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践与探索
2013-07-20李大峰
◆李大峰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中第一小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那么,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应加强和改进实验的教学方法就势在必行。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优势,使科学课变为动手、动脑课;变为实践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检验真理”的深刻含义。科学课堂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实验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一、改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
?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但许多老师认为,实验过程并不重要,与其花许多的时间“做实验”,还不如“讲实验”“背实验”这样或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结果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学生往往过了一些时间就会忘记,最后头脑里稀里糊涂,哪有什么能力培养。新教材的编写,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意识。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去提出新的问题,去交流讨论。
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小铁块等),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们探究得兴致勃勃。
二、改变实验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些实验经验以后,我适当地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即学生做、学生看,将会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如《摩擦力》这一课,我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实验能力。
三、注意实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实验精神
学生进行科实验,必然要借助一定的实验材料,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课本、图书、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实验仪器、电教媒体等)。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都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好材料。如教学《温度计的秘密》一课时,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小药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实验。
四、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设想和规划
设想和规划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对实验仪器、装置、步骤等所进行的设想和规划。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跟学习融合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创新品质和思维。
如在教学“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这一节时,传统的实验方法是教师先提出观察的目的,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让他们知道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我先设计一个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提出假设,再由学生通过实验,最后由学生自己获得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可以自主地观察提问,交流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给学生自由实验的环境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体验,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在教学“蜗牛”“蚯蚓”时,我指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准备了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火柴、放大镜、蚯蚓、碟子、树叶、记录纸等。学生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了解了蜗牛不吃有蜡质的树叶,会游泳,怕烟火,运动时腹足如波浪般前进;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伸缩前进。
总之,在实验中,做到“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真正使实验成为创新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氛围中“手”“脑”有机结合,克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新世纪所需的人才。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走进新课堂——科学分册.
[3]教师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