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暖宫丸配合舒腹痛经贴治疗痛经63例
2013-07-20孔淑珍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西安710068
孔淑珍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西安710068)
笔者在临床运用艾附暖宫丸口服配合舒腹痛经贴外用治疗原发性痛经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至2012年西安体育学院教学实验医院妇科门诊126例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在12~22岁,均为未婚,按诊病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两组病程长短比较无显著差异。经妇科及B 超检查两组均无异常,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的诊断标准[1]。①在青春期多见;②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痛经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h,持续2~3d 后缓解;③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④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⑤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痛经前4~5d 开始口服艾附暖宫丸(主要成分艾叶炭、醋香附、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炙黄芪、川断。河北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号I13020707),每次1丸,每天3次,连服至经尽痛止;同时外用舒腹痛经贴(以通拔毒膏为基础,武汉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鄂汉药监械(准)字2005第1260053号)。1贴贴敷神阙穴,2d更换1次,连用6d。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贴敷时排除皮肤过敏者,贴用期间禁浸水,保持局部干燥。
对照组在痛经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早晚各1次,服止月经完。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3个周期。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临床治愈:痛经症状消失,连续3个月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痛经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无效:痛经症状未见改善。
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虽不明显,但治疗组近期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讨 论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很多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或者是经期有下腹部疼痛,疼痛常呈痉挛性,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而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此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3],这种现象就叫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原发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不良生活习惯、精神紧张、遗传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引起痛经的因素较复杂,而且相互交错重复出现,是由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滞于胞宫而作痛;血瘀而气阻,血不循经,阻滞于胞中形成淤血,阻碍气机流畅;寒湿凝滞,经期淋雨感寒或过食生冷,寒湿客于胞中,凝聚而不行;肝郁血热,肝郁日久化热,气血郁结,聚于胞中;湿热下注,湿热搏结,阻碍气血不畅;气血亏虚,胞脉空虚,经血瘀滞;脾胃虚寒,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来寒气客于脾胃。其病理实质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
本实验对象均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春期女性,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欠盛,嗜食生冷,涉水着凉或情绪不畅,致寒湿客于任冲,胞中与经血搏结,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症见少腹冷痛,经量不多,疼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手足冰凉,呕恶,带下量增多、舌质紫暗、脉细或沉紧。中医治疗宜温经散寒除湿,活血化瘀、调经理气、养血、止痛为主[4,5]。艾附暖宫丸组方中艾叶炭、醋香附、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炙黄芪、川断疏肝理气,补肾调肝,益气行经止痛。外用舒腹痛经贴,贴敷神阙穴可起到温经散寒,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舒腹痛经贴是在以通拔毒膏为基础以远红外线未能量导入源,将30多种中药进行纳米化处理作为治疗剂制成贴剂,贴敷神阙穴以达调经止痛之效。故资料观察表明于月经前4~5d开始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舒腹痛经贴可使气顺,血和,冲任疏通,经血畅行,通则不痛共奏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理气、养血、止痛之效。
[1] 乐 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2] 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236-237.
[3] 郭 虹.女大学生妇科疾病23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4):451.
[4] 苏应宽,徐增祥,江 森,等,新编实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73.
[5] 金 焱.附子理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J].陕西中医,2010,31(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