的动作,率性而自然,线条简古疏淡而意味醇厚,结构上依倚欹侧,自然生姿,不假人力,不露人工斧凿痕迹,信笔所由,任意而行,来无迹而去无踪,飘然而笔墨销溶,表现出一种超逸世俗、宁静、朦胧而又幽远苍茫的历史感与生命沉思,这就是道家所要追求的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
二、书法美学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他在《吾国与吾民》中,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吾们还可以说它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黑格尔也说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可以看出,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对美的展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历史赋予它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属性。它也责无旁贷的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精神的责任。
成功的书法艺术能够给我们一种美感,这大概是所有能欣赏书法的人都会承认的。欣赏一幅幅的具有成功典范的书法作品时我们都能感觉到:书法艺术是以“中和”“和谐”为审美准则的。这样的审美原则,实际上也是中国哲学的审美标准,呈现的是传统的古典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之中。这是中国文化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法则在书法中得到深刻的体现,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用笔上是就是书法要写出一种“平和”的精神来。从字的笔画来看,就需要一种中和的态度,既不左偏也不右斜,以端其正;从字的笔势来看,就需要一种平闲的态度,既不前冲也不后避,以致其稳;从字的笔境来看,就需要一种安逸的态度,既不上昂也不下伏,以定其静。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体现在结构上是在平衡对称中求变化,各个部分对比又互相照应,以求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之美。如王羲之《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一字一行,小大参错,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三、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宗白华先生讲,书法就是中国向海外展示的中国形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法深层次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是文化的自然凝聚,深刻地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特征。比如,王羲之,颜真卿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对书法的欣赏也深深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我们欣赏书法,第一是感官上感叹书墨,线条,造型的变化。第二精神上的,由原来的“浏览”转变为“品味”,品味书法内容的优雅或忧郁,品味创作者的诗词修养,审美追求,品味书法传递着怎样的文化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书法作品内容更多的是一些诗词,雅文,警局。这不是偶然的,是中国文化赋予书法的具有精神激励功能的精神内涵。有这样一个故事:于右任是近代著名书法家,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在他大门口撒尿,太阳一晒气味颇为不雅。见此,于右任回到书房,大笔一挥,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贴到门口。有一个人很喜欢于右任书法,路过一看浆糊没干,赶紧揭下来,挂在自己堂屋请朋友欣赏。大家一看,屋里挂这等内容太掉价,有一个文人看着实在不雅,就把字剪开改变顺序重新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前后都是一样的于右任字,为什么前者不能挂后者能挂呢?因为不仅仅是写字,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
书法作品能传达时代的精神气质。苏轼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背后的人文情景,或是文人精神逍遥的追求,或是忠义之士的儒家人格,他的字虽不求工整,文化韵味却满纸激荡。十年前有位书法同道说了一件至今还让我不解的事:一位法国艺术家(不懂中文)看了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突然放声大哭,问其何故,曰感动至极。究其原因,我想这正是王岳川教授所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指纹”。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书法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正是因为它以中国文化为内涵,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正是因为它传承着中国文化精神,因而绵延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书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注释:
1.熊秉明,书法和中国文化,《书法导报》,2003年3月12日第十版。
2.刘守安,重视对书法的“文化研究”,《人民日报》2006年5月1日第四版
3.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
4.秦梦娜,《中国书法文化》.
5.林语堂,《吾国与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