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任重道远
2013-07-22孙颖琳
孙颖琳
【摘 要】2012年,中国本土作家莫言先生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能够获此殊荣,离不开翻译的力量。众所周知,翻译对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本文在客观认识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前提下,对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从译者、出版社和读者三方面分别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以期中国文学翻译进一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学翻译 译者 出版社 读者
2012年,对于中国文学界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丰收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作家莫言终于打破了本土作家始终无缘诺贝尔奖的魔咒,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庆贺之余,我们还应该思考中国本土作家首次获此殊荣的原因。除了肯定莫言自身高超的写作手法及其作品中鲜明的本土化特点以外,我们要看到翻译的重要作用。据统计,莫言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他的20部长篇小说中,有18部被翻译成外文,其代表作《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及《生死疲劳》都有了瑞典文版本,这些翻译作品在帮助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对于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译介的作用。
一 中国文学翻译的现状
当代著名作家周国平曾经说过:“有了朱生豪的译本,莎士比亚才在中国诞生;有了傅雷的译本,罗曼·罗兰才在中国诞生;有了叶君健的译本,安徒生才在中国诞生;有了汝龙的译本,契科夫才在中国诞生……”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在文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莫言获得诺奖也直观地验证了翻译在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葛浩文和陈安娜这两位译者,莫言的作品才能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对现代文学来说,翻译文学既是“媒婆”(郭沫若语),又是“奶娘”(郑振铎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些都为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近年来,特别是由于目前处于国内第四次翻译高潮,中国文学翻译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国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翻译对于中国文学传播的作用。以法语为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法译本包括复译本在内约145部,其中有短篇小说集、诗歌选集、散文集等,但占绝大多数的是长篇小说,得到译介的作家包括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茅盾、丁玲、张爱玲、林语堂等人。
然而,单凭莫言的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萧条现状。据统计,目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只占中国作家协会总数的1.3%。这与中国每年出版的引进版外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规模形成了强烈反差。以美国为例,美国文学市场中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只有约3%左右,在这之中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了,截止1990年,在所有各国的外文作品中,翻译作品在美国文学市场所占的比重都相当低,比重最大的意大利作品也只有25%,其中小说和诗歌的比例就更小了。上述几点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翻译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籍评委马悦然在很早之前就指出,缺乏好的外文译本是中国文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视野的很大障碍。莫言的作品也好,其他中国作家的作品也好,我们知道,翻译他们作品的主要是具有双语背景的海外汉学家。然而,目前具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能力的够水准的汉学家仅仅不到20人。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国家在引进中国文学作品时都是先将汉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再翻译成本国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作品的质量。再从国内译者来看,据统计,我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有六万人,不同程度涉及翻译工作的有数十万人,但能够基本胜任中译外的人数却连一成都不到。
曾翻译过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哥伦比亚现代中文文学与电影博士白睿文曾这样说过:在国外,影视明星如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都十分有名,然而,大家对于诸如丁玲、余华、王安忆、莫言等作家却都不甚了解,而恰恰是这些作家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信息,因此必须要加以推介。
二 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反思及建议
1.关于译者
作为最直接参与译本翻译过程的因素,译者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译作的质量。从译者的角度来说,译者首先要在选材方面多下工夫。谢天振曾经说过,“正如五四时期,喜好浪漫主义反叛精神的创造社成员根据人员趣味从事译介,他们的选材标准是‘为艺术而艺术,而与创造社主张不同的文学研究会则提出‘为人生的观点,但无论选材目标是为艺术还是为人生,他们所译介的作品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中国文学观念和思想,并为新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各种范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译者的选材标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除了少数仍坚持文学或坚持艺术的翻译大师,以及一些翻译态度严肃的翻译者,绝大多数译者将经济利益作为考量选材的首要标准,抛开待译作品的文学价值于不顾,只要出版社提供一笔可观的报酬,他们就愿意去翻译,这就造成了译本质量的良莠不齐。译界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部分译者静不下心来翻译文学作品,而是通过“走穴”讲学,捞取个人利益,将文学译坛变成了艺坛、秀坛。
译界存在的另一个怪现状就是不少译者倾向于重译古典小说,但是他们的译作从根本上来说全无创新点,翻译古典小说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其问世时间相对较长,译本较多,在
* 本文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编号:2010HGXJ0934;2010HGXJ0156)的资助,系2012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编号:皖-032-A)和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SK2012B378)的研究成果
翻译过程中可以参考别的译本。而一些稍显冷僻,对译者挑战较大的作品则无人问津,如曾获“老舍文学奖”的小说《受活》,虽然签署了对外版权输出合同,却因找不到合适译者而至今无人翻译。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译者职业地位的下降也是造成文学翻译现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针对以上几点,笔者的建议是:译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翻译素养的同时,在选材时应将作品的文学价值放在第一位,着重考虑译作能否为文学界注入新的活力。郑振铎说过:“(译者对于原作)现在的介绍,最好是能有两层的作用:一能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二能引导中国人到现代的人生问题,与现代的思想接触。”译者应本着应有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严谨选材,选择一些能够对社会产生健康、积极影响的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翻译,应根据自身能力及条件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翻译,尽自己所能推动文学翻译界的发展。全社会应形成尊重译者,尊重翻译活动的风气,不断提高译者的待遇,为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至于译者的翻译模式,由于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文学外译具有特殊的难度,译者必须对目标语以及源语言有充分的了解。笔者认为,在译界大放异彩的中外合璧模式十分值得推崇,如成功翻译《红楼梦》的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以及曾经成功合作翻译过诸如阿来的《尘埃落定》等多部小说的葛浩文和林丽君夫妇,都成就了译坛的一段佳话。
2.关于出版社
译作的质量是由译者决定的,译作最后能否流向市场,以哪种形式流向市场则是由出版社决定的。如果说译者在参与译本翻译过程中是最直接的因素,那么出版社则是最重要的因素。正如翻译研究学派学者安德烈·勒弗菲尔所说:“译者若想使自己的翻译得以出版,他的自由度是很小的,很大程度要受赞助人的制约。赞助人可以是个别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如宗教团体、政党、皇室、出版商,以及报纸、杂志和电视公司。”由此可以推想出版社在翻译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充当了赞助人的角色。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出版社的繁荣提供了外在条件,出版社的发展蒸蒸日上,然而译文的质量却与出版社的发展背道而驰。市场条件下的出版社将商业化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出版一部译作时主要考虑的是其为出版社带来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影响力,对译作的质量把关不严,因而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抱怨译作精品越来越少,出版社的这种做法对于译者的选材也是一个错误的导向,不少译者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接收了一些并无太大翻译价值的待译作品。无论规模大小,文学翻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本来就是一项极其严肃且花费大量精力的工作,需要译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及脑力,出版社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给予译者的报酬与译者的付出不成正比,这对于译者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并且出版社给予译者的时间一般都较短,译者可能在根本没有时间好好研读原作的条件下就进行翻译,这种条件下译作一般很难准确反映原作的精神面貌,不利于译作在目标语国家的传播。
针对以上几点,笔者的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自身在选择出版译作时应找准自己服务文学、服务大众的定位,摈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将译作本身而不是译作带来的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对译作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版质量有保障的译作。应始终坚持以人民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引进能够为文学翻译界带来活力,有助于文学翻译发展的作品进行翻译。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应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协助出版社工作,在资金、政策方面对出版社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3.关于读者
一部文学译作从译者完稿到出版社出版,再到发行市场、流向读者,读者是译作的最终归宿。译作质量的好坏最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读者来进行反馈的。除此之外,译作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将直接影响出版社及译者的选材,以及翻译积极性,而这个受欢迎程度基本上也是由读者来决定的,由此,读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今社会职场竞争压力过大,在译作读者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知识分子往往忙于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充电,选择读物时一般都会选择那些专业性很强的读物,再加上由于现在网络资源十分丰富,许多读者都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汲取知识,文学译作的受众群越来越小。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读者能够选择的译作往往十分有限,而他们的选择往往成为出版社和译者选材时的导向,如果不加斟酌而选择了质量低劣的译本,对于读者自身来说没有吸取到原作的精髓,对于出版社和译者来说也形成了错误的导向,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使市场上流通的低劣译本越来越多。
针对以上几点,笔者的建议是:相关部门、媒体、杂志报纸应当在读者中大力宣扬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在全社会掀起一股读书热潮,为文学翻译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关于读者自身,在阅读译本的过程中应当慎重选择,尽量选择那些质量精良的译本,吸收原作的精髓,对出版社和译者形成正确的导向,以期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具备一定能力的读者还应认真研读译作,将关于译作的合理评价反馈给出版社和译者,以帮助他们改善工作。
三 总结
锦衣夜行,是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目前处境的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中国文学虽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是目前国内缺少将中国文学传播到世界各国的能力,翻译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软肋。文学翻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来就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其健康发展更是牵扯到包括译者、出版社、市场,以及读者等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在分析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总的来说,中国文学翻译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N].中华读书报,2003.3.26
[2]高方、许钧.中国文学如何真正走出去?[N].文汇报,2011.1.14
[3]黄友义.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的翻译——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J].中国翻译,2010(6)
[4]谢天振、查建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郑振铎.俄国文学史中的翻译家[J].改造,1921(11)
[6]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6)
[7]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