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业务匹配研究述评——基于引文分析法

2013-07-24李继学邱凌云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维度战略文献

李 东,李继学,邱凌云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一、引 言

信息技术-业务匹配(以下简称IT-业务匹配①)是指企业的业务战略、IT/信息系统(以下简称IS)战略、组织基础设施和流程、IT/IS基础设施和流程之间的适应与集成(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IT-业务匹配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许多企业遭遇的信息化失败都可归咎于它们所采用的IT无法与其业务相匹配,以至于企业即使添置了昂贵的计算机系统,也依然不能满足业务需要或适应其变化,白白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IS领域的研究一直非常关注IT-业务匹配这个问题,学者们在各种IS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近年来,一些IS学者对该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例如,Chan和Reich(2007)对IT-业务匹配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IT-业务匹配研究常用的术语和代表性模型,并总结了一些影响IT与业务匹配的重要因素。郑小平和张小栓(2011)总结了国外学者对IT-业务匹配所下的定义,并且介绍了国外学者构建的战略匹配模型和战略匹配成熟度模型,为国内学者开展IT-业务匹配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是,不同学者的关注点不同,他们大多只关注既有相关研究的某一或某些方面,而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方向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为全面了解IT-业务匹配研究的现状,厘清该领域研究的演进脉络和主要研究内容,并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基于WOS平台的HistCite软件系统和Pajek软件以及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有关IT-业务匹配研究文献的引文数据,对IT-业务匹配共被引文献进行了网络化分析,并且以可视化形式展示了IT-业务匹配研究的研究主题分类和热点研究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把握该领域研究的总体演进脉络,更有效地开展相关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数据搜集

IT-业务匹配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术期刊或研究样本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WOS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引文数据库之一,收录了7000多种学术期刊(Lim等,2009),本文选择IS领域的重要期刊作为数据来源。笔者于2012年6月9日和10日分别以IS领域常用的术语“alignment”“align”“aligning”“fit”“fitting”“link”“linkage”“linking”“match”“matching”为关键词,对Lim等(2009)根据期刊影响力列出的65种被WOS数据库收录的IS期刊进行了检索,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设为各期刊创刊年至2011年底,共检索到7447篇文献,从中筛选出157篇与IT-业务匹配相关的研究论文。

(二)数据处理

笔者在通读157篇文献时发现同一期刊(IBM Systems Journal)在1999年重新刊载了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年的论文,因此把这两篇文献作为一篇文献来处理,在数据源中删除了1999年的文献,并把对它的引用调整为对1993年文献的引用,然后把调整获得的156篇文献导入HistCite进行分析。HistCite软件系统按照数据源文献的发表时间自动赋予每篇文献一个序号。本文选取被引频次最高的35篇文献绘制了引文编年图,再将全部文献生成的矩阵导入Pajek软件得到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路径图。

三、结果分析

(一)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文献

文献被引频次能够反映相关文献受到其他研究者关注的程度,被引频次越高,说明相关文献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越重要,可被认为是核心文献(许炜,2009)。被引频次指标“本地引用分”(local citation score,LCS)和全球引用分(global citation score,GCS)是Histcite软件系统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其中,LCS表示一篇文献在当前文献集中的被引用次数;GCS表示一篇文献在WOS数据库中的被引用次数。我们按照LCS>=15和GCS>=75的阈值筛选出8篇高频被引文献(参见表1),即该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献。

表1 高频被引文献汇总(TLCS>=15且TGCS>=75)

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这篇文献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文献,他们俩在该文献中提出的战略匹配模型经过了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大量基于该模型的研究,并且已成为当前IS研究的一个重点。Reich和Benbasat(1996)提出的“社会维度匹配”和“智力维度匹配”概念以及IT-业务匹配测量方法被许多IS学者所采用。Chan等(1997)以及Sabherwal和Chan(2001)设计的IT-业务战略匹配测量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采用。Brown和Magill(1994)、Luftman和Brier(1999)、Reich和Benbasat(2000)以及Sabherwal等(2001)的文献也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创新概念或新的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演进路径

引文编年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相关研究在特定时期的发展状况。图1中,椭圆的大小表示文献被引频次的多少,带箭头的连接线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所指的文献是被引文献,椭圆内的数字表示相关文献在文献集合中的序号。引文编年图可以根据GCS和LCS两个指标来绘制,所得到的结果因选取结点数量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由于以LCS为依据更能够体现研究的外延和分析的针对性(董克等,2011)。为避免拥挤,本文根据LCS只对35篇文献绘制引文编年图(参见图1)。由于被引频次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的,较晚发表的文献被引频次相对较低,在图1中没有最近发表的文献。表2列出了相应的文献。

图1 被引频次前35位的文献引文编年图

由图1和表3可知,IT-业务匹配研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本世纪初保持了这种势头。1992年前,只有少量的文献问世,这说明相关研究当时还处在开创阶段;从1993年起文献数量明显增多,被引频次也相应增加,特别是文献No.7的结点面积最大。从1997年开始结点数量不断增加,被引频次也不断提高;出现了No.34、47和54等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献,这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活跃期。

表2 IT-业务匹配文献引文编年图结点信息(被引频次前35位)

表3 IT-业务匹配研究文献数量与被引频次年度分布

主路径分析可以找出位于学科发展主干上的文献和引用关系,并且揭示相关研究发展的主要过程(董克等,2011)。笔者采用Pajek软件,选择SPLC方法计算边的遍历权重,绘制出该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路径图(参见图2)。图2显示了IT-业务匹配领域主要研究文献之间的发展和传承关系。图中的结点表示特定的相关文献,数字表示文献序号,每篇文献以第一作者、发表时间进行标识。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不难发现后者引用前者的引用关系。主路径的时间跨度是1983年到2011年,它展现了IT-业务匹配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文献主干。其中,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以及Reich和Benbasat(1996)等的重要文献出现在了主路径上。主路径上的11篇文献组成网络的中枢结构,贯穿了IT-业务匹配的主要议题。图2清晰地展示了IT-业务匹配研究的主要发展过程。

根据图1和图2,结合笔者对高频次被引文献的精读,本文将IT-业务匹配研究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开创期。Pyburn(1983)的文献是对IS战略匹配规划过程进行的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Pyburn(1983)提出了一些决定IS战略匹配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如高管决策方式、业务动态性、IS组织和管理任务复杂性、IS管理者的状态和区位等。Leifer(1988)提出了IS类型与组织结构匹配的理论框架,并且指出IS与组织结构的匹配可以促进IS的有效性。Tavakolian(1989)发现组织的战略取向和IT结构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与采取激进型竞争战略的组织相比,采取保守型竞争战略的组织更多地采用集中式IT结构。

图2 IT-业务匹配研究主路径图

第二阶段(1993~1996年):成长期。这一阶段的IS研究主要集中在IT-业务匹配模型构建方面,并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匹配模型。例如,Broadbent和 Weill(1993)从战略角度实证研究了业务和IT战略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强调企业流程和IS/IT因素相互作用的匹配模型。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IT-业务匹配框架——战略匹配模型,使IT-业务匹配理论框架得到了完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Reich和Benbasat(1996)首次提出了社会维度匹配和智力维度匹配的概念,将IT-业务匹配分为社会维度匹配和智力维度匹配,并提出了测量社会维度匹配的方法。

第三阶段(1997~2007年):活跃期。在这一阶段,IT-业务匹配研究主要围绕业已提出的IT-业务匹配模型,探讨有关IT-业务匹配的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果等问题,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Chan等(1997)根据业务战略的八个维度(进取性、分析性、内部防御性、外部防御性、前瞻性、主动性、风险规避性、创新性)开发了IT战略的测量量表并对IT-业务战略匹配进行了定量测量,结果发现IT-业务战略匹配对IS的有效性和企业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Sabherwal和Chan(2001)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战略对IT-业务战略匹配进行了测量,发现IT-业务战略匹配能够提高采用探索型和分析型战略的企业的绩效,但对采用防御型战略的企业的绩效影响不大。Reich和Benbasat(2000)分析了影响社会维度匹配的四个主要因素(业务经理和IT经理之间的相互理解、IT成功史、业务经理和IT经理之间的沟通、业务规划流程和IT规划流程之间的联系)。Bergeron等(2004)研究发现IT-业务匹配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深化期。这一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多层次IT-业务战术匹配,从关注IT结构与组织结构之间匹配转向关注项目层次的匹配,对IT-业务匹配的研究更为具体和细化。例如,Jenkin和Chan(2010)提出了IS项目匹配的过程问题;McLaren等(2011)提出了一个描述企业竞争战略和IS能力之间多维度战略匹配的模型,从而能够对IT-业务战略匹配进行更加全面的测量。第二是从全新的视角来丰富IT-业务匹配研究,例如,Chen等(2008)从动态能力视角分析了IT-业务战略匹配过程,研究了动态能力对匹配过程和匹配效果的影响。第三是IT-业务匹配的方法论研究,如Ullah和Lai(2011)基于需求工程法提出了由业务目标驱动的IT-业务匹配需求产生方法,可用于构建业务环境-IT环境匹配模型。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下面对上述重要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如图3所示,IT-业务匹配模型在该领域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匹配层次,IT-业务匹配又分为战略匹配和战术匹配两个层次。另外,对IT-业务匹配的研究有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种是静态观点,即把匹配作为一种状态,关注匹配的测量、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等问题;第二种是动态观点,即把匹配作为一种过程,关注匹配的影响因素、演变过程和影响效果等问题。下面,根据图3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图3 IT-业务匹配研究框架图

1.IT-业务匹配模型。Broadbent和 Weill(1993)提出了一个强调企业内部流程与IS/IT因素相互作用的匹配模型,该模型包括企业内部的战略形成过程、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IS职责和政策、技术战略四个方面。他们俩认为,按照该模型有序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的IT-业务匹配可能性。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提出的战略匹配模型包括业务战略、IS/IT战略、组织基础设施和流程、IS/IT基础设施和流程等四方面的战略选择,并且提出了实现匹配的四条路径:由业务战略驱动可形成战略执行和技术转型两条路径;由IS/IT战略驱动可形成竞争潜力和服务水平两条路径。此外,他们俩详细阐述了同时实现战略匹配和战术匹配的必要性,以及在业务战略与组织基础设施和流程之间、IS/IT战略与IS/IT基础设施和流程之间实现战略对应的意义。

Luftman(2000)提出的IT-业务战略匹配成熟度模型,把IT-业务战略匹配成熟度分为初始过程、已承诺过程、已建立核心过程、已改善/管理过程和已优化过程五个等级,并且提出了区分不同等级的六项标准(即沟通成熟度、竞争力/价值测量成熟度、治理成熟度、合作伙伴关系成熟度、范围和架构成熟度、技能成熟度)。此外,Luftman(2003)根据以上六项标准开发了一个匹配成熟度评价量表,以帮助企业测度已实现的匹配程度。

2.IT-业务匹配的维度和测量。学者们主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来研究IT-业务匹配的问题(参见图3)。他们主要采用先考察业务战略和IT战略,然后测度业务战略和IT战略匹配程度的方法来测量IT-业务战略匹配的程度。Chan等(1997)采用前述八个维度来测量业务战略,通过考察IT对这八个维度的支持状况来确定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匹配程度。Sabherwal和Chan(2001)把业务战略分为探索型(prospector)、防御型(defender)和分析型(analyzer)三种类型,从IS支持效率、综合性、灵活性等三个维度来测量IT战略与不同业务战略匹配的程度。Cragg等(2002)采用价格、产品质量、产品差异化、产品多元化、新产品、新市场、高质量服务、市场集中、生产效率等九个战略维度来测量业务战略,通过考察IT对这九个维度的支持状况来评价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匹配程度。Bergeron等(2004)采用进取型、分析型、防御型、前瞻型、主动型等八个维度来测量业务战略,通过考察IT环境审视和IT战略实施两个维度来测量IT战略。学者们主要根据组织结构与IT结构的匹配程度来确定IT-业务战术匹配程度。例如,Leifer(1988)和Burn(1996)将组织结构分为简单结构、机械科层结构、专业化科层结构、事业部制结构、灵活结构等五种类型。Leifer(1988)把IT结构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分散化、独立等四种不同的结构。Burn(1996)将IT结构分为启动与传播、控制、集成、数据成熟等四种类型来测量。Sabherwal等(2001)将组织结构分为机械集中、半结构化混合、有机分散三种类型,而把IT结构分为集中、分散、共享等三种类型。Bergeron等(2004)从专业化、垂直差异化、职业化、正式化、管理强度等五个维度来测量组织结构,从IT规划和控制、IT获取和实施两个维度来测量IT结构。表4对以上研究进行了汇总。

表4 相关研究匹配比较

3.IT-业务匹配的静态研究。根据IT-业务匹配静态观,可以把相关研究归纳为匹配度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三类。第一,匹配度计算方法。Venkatraman(1989)提出了战略研究中六种不同匹配——即调节(moderation)、中介(mediation)、两两匹配(matching)、完全匹配(gestalts)、偏移(profile deviation)和共变(covariation)——的概念化定义及相应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后来,这些计算方法被广泛用于IT-业务匹配度测量,如 Chan等(1997)、Cragg等(2002),Teo和 King(1996),Chan等(1997)、Cragg等(2002)、Chen(2010),Bergeronce等(2004),Sabherwal和Chan(2001)以及Croteau和Bergeron(2001)分别采用调节匹配度计算法、中介匹配度计算法、两两匹配度计算法、完全匹配度计算法、偏移匹配度计算法和共变法测量了IT-业务之间的战略匹配度。一些学者还进行了方法比较,如Chan等(1997)和Cragg等(2002)对调节法与两两配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调节法比两两匹配法更加有效。

第二,影响因素。许多研究者考察了影响IT-业务匹配的因素。首先,高管支持是IT-业务匹配的重要影响因素(Nath,1989;Teo和 Ang,1999;Hussin等,2002)。其次,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有利于促进IT-业务匹配(Luftman等,1999;Preston和 Karahanna,2009)。例如,Baets(1996)研究发现银行管理层对IT规划和战略过程的理解和态度会对银行实现IT-业务战略匹配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Hussin等(2002)发现,业务人员掌握一定的IT知识、CEO掌握一定的软件知识会对IT-业务匹配产生正向影响。最后,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够促进IT-业务匹配。Reich和Benbasat(2000)研究发现,业务经理和IT经理之间的沟通、业务部门与IT部门在规划过程中加强联系等都会影响短期的IT-业务匹配。Kearns和Lederer(2003)发现CIO参与业务规划有利于实现IT-业务战略匹配。此外,还有学者发现了另外一些会对企业IT-业务匹配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Luftman等(1999)研究发现了CIO领导力与IT-业务匹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IT管理能促进IT-业务匹配,而承诺不兑现则会阻碍IT-业务匹配的实现;Reich和Benbasat(2000)实证发现企业成功的IT经历与IT-业务匹配正相关;Hussin等(2002)发现IT成熟度对IT-业务匹配产生正向影响。

第三,影响效应。许多学者研究证实了IT-业务匹配会对组织产生正向影响,如IT-业务匹配能够促进IS成功或提高IS的有效性(Brown和 Magill,1994;Chan等,1997;Hong和 Kim,2002;Morton和 Hu,2008),IT-业务战术匹配能够提高组织效能(Leifer,1988),IT-业务战略匹配能够提高组织竞争力(Kearns和Lederer,2000;Kearns和Lederer,2003),IT-业务匹配能够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Teo和King,1996;Chan等,1997;Sabherwal和 Chan,2001;Cragg等,2002;Bergeron等,2004),IT-业务战略匹配能够正向调节IT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Byrd等,2006)。表5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汇总。

表5 IT-业务静态匹配影响效果研究

4.IT-业务匹配的动态观研究。许多学者持动态观,把IT-业务匹配视作过程(Henderson和Venkatraman,1993;Baets,1996)。例 如,Luftman等(1993)把IT-业务战略匹配描述为“为构建战略优势而进行IT-业务匹配的连续过程”,并且提出运用战略匹配框架来构建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而实现业务战略和IT战略之间的匹配和企业转型。Luftman和Brier(1999)提出了实现IT-业务匹配的六步骤法,具体包括设定目标并组建团队、了解IT-业务关系、分析差距并设定项目优先等级、描述匹配行为(项目管理)、制定评价成功的标准、保持匹配。Rondinelli等(2001)研究发现,跨国企业必须对业务战略、组织结构、IT结构、IT战略等进行不断调整,才能真正实现IT-业务匹配。Sabherwal等(2001)采用序贯均衡模型来解释IT-业务匹配的动态演化过程,考察了业务领域和IS领域因业务—结构交互变化而导致匹配动态变化的不同情况,结果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匹配变化都是细微、渐进性的,通过控制不匹配虽能防止问题的发生,但也会阻碍不同匹配模式之间的转换。应该从长远的观点来理解IT-业务匹配对绩效的影响,因为同样的匹配模式在延长期内不一定有效。Avison等(2004)建议企业通过检查前期实施的IT项目来分析匹配情况,并通过重新配置IT项目资源来优先实现战略变革和新的匹配。Boddy和Paton(2005)考察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通过成功实施管理变革来实现和维系IT-业务匹配,进而发展企业在IS创新方面的核心能力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Benbya和McKelvey(2006)提出了一个IT-业务匹配多层次协同演进模型,认为IT-业务匹配是发生在个体、运营和战略三个层面的一系列调整过程,个体层面会发生IT基础设施与用户需求协同演进,运营层面会发生IT部门与业务部门协同演进,而战略层面则会发生IT战略与业务战略协同演进。Chen等(2008)从动态能力视角对一家台湾半导体企业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动态能力对匹配过程和匹配效果产生正向影响,缺少IT-业务之间的战略匹配就无法有效开发IT能力。

5.IT-业务匹配的权变因素。根据权变理论,IT-业务匹配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受到特定情境的影响。学者们在研究IT-业务匹配问题时考虑的权变因素有企业的战略取向、规模和所在行业。在战略取向方面,Sabherwal和Chan(2001)研究发现,IT-业务战略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企业不同的战略取向而异。在企业规模方面,Chan等(1997)实证发现,在大企业,IT-业务战略匹配能够提高组织绩效;Cragg等(2002)研究发现,小企业的IT-业务战略匹配与组织绩效正相关;Gutierrez等(2009)得出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IT-业务战略匹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的结论;但Chan等(2006)研究发现组织规模显著影响IT-业务战略匹配。在行业方面,Cragg等(2002)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企业的IT-业务战略匹配能够提高组织绩效;但Palmer和Markus(2000)之前的研究表明,在零售业,企业的IT-业务匹配对绩效不产生影响。

四、现有研究不足分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IT-业务匹配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已经成为IS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具体而言,IS研究领域已经广泛接受IT-业务匹配的概念,并且构建了许多有价值的IT-业务匹配模型,这些模型从战略、战术等角度来阐述IT与业务如何匹配的问题,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探讨IT-业务匹配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等问题。现有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现有研究大多比较关注战略匹配,但忽略战术匹配以及战略匹配和战术匹配之间的关系,目前仅有的几项战术匹配研究(Burn,1996;Sabherwal等,2001;Bergeron等,2004)主要从IT结构和组织结构匹配角度来探讨IT-业务战术匹配的问题,而没有考察IT流程与业务流程、IT职能与业务职能之间的战术匹配问题。现有的IT-业务匹配研究更没有关注IT-业务战略匹配和IT-业务战术匹配之间是否有联系和有什么联系的问题。

第二,静态匹配和动态匹配研究不够深入。已有研究大多静态地审视IT-业务匹配问题,或者说把IT-业务匹配作为静态的结果来测量(Chan等,1997;Bergeron等,2004)。尽管学者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匹配度计算方法,但迄今没人准确界定它们的适用条件。忽视匹配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必然会导致计算结果出错(Cragg等,2002;Bergeron 等,2004;Chan 和 Reich,2007)。有学者(如Boddy和Paton,2005;Benbya和McKelvey,2006)认为IT-业务匹配是一个动态过程,但他们的观点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迄今为止只有很少的学者把IT-业务匹配作为动态过程来研究,而且几乎无人问津静态匹配和动态匹配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忽略了影响IT-业务匹配的内部员工因素和外部因素。现有研究较多关注CIO与CEO之间以及IT经理与业务经理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沟通问题(Reich和Benbasat,2000),但较少关注IT部门员工和业务部门员工在IT-业务匹配中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现有研究讨论了企业自身在IS方面取得的成功与IT-业务战略匹配之间的关系(Reich和Benbasat,2000),但很少谈及其他企业在IS方面取得的成功对企业IT-业务匹配的作用,也很少讨论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对IT-业务匹配的影响。现有研究在分析IT-业务匹配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Hussin等,2002;Kearns和 Lederer,2003),对IT-业务匹配的影响效果也未达成一致的认识(Palmer和 Markus,2000;Cragg等,2002)。另外,既有研究承认在不同的战略取向下和不同的行业中,IT-业务战略匹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深入分析原因。

针对IT-业务匹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笔者认为未来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相关研究。

第一,进一步完善IT-业务匹配的理论模型。有关IT-业务匹配的战略和战术构成维度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未来研究可以已有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战术匹配和战略匹配方面的理论研究。在战术匹配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析IT结构复杂性对IT-业务匹配的影响(Chan和Reich,2007),探索IT与业务流程、IT技能与业务职能匹配的内涵界定、理论阐释与测度方法,并用实证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IT-业务战略匹配的实施问题。缺少战术匹配会导致IT规划和IT实施之间出现缺口;由于IT在促进业务的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IT规划和IT实施之间的缺口会严重影响业务战略的成功实施(Tarafdar和Qrunfleh,2010)。鉴于此,探索IT-业务战略匹配和IT-业务战术匹配之间的作用关系,并综合考察IT-业务战略匹配和IT-业务战术匹配,以全面、系统地分析IT-业务匹配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第二,进一步拓展IT-业务匹配的研究视角。Venkatraman(1989)提出了多种匹配度计算方法,但没有明确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Chan和Reich(2007)认为应该补充和拓展现有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如从动态视角选取更多的测量指标并探索匹配的长期操作化定义和相应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常常会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业务战略,因此,有必要从动态能力视角剖析IT-业务匹配的动态演化问题,更深入地阐明IT-业务匹配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另外,还可以考察静态匹配和动态匹配的相互关系,对IT-业务匹配的实现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以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提高对IT-业务匹配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深入分析影响IT-业务匹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今后,有必要探索组织、制度等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例如,在关注CIO与CEO之间以及IT经理与业务经理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沟通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普通IT人员和业务人员在IT-业务匹配中的作用和贡献。鉴于制度因素对企业IS的影响日益凸现(Teo 等,2003;Liang等,2007),知识在企业制定和实施IT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环境动态变化不断加剧,今后有必要深入分析制度因素对IT-业务匹配的影响,认真考察知识管理和IT-业务匹配之间的关系(Kearns和Lederer,2003)以及IT-业务匹配对组织敏捷性的影响(Tallon和Pinsonneault,2011)。此外,还应该深入研究企业的不同战略取向、组织规模和所在行业与IT-业务匹配之间的关系。

第四,开展中国情境下的IT-业务匹配研究。现有IT-业务匹配研究主要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展开的。中国制度转型、新兴市场经济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情境的独特性,基于西方情境的研究结论不一定能够解释中国的IT-业务匹配现象。因此,我国学者应该通过扎实的情境化研究和以此为基础的理论抽象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IT-业务匹配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更具一般性的理论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贡献。具体而言,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对中国情境下的IT-业务匹配现象进行解释,以丰富、完善乃至修正基于西方情境提出的理论观点,在理论情境化方面做出自己的学术贡献。其次,基于中国特殊的IT-业务匹配问题提出理论观点,进而创立、发展和检验适合中国情境的IT-业务匹配理论。总之,通过分析中国企业IT-业务匹配的作用机理和实现机制,探索中国企业的IT-业务匹配的演变过程,比较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IT-业务匹配上的异同,我国学者就能从中国企业实践中总结出更多的IT-业务匹配规律,以丰富IT-业务匹配研究,为企业信息化实践提供更多的有益指导。

注释:

①本文将文献中出现的“IT-业务匹配”和“IS-业务匹配”统称为“IT-业务匹配”。

[1]Avison D,et al.Using and validating the 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4,13(3):223-246.

[2]Baets W R J.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IS strategy align-ment in banking[J].Information & Management,1996,30(4):155-177.

[3]Benbya H and McKelvey B.Using coevolutionary and complexity theories to improve IS alignment:A multilevel approach[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6,21(4):284-298.

[4]Bergeron F,et al.Ideal patterns of strategic alignment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41(8):1003-1020.

[5]Broadbent M and Weill P.Improving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strategy alignment:Learning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IBM Systems Journal,1993,32(1):162-179.

[6]Byrd T A,et al.The leveraging influence of strategic alignment on it invest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6,43(3):308-321.

[7]Chan Y E,et al.Business strategic orientation,information systems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strategic alignment[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7,8(2):125-150.

[8]Chang H L,et al.Business-IT fit in e-procurement systems:Evidence from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China[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8,18(4):381-404.

[9]Chen R S,et al.Alig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trategy with 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 Taiwanese semiconductor compan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5):366-378.

[10]Cragg P,et al.IT align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1(2):109-132.

[11]Henderson J C and Venkatraman N.Strategic alignment: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J].IBM Systems Journal,1993,32(1):4-16.

[12]Hirschheim R and Sabherwal R.Detours in the path toward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alignmen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1,44(1):87-108.

[13]Hong K K and Kim Y G.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ERP implementation:An organizational fit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2,40(1):25-40.

[14]Hussin H,et al.IT alignment in small firm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1(2):108-127.

[15]Kearns G S and Lederer A L.A resource-based view of strategic IT alignment:How knowledge sharing creates competitive advantage[J].Decision Sciences,2003,34(1):1-29.

[16]Leifer R.Matching 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with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J].MIS Quarterly,1988,12(1):63-73.

[17]Lim A,et al.Distinguishing citation quality for journal impact assess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9,52(8):111-116.

[18]Luftman J.Assessing business-IT alignment maturity[J].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0,4(1).

[19]McLaren T S,et al.A multilevel model for measuring fit between a firm's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capabilities[J].MIS Quarterly,2011,35(4):909-940.

[20]Preston D S and Karahanna E.Antecedents of IS strategic alignment:A nomo-logical network[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9,20(2):159-179.

[21]Reich B H and Benbasat I.Measuring the linkage betwee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bjectives[J].MIS Quarterly,1996,20(1):55-81.

[22]Reich B H and Benbasat I.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alignment betwee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bjectives[J].MIS Quarterly,2000,24(1):81-113.

[23]Rondinelli D,et al.The struggle for strategic alignment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anaging readjustment during global expansion[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1,19(4):404-416.

[24]Sabherwal R and Kirs P.The alignment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J].Decision Sciences,1994,25(2):301-330.

[25]Sabherwal R and Chan Y E.Alignment between business and IS strategies:A study of prospectors,analyzers,and defender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1,12(1):11-33.

[26]Sabherwal R,et al.The dynamics of alignment:Insights from a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J].Organization Science,2001,12(2):179-197.

[27]Tavakolian H.Link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ucture with 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strategy:A survey[J].MIS Quarterly,1989,13(3):309-317.

[28]Teo T S H and King W R.Assessing the impact of integrating business planning and IS planning[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1996,30(6):309-321.

[29]Teo T S H and Ang J S K.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the alignment of IS plans with business pl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9(2):173-186.

[30]Ullah A and Lai R.Modeling business goal for business/IT alignment using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11,51(3):21-28.

猜你喜欢

维度战略文献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战略
战略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