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013-07-22郭丽旋厦门合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商场现代化 2013年31期
关键词:营业税劳务专业化

■郭丽旋 厦门合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自2012年1月1日开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试行,随后在北京等地逐步展开,营改增自施行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结构性减税这一政策不仅是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其对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指导了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向。

一、营改增的必要性

199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草案)》规定了我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即对所有的货物和修理修配劳务进行征税,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征收营业税,进而确立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两大税种并行的局面。2009年实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允许对机器设备进行进项税额抵扣,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加速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服务型增值税的转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两税并行的征税体制,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承受了过多的税负,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行业的均衡发展,降低企业的成本是税制改革的重要驱动因素。其必要性主要体现为:

1.两税并行,增加了服务业的税负,导致税负不公平

营业税针对企业的全部营业额征税,货物的生产和劳务提供都需要消耗货物和其他劳务,进而导致重复征税;另外由于营业税不能抵扣购买的劳务或者发生的成本,因此,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会尽量减少从外部购买服务或货物而选择内部消化的方式进行,这样不利于企业专业化细分和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2.两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增值税只对增值额进行征税,通过进项税额的抵扣避免重复征税,同时可以避免政府区别对待的影响,保持税收中性,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增值税的税基过窄,只针对规定的货物或服务进行征税,对于一些属于营业税范围但是却与增值税有密切联系的行业不能发挥中性的效应,进而破坏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3.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限制了出口

出口零税率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但是由于在我国营业税征税范围的行业无法享受出口退税优惠,导致出口价格为含营业税的价格,与其他不含税价格相比,我国出口的服务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两税并行造成了实践上的困境

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企业内部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每个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或者产品呈现多样化形式,这也就加剧了税收征管的难题。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销售能力,捆绑销售越来越多,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划分商品和服务的类型会越来越困难,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进而导致征税的困难;除此之外,国税和地税不同的征管体制也引起了两税征收的矛盾。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营业税本身的缺陷和两税并行的不合理性加速了我国营改增的进程。另外从国际实践来看,营业税在很多国家都已经退出了税收舞台,为了缩小和国际进程的差距,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营改增改变了企业纳税的体制,对于企业的各种决策和长期的发展规划都会产生影响,另外由于营改增对不同的服务业有不同的税率规定,因此企业所处的行业和规模都会影响到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效果,因此本文结合相关的规定和一些实际情况,归纳如下:

1.影响企业的战略制定

全球战略是当代企业面临国际化背景应有的策略和理念,但是,在营改增之前,我国服务业的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国际上“零税出口”的做法消弱了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地位;但是,实行营改增之后,我国服务业就会享受到出口退税的政策,出口价格就会和国际接轨,进而定价方面的弱势得到改善,为大型服务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因此这对于企业将来的战略制定和选择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经营模式的转变,竞争能力的增强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企业就会面临日益复杂的问题,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以及企业整合问题就会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企业选择全面发展还是专业化发展是由战略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决定的,全面发展可以分散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但是却会分散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往往会造成核心能力的缺少;而如果选择专业化,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企业擅长的业务上,便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果从税收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外购劳务的成本中所负担的税收大于专业分工增加的收益,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内部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不实行外包;但是在实行营改增之后,企业可以实现外购劳务的进项税额抵扣,这会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减少资金流出,进而促进我国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对于提供劳务的一方而言,专业化服务外包增加了企业的业务量,有利于提供劳务一方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提升竞争力,以便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的专业化整合将不断增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3.影响投资决策,促进企业机器设备的更新,提升生产率

营改增改变了服务业的投资方向,在实行该政策之前,服务业的建筑物和设备投资都不能从企业的收入中扣除,因此,企业对于该方面的投资就可能会出现不足的状况,但是,实行营改增之后,购入机器设备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可能会促进企业加快旧设备的更新速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但是,服务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人工成本却不能进行抵扣,这对于有些行业可能会造成税负过大的问题,例如,交通运输业的税率由3%提高到11%,过高的人工成本可能会造成企业通过裁员的方式降低成本,这可能会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而有些行业可能通过提高自身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对人工的依赖,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另外除了在投资方向上的转变,还可能影响投资的时间,在将要实行营改增的区域,企业应该把握好时间选择合理的购买所需物资的时机,将企业将要购买的物资推迟到营改增之后,从而得到抵扣的税收优惠,减少费用支出,保证企业现金拥有充足的现金流。

4.转变部分行业的经营方式

我国服务业呈现的特点是规模较小、数量众多,内部产权和治理问题较突出,很多服务业都是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行的,企业只收取管理费,而不参加具体的经营,主要由个人管理,这就会导致企业增值税抵扣控制方面的不足。例如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主要实行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租的经营方式,各种燃油费、人工费、保险费等都是由个人承担,企业只收取管理费,这种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于增值税的抵扣控制不足,因此,对有些行业必须加快转变经营方式,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问题,确保抵扣凭证的顺利取得,实现增值税应有的作用。

5.改变经营区域的选择

很多企业采取集团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业务是跨省份和区域的,在营改增未在全国推行前,对于相同的业务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税收核算效果,进而影响经营利润,因此,企业在进行扩张时,应该审慎选择经营区域,合理调配业务在不同地区的分配,利用可抵扣进项税的政策,从而达到减税或避税的目的。这是企业利用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降低成本的有力方法。

由此可以看到,营改增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鉴于目前营改增试点还未在全国推行,很多潜在的影响还未显现出来,企业更应该分析营改增对自身的影响程度,从而调整自身的战略方向,合理的调配资金和人员,以便应对营改增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紧跟税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建议

营改增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除了企业从自身调整战略和经营管理之外,国家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营改增改变了现在双税并行的体制,因此,国家应该加快征税系统的调整和转变,明确征税范围和企业缴税的流程;另外要做好不同地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好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税收的征管;此外还要做好扣税凭证的发放和管理,进而确保营改增顺利进行。

四、结论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会逐步的扩大到全部的商品和服务,这对于受到营业税重复征税诟病的企业来说,是改变经营管理,主动推进专业化发展和提升自身服务质量的重要契机,因此,企业应该全面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充分利用营改增的优势,降低不利影响,推进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1]潘蕴晶,刘溪.浅谈“营改增”.会计师,2012年第 8期

[2]李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为企业带来了什么?上海国资,2012年第3期

[3]贾康.为何我国营业税要改征增值税.经济,2012年第1期

[4]刘军阳.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交通财会,2012年第9期

[5]韩春梅,卫建明.论“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营业税劳务专业化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收入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