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不是让人拿来讨厌的

2013-07-23金敏华

全国新书目 2013年6期
关键词:紫禁城故宫文化

文/ 金敏华

圣诞前夕的香港中环街头,人流如织。离镛记餐馆不远的一处大厦二楼,赵广超的设计及文化研究(香港)工作室就设于此。

屋里中央挂着一张一人多高的“紫禁城情调大地图”,这是赵广超2009年的作品,据说是可以让普通人窥探这个隐秘复杂的宫殿全景。这张地图只是赵氏十余年来研究、出版的一系列关于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书籍、展览之“一斑”。

时间远远超出了原定的一个小时,赵广超坚持用普通话慢慢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的声音不大,近乎喃喃自语:

“……我就按我的方法,我也不贪心,就是给我一块石头,我也会捧在手里看半天。我会想,这块石头是怎么跑出来的?它跟花石纲有什么关系?它的记忆会是怎样?它还记得太湖的水吗?风吹过来,它会不会有花螺的声音呢?有没有湖水拍岸的声音……你可以从有限的东西看到无穷的内容,从一个人看到一种文化。如果你愿意,每件事情都会打开一个宇宙空间,我觉得很有趣。我不会去要求接触什么一级国宝,我就花些时间去寻找那些有趣的、小的可能发现,这已经很享受了。”

赞美也有自己的腔调

听这席话时,记者眼前浮现出这个香港新界“农村情调比较重”的地方长大的孩子五岁时的一件往事。

他家附近有一条河,每年会发洪水。那一年,赵广超看见水上漂浮着一个老人,他感到很悲伤,就拿一块石头在地上画,“画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嘴巴,把河水吸干,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那时我以为这样做会有用”。

赵广超自述“小时候很孤僻,整天发呆”,“有一年夏天,我父亲去世了,我懵懵懂懂地知道对自己要有要求,可是那时候年纪小,不懂,每件事情都喜欢寻找另外的价值,我曾经尝试过背诵历史书,仅仅因为好奇,记忆力会不会溢出来……”他读书成绩很好,但是喜欢逃学,常常自己跑到图书馆看书。“可能因为虚荣吧,中学一二年级就看哲学、心理学的书,找叔本华的书来看,奇怪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意思却不懂呢?也看西方文学、古典小说、五四新文学,一边看一边来了灵感,尝试变成符号画下来。还在旁边写笔记,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依稀觉得自己喜欢艺术。”

终于有一天,赵广超决定筹钱,到法国去。以为有现成的艺术拿回来,本来想找一个规律,找不到。后来就去埃及,看古老、伟大的文化应该是怎么样的;也到希腊、近东、中东、土耳其、爱琴海……看每个地方生长出来的性格和文化。“跑了那么多路,回到原点,开始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跑到山东孔庙、紫禁城去看,用了五六年时间学习。这些地方感动你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跟在西方的教堂不同……”

赵广超写了30万字,“本来想告诉学生,后来觉得这个太深了,先不要说,就把它扔掉了。”他说自己“受惠最大的是放弃,应放弃的就放弃,不然可能会成障碍。”他在画画的年代,曾经烧过画,“感到前路更加明亮”,赵广超书中的幽默出来了,“背着500张画是多么沉重,烧了就比较轻松,我不打算当一个艺术家。人家问我是做什么的,我也说不出来。建筑师、作家,或者是文化工作者?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吧。”他踌躇着说。

他说他一贯不相信老师的,“一直不喜欢让人家教”,“即便是巴黎铁塔、蒙娜丽莎,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赞美也有我们的腔调。这个就是民主的价值观,喜欢不喜欢是很自我的事情,不用学。”

把生命押上去也应该

2 005年,赵广超的《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繁体字版问世,立即被台北《诚品好读》评为年度最佳编辑视觉书籍;三年后出版简体字版和英文版;2009年获业内备受尊崇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以及亚洲最具影响力文化特别奖。被认为“以全新方法解读文化,把紫禁城的历史、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以中国角度重新演绎,令学者、市民和年轻读者更明白紫禁城的一草一物……”

2010年,跨媒介教育项目“我的家在紫禁城”在香港太古坊ArtisTree亮相,从令人亲近的微观角度讲述紫禁城的大历史、艺术文化和人文故事。其展览和出版项目分获2011亚洲最具影响力传讯设计组别金、银奖。

说到这些“最具影响力”奖项,赵广超哭笑不得。不过,他很高兴地提及,“‘我的家在紫禁城’,破了那个地方的记录,反映很好。”那这项目有可能在国内巡展吗?“超哥”想了想:“其实‘我的家在紫禁城’这个展览首先要回到故宫,回到它的怀抱里。可是很慢,事情很慢很慢,台北也有意去做;另一个有关故宫的项目也开始了,现在年龄大了,有些着急,这么多事情要干。”他似有百般无奈,“就算故宫每天有13万游客,如果每一个中国人要去一次故宫,恐怕也得十多年才能轮到一次……这些遗产是他们代管的啵,应该好好把它送到每个人的手上、心里。”

“送”有讲究。“但开风气不为师。要用活泼、有生机的方法去看待历史。历史不是叫人讨厌的,而是让人珍惜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首先要珍惜。”赵广超拿出还没正式出版的《香港建造:荷里活道》,“这是特区政府委托的项目,表现中区警署前生今世,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法让大家喜欢自己的地方。如果没有感情,什么也白谈。”他顿一顿,说:“是(香港)这个地方把我养大,中国文化把我养大。”

赵广超最近因为与央视合作《故宫100》,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呆在北京。“这是央视第二套关于故宫的记录片。第一套记录片在那个时代,已经达标了。这一套记录片是把故宫‘拆开’,变成100个小小的难忘故事,挑战很大。”他特别提到要感谢《故宫100》的总导演徐欢,“感谢她给予我们学习和尝试的机会”。虽然《故宫100》不过五分钟一集,但是对赵广超来说,“跟一个大片差不多。每一集有几十秒动画,不用语言和文字,让外国人看得懂的动画。这个‘灾难’就开始了,工作量很大,但是有机会就一定要尝试,这个节目受众面很大,比起以前上课的学生来要大很多,纵然把生命押上去也应该。”

等待更好的形式

赵广超之前是没有拍摄经验的,不过他认为,很多事情“不在乎你做过没,只在乎你想不想做。失败四次才有第五次的成功,前面那个不叫失败,而是成功的一部分。”

他用苹果电脑、photoshop寻找中国价值,“西方人的逻辑方法、生产线无碍自己的发挥。技术不应成为创作的限制,感动人可以是一支铅笔,也可以是一个亿的钱。从一支铅笔到一个亿之间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就是平常人说的幸福吧。”

他要做的事太多,比如替香港艺术馆筹划专为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而举办的乾隆花园展览;在2013年初,用“新的、现代一点的方法,比如跟Facebook结合”,展出《清明上河图》;他的“国家艺术”系列要继续,这次的焦点会放在作为中文视觉载体的印刷术上,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印刷是“全世界图文结合的最好的”;而园林则闪耀着“奇妙的环保观念”。

还有《故宫100》之后,“第二步要做《故宫100》儿童版,是那种充满欢笑的,甚至是爆笑,只要开心,就会对自己的东西有一个好的印象,以后的事情不用我们管。”他还要把生命中的“贵人”何鸿毅老先生的心愿推到世界,“共同思考‘我的家在紫禁城’的不同版本,比如出一套‘紫禁城在我的家’游戏。现在的小孩每天要花两个小时上网,如果他们抽出十分钟,在网页上分享这个轻松、逗趣、快乐的游戏……”当然,还有“大内造”的设想,运用其独特的设计理论与分析,将之扩大到生活应用的范畴和实用产品。

赵广超慨叹:“文化遗产里面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我愿意从头再来。有时候人家笑我,到底是在南方沿海的小村落里长大的。有机会让我来到一个伟大的工程面前,就是走运吧。”他自认“传统、保守,倾向佛教,向往汉唐活泼自由的生命”,而这个时代“另外的幸福之处,就是可以在古今、在中西方的文化艺术中间交叉穿梭。”

他对记者说,自己不知道最后应该做什么,“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接受每一个比我现在能做的方式更好的方式,不在乎是写东西、画东西、设计还是别的什么。我在等待更好的形式,我写东西很慢,不是一个作家的材料。在我的能力之中,写是排最后的,有点无可奈何,可是你要用它好歹也要尊重它求它,把你的心放进去。”

猜你喜欢

紫禁城故宫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紫禁城之旅
紫禁城在1918
紫禁城600年
雪中故宫
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
谁远谁近?
故宫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