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的区域市场整合机制
——中国式分权框架下的地区专业化研究

2013-07-18王凤荣董法民

关键词:分权专业化竞争

王凤荣 董法民



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的区域市场整合机制
——中国式分权框架下的地区专业化研究

王凤荣 董法民

政府竞争; 中国式分权; 地方保护; 地区专业化

一、 引言

市场化是我国30多年来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取向,也是缔造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性制度安排之一①Naughton, Barry, “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Working Paper, 2000, (58);Poncet, Sandra:《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1期;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市场化改革的题中之意在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逐渐增强,而政府行为(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弱化。因此,市场化与政府行为在理论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改革实践中更是如影随形。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财政包干和分税制改革打破了此前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使地方政府逐渐拥有了对财政收入的剩余控制权。与财政分权相对应的是政治集权,这种基于政绩考核的制度性安排向地方政府提供了市场化的激励。正是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结合所形成的中国式分权制度②中国式分权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钱颖一等(Qian and Roland,1998)较早提出“中国式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Chinese style)”概念,主要是指中国分散化的财政体制,是一种狭义界定。Blanchar和Sheleifer(2001) 将中国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结合在一起,强调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财政体制的不同激励,可视为是中国式分权的广义概念。本文从广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内生决定了地方政府之间必然会展开竞争。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公共服务等手段吸引要素的流入,另一方面通过地方保护等手段限制要素的流出③周业安、宋紫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许多文献都关注到了地方保护主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综述财政分权对市场化进程影响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是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构造了地区专业化指标、政府行为指标以及其他影响到地区专业化的变量,第五部分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对本文的理论分析进行了经验验证,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 相关文献综述

此外,一些文献还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动机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动机都可以统一于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框架之下。然而,地方保护主义并非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全部,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约束的情况下,市场整合的正外部溢出效应可能会促使发达地区官员主动推进市场整合进程*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在胡向婷和张璐的实证研究中,政府直接对产业进行投资有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异化,不过他们将政府直接投资仍视为政府保护效应的一种,且没有进行深入讨论。

综上文献梳理可见,政府行为在市场化演进中的作用是理论界诉讼不休的焦点问题。多数文献着重于分权所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市场的分割,没有关注分权通过政府行为对地区专业化的推动。白重恩等、马光荣等深入研究了分权以后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趋势,并从经济发展或对外开放角度加以诠释。总的来看,既有研究尚没有从根本上厘清政府竞争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机理,不同解释缺乏内在一致的理论分析。本文的贡献在于,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经济市场化演进的逻辑框架:基于中国式分权驱动的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间的市场整合具有双刃效应。在此基础上,以地区专业化为切入点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到了有说服力的结论。

三、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与竞争行为

在政治激励方面,自1978 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在官员考核中加入了经济绩效的因素。在这一激励下,地方政府在考核与升迁的压力下以本地经济GDP 增长为主要目标。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围绕官职晋升展开了促进GDP 增长的标尺竞争*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在民主制度下,处于信息弱势的选民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绩效来对本地区的政府行为作出评价,地方政府的竞争压力来自于选民,因而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标尺竞争。而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不是对下负责,而是对上负责,选民对地方官员的任免没有决定权,而是由中央政府采取相对绩效考核的方法对地方官员进行评价,因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

(二)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专业化

由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驱动的地方政府竞争,通常主要围绕聚集资源展开。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吸引要素流入。地方政府吸引流动要素的手段以税收竞争为主,税收竞争的一种方式便是进行扶持性投资。胡向婷和张璐*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的研究发现,在分税制改革以后,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在整体上是理性的,各地方政府往往从本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引导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这促进了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现实中,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还往往展开招商引资竞争,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游说投资方进行投资。在游说过程中,地方政府势必会展示本地区的特色及优势,引资对象也往往是能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这样才有利于本地在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胜出。因此,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间吸引流动要素的竞争能够促进地区专业化。

地方政府竞争的另一种方式是防止本地要素流出。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对要素和产品进行管制的行为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周业安、宋紫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不可否认的是,分权化改革之后,中国的地方政府之间确实存在着保护主义行为。地方保护主义最常见的形式是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这削弱了专业化本应具有的优势,因而会对专业化的形成起到阻碍作用*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在产权上设置壁垒来实行地方保护。在产权上通过国有资本对经济实行控制,可以直接实现国家行政垄断,这会更甚于一般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且,政府借助产权上的垄断或控制权在交易过程中限制进入,也会阻碍有效统一市场的形成*平新乔:《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3年12月。。

一般认为,中国分权式改革产生了很多制度租金,作为理性人的地方政府既有可能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又有可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以获得制度租金,这主要取决于哪一类活动能够带来更大收益*蔡畴、王德文、王美艳:《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趋势》,《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周业安和赵晓男*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将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进取型地方政府,这类政府主要通过公共物品供给和地方软环境建设来吸引资源的流入;第二类为保护型地方政府,这类政府也会进行一定的软环境建设,但由于软环境建设不够,不足以吸引资源,他们常采用地方保护措施;第三类为掠夺型政府,这类政府会对当地居民和企业进行剩余掠夺,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失去根基。第一类政府往往会积极提高当地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来吸引要素流入,并力求和周边地区形成竞争性合作状态,而另外两类政府则更有可能进行地方保护。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地方政府间吸引流动要素的竞争能够促进地区专业化。

假说2:地方保护主义会阻碍到地区专业化的进程。

假说3: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的背景下,各地区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专业化水平产生不同的效果。

假说4: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分割市场的收益越来越小,地区专业化会逐渐得到提高。

四、变量及数据

(一)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度量

地区专业化反映的是各地区在特定产业份额上的差异程度。对于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度量,可以借鉴的指标有地区Hoover系数、βi系数以及Krugman专业化指数。鉴于Hoover系数的局限性以及βi系数构建时数据的难获得性*地区Hoover系数的一个局限在于没有考虑各区域内的企业集中度,如果某个地区内只有很少的企业且规模分布不均,那么其Hoover系数自然会很高;而当某地区内企业数量很多时,其Hoover系数就会变得很低。βi系数是路江涌和陶志刚(2005)在参考了Ellision和Glaeser于1997年提出的行业地理集中度γj系数的基础上构建的,它充分考虑了区域内企业集中度的影响,是一个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的较好指标,不过企业层面的数据较难获得。,本文选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来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黄玖立和李坤望*黄玖立、李坤望:《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5卷第3期。、冼国明和文东伟*冼国明、文东伟:《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以及翁媛媛、高汝熹和饶文军*翁媛媛、高汝熹、饶文军:《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在研究中都使用了该指标。

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2),当i地区的产业结构与所有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同时,Krugman专业化指数取值为0,地区专业化程度越高,Krugman专业化指数的取值越大。

图1 19992010年全国各省平均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

(二)地方政府吸引流动要素行为的刻画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运用的竞争手段有很多,比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投入等。不过,在政绩考核的压力之下,地方官员更侧重于对能够在短期内提升经济绩效的资本展开争夺*周业安、宋紫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而相对于国内资本来说,地方政府更青睐于外商直接投资,这是因为,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绕过国内僵化的金融体制,为地区注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是“资本、专利和相关技术的结合体”,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多方面的溢出效应*王文剑、仉建涛、覃成林:《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FDI的增长效应》,《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傅勇和张晏*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也指出,运用财政竞争手段吸引FDI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竞争行为。在竞争过程中,为吸引FDI落户本地,地方政府往往争相为外资企业提供各种税收优惠,这会降低外资企业的实际税率。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外资企业相对实际税率的指标,来衡量地方政府吸引要素流入的竞争行为。相对实际税率是指和考察地区存在竞争关系的地区中外资企业的实际税率与考察地区外资企业实际税率的比值,这一指标越大,反映的地区政府为吸引要素流入而付出的努力越多,因此预测该指标与地区专业化水平成正比。

一般认为,地方政府与地理位置邻近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张宇、黄静:《引资竞争下的外资流入与政府收益》,《经济学家》2010年第3期。,因此本文在构建其他地区实际税率指标时,采用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权和地理空间距离加权两种方式。具体来说,用地理空间距离加权的做法是:以考察地区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区省会城市的公路距离为原始权重,对其取倒数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用标准化之后的权重对其他地区的实际税率值进行加权平均。而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权的做法是:以考察地区与其他地区人均GDP差值的平方作为原始权重,对其取倒数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权重的矩阵,用该矩阵对其他地区实际税率值进行加权平均。

(三)地方保护主义的度量

黄玖立和李坤望*黄玖立、李坤望:《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5卷第3期。则认为,Poncet和陈敏等人的研究都表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比重越大,地方政府越是有激励通过分割市场来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因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就可以用来作为刻画地方保护动机和实际保护程度强弱的代理变量。本文用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国有企业就业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弱,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作为替代变量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四)其他变量与度量

本文还控制了其他能够影响到地区专业化的变量,包括交通运输条件、地区市场容量、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对外开放本身会通过市场力量对地区专业化水平产生直接的作用。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时,各地区经济相对封闭,地方政府会倾向于采取地方分割的政策,而随着开放水平的提高,市场分割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小,地方政府则会减少其对市场的保护,而倾向于获取专业化的利益*Poncet, Sandra:《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1期;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卷第1期;马光荣、杨恩艳、周敏倩:《财政分权、地方保护与中国的地区专业化》,《南方经济》2010年第1期。。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获得了各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及GDP的数据,并用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

五、计量模型与结果分析

(一)基本模型与结果

考虑到地区专业化可能是一个缓慢调整的过程,它除了受到第四节所分析的各种因素影响外,还可能与前期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有关,因此本文在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加入了地区专业化的滞后值。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Speci,t=αSpeci,t-1+β1TRi,t+β2GCi,t+β3EPi,t+γ1Trani,t+γ2DMPi,t+γ3Openi,t+γ4PGDPi,t+γ5PGDPsi,t+εi,t

其中,Speci,t表示i地区t时期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用来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TRi,t表示外资企业的相对实际税率,用来刻画地方政府吸引流动要素的竞争行为;GCi,t表示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EPi,t表示国有企业就业比重,这两个指标共同反映了地方保护主义动机的强弱;此外模型中还包括其他影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量,如交通运输条件Trani,t,国内市场潜能DMPi,t,用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的对外开放程度Openi,t,以及用人均GDP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PGDPi,t及其平方项。模型中的β1和β2、β3系数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根据假说1和假说2,预计β1系数为正,β2和β3系数为负。

在模型估计时,由于在解释变量中加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为了避免这种动态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了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具体来说,本文用Differences方法来消除截面固定效应,用White Period方式进行GMM加权,而在工具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取除交通运输条件以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值以及被解释变量的一至二阶滞后值作为工具变量。工具变量的有效性通过Sargan检验来确定。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无论用地理空间距离进行加权还是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加权,外资企业相对实际税率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都显著为正,这说明地方政府间吸引流动要素的竞争行为的确能够起到推动地区专业化进程的作用,这为本文的假说1提供了支持。不过,相对于用经济发展水平加权表示的政府竞争能力而言,用地理空间距离加权表示的政府竞争能力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更大*在基本模型中,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权构建的外资企业相对税率每提高1单位,地区专业化水平会提高0.02个单位,而用地理空间距离加权构建的外资企业相对税率指标在模型中的系数为0.05。,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与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竞争流动要素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竞争流动要素更能促进本地区专业化的发展。

在地方保护主义方面,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实行保护主义的动机越强,该地区的专业化水平进程就越会受到阻碍,本文的假说2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表1 政府竞争对地区专业化影响的估计结果

注: (1)系数下方括号内的值为标准差,系数右上角无符号表示不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2)以上所取的样本均不包括西藏自治区;(3)TRi,t表示用地理空间距离加权构建的外资企业相对税率指标,TRi,t表示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权构建的外资企业相对税率指标;(4)差分误差项均为一阶序列相关、二阶序列不相关。

(二)稳健性检验

由于国家级开发区数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行为,所以本文用国家级开发区的相对存量数据集DZi,t代替外资企业的相对实际税率TRi,t,重新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相对存量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地方政府通过国家级开发区来争夺区外流动要素的行为也能够促进地区专业化。接着本文又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作为地方保护的替代变量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为,无论用地理空间距离加权还是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权构建外资企业相对税率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显著为负,其他解释变量的符号都符合预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替代变量的使用为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提供了支持。

另外,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构造外资企业实际税率指标时,分子选取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总和,而分母选取的仅是三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这可能会低估三资企业中服务业比重较大省份的竞争程度。于是,我们把三资企业中服务业比重较大的三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及广东省剔除后,再次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两种加权方式下的外资企业相对实际税率指标都显著为正,衡量地方保护的两个指标都显著为负,除交通运输条件的系数显著性较差外,其他解释变量的系数均显著地符合预期,这有力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

(三)分地区的讨论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分布呈现出了较大的非对称性。东部地区开放较早,并且地理位置有利于对外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制造业前向和后向联系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于此,形成了一个门类较齐全的制造业中心,因此东部地区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西部地区,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这些地区的专业化程度反而较高。图1直观地展现了这种现象。

图2 分地区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的背景下,各地区的地方政府行为可能会对地区专业化水平产生不同的效果。本文将全样本中的30个省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9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9个省市区。,分别对模型进行估计,以检验是否存在地方政府行为的这种非对称的效果。在调整工具变量的滞后期后,本文得到了6组有效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地区的模型估计结果

续表2

解释变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TR**i,t———0.010109(0.389258)———0.277318*(0.205293)———-0.118895(0.185445)FRi,t-0.865748**(0.395396)-0.850641*(0.457231)————————————EPi,t——————-0.966695**(0.510065)-0.986966*(0.505669)-2.849656**(1.183306)-2.259483**(1.054802)GCi,t——————-1.685002**(0.674961)-1.178333*(0.615941)-1.258723*(0.638275)-0.927334(0.660388)Trani,j-0.033860(0.033318)-0.034617(0.036883)0.013812(0.029048)0.015280(0.027162)0.224885*(0.127227)0.146049(0.106209)DMPi,t3.76E-05(0.000337)4.73E-05(0.000411)-0.000125(0.000115)-0.000108(0.000112)0.002025***(0.000705)0.002308***(0.000665)Openi,t0.061493**(0.027220)0.058332*(0.032480)0.235845(0.337621)0.293053(0.321577)0.562705(0.379178)0.754200**(0.340935)PGDPi,t-0.045882(0.045766)-0.045958(0.054881)-0.044799(0.044147)-0.046379(0.042779)-0.702402***(0.184633)-0.691868***(0.177810)PGDPsi,t0.010724***(0.003707)0.010614***(0.003771)0.006558(0.007128)0.005412(0.006816)0.084218**(0.033559)0.076428(0.032235)Sargan检验0.28960.27890.39570.097000.29600.2901

注:系数下方括号内的值为标准差,系数右上角无符号表示不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结果显示,三个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都对地区专业化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在政府争夺要素流入的竞争方面,东部地区的竞争行为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不再显著,并且以空间距离加权的外资企业相对税率这一变量的系数还呈现出负值,中部地区的引资竞争行为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仍显著为正,而西部地区两种加权方式(即空间距离加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权)下的外资企业相对税率指标都对地区专业化产生负向影响。本文假设3得以证实。本文认为,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引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有关,对地区专业化产生正向影响的引资竞争应该存在一个限度,超过一这限度,引资竞争就有可能演变成盲目的恶性竞争,而恶性竞争往往带来不计后果的盲目引资以及重复建设等问题,这将对地区专业化产生不利影响。

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三个地区外资企业实际相对税率和国家级开发区相对存量的曲线。东部地区拥有较高的分权程度,因此有实力进行较高程度的税收竞争,但不考虑本地区优势的盲目竞争并不能对地区专业化产生正面效果。中部地区的税收竞争能够显著推动地区专业化进程,是一种适度的竞争。而西部地区的税收竞争程度更为激烈,各地区不计后果,盲目引资,反而阻碍到了地区专业化进程。图4显示,东部地区拥有比中西部地区多得多的国家级开发区资源。尽管总体回归结果表明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有利于地区专业化进程,但现实中东部地区也存在盲目争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指标的情况,因此部分开发区的建设可能并不能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而出现开发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这也会阻碍到东部地区的专业化进程。

(四)分时期的讨论

图3 分地区的外资企业相对实际税率水平

图4 分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相对存量

表3 分时期的估计结果

解释变量19992005年模型估计结果20062010年模型估计结果Speci,t-1-0.04042(0.061999)-0.05381(0.061668)0.055421(0.039966)0.091447**(0.041332)TR*i,t0.055867**(0.023109)0.053355**(0.022864)0.006802(0.021214)0.021594(0.015890)GCi,t-0.40576(0.319825)0.037985(0.290029)-0.77325(0.520183)-0.98508*(0.509016)EPi,t-0.11336(0.646514)0.208553(0.618186)1.431584**(0.657063)1.124821**(0.520467)Trani,t-0.03396(0.086759)-0.10266(0.062835)0.051146***(0.012867)0.035742***(0.010823)DMPi,t2.11E-05(0.000250)-0.0001(0.000273)-0.000058(8.96E-05)-0.00027***(0.000100)Openi,t-0.07813(0.169937)0.157805(0.103656)-0.02756(0.073903)0.024203(0.040138)PGDPi,t0.129095**(0.061023)0.147702**(0.056975)-0.11281***(0.021362)-0.04662*(0.027157)PGDPsi,t-0.03346***(0.009065)-0.04622**(0.019776)0.01419***(0.001696)0.015652***(0.002509)FDi,t×Openi,t0.035577***(0.013233)———0.008292(0.009560)———FDi,t×PGDPi,t———0.013084**(0.007914)———-0.00604**(0.002985)Sargan检验0.14280.19300.20950.1644

注:系数下方括号内的值为标准差,系数右上角无符号表示不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比较两个时期的模型估计结果可知,财政分权和对外开放对地区专业化的交叉影响由显著为正变为不显著,而对外开放程度的系数均为负,这说明中国的国内外市场之间可能存在着替代关系。在国内外市场相互替代的前提下,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地方会主动放弃国内市场,而集中发展国外市场*黄玖立:《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地区专业化》,《南方经济》2011年第6期。,因此当分权所带来的“顺市场”力量不足以抗衡地方政府放弃国内市场的“逆市场”力量时,财政分权与对外开放对地区专业化的正向交互影响就可能变得不再显著。另一方面,两个模型还表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互项系数由显著为正变为显著为负,说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逆市场”力量暂时占据了主导位置,这解释了地区专业化水平在2006年之后下降的原因。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分割市场的收益必将越来越小,地区专业化也将逐渐得到提高。假设4得以证实。

六、结语与启示

市场化是我国30年来渐进式改革实践的基本取向,而政府行为在市场化演进中的作用却是理论界诉讼不休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式分权背景,探索政府行为在中国经济市场化演进中的作用机理及其逻辑框架:基于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驱动的我国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竞争或者开发区建设等手段对流动要素展开争夺就会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耗尽地方政府的寻租所得,推动地区的专业化进程;相反,如果地方政府间采取“以邻为壑”的手段进行恶性竞争,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的各地区将形成一种大而全的工业体系,这会阻碍到市场一体化和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可见,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间的市场整合具有双刃效应。

在此基础上,本文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作为地区专业化水平的衡量,构建外资企业相对实际税率和国家级开发区相对存量两个指标来刻画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用国有部门就业比重和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以及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弱,此外还控制了交通运输条件、国内市场容量、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地区专业化的变量。GMM估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地方保护主义则显著为负,后续的检验支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理论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此外,本文还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效应和跨时效应。

这些研究发现的启示在于,在中国分权式改革路径下,地方政府应着力于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弱化并摒弃地方保护主义举措,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等吸引要素流入,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努力与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关系,提升地区专业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贾乐耀]

LocalGovernmentCompetitionandtheMechanismofRegionalMarketIntegrationinChina:RegionalSpecializationundertheFrameworkofDecentraliz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WANG Feng-rong DONG Fa-min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has been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progressive reform practice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n China.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has play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s.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decentralization sty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its logical framework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t argues that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in China, driven by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inter-regional market integration. The paper uses the Krugman specialization index to calculate the level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in the country’s 30 provinces from 1999 to 2010 and further applies the GMM methods to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variety of variables. It is found that positive behavior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iming to promote the free flow of factors (i.e., the cis-market forces) could promote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while vicious competition such as local protectionism would result in closed regional economy and encourage a comprehensive and large industrial system. In addit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mpac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differs with regions and periods.

government competitio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ocal protectionism;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竞争、企业并购与产业整合的机制与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1BJY14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企业并购的产业整合机制与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09ZRB02104);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青年团队项目“企业并购的决策机制、投融资行为与宏微观效应研究”。

王凤荣,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济南 250100);董法民,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100)。

猜你喜欢

分权专业化竞争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感谢竞争
地方政府科技支出与财政分权的促进行为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中国式财政分权、城镇化与城市空气质量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