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探析
2013-07-17孟素燕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孟素燕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鉴于20世纪20、30年代混乱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造成的严重破坏,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就开始筹划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力求以美元为支柱、并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了“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方案,即“怀特计划”,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来建立这种基金,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向基金缴纳份额的多少。1944年7月初,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两个文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该协定基本上采纳了怀特计划,并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此会议所确立的这一新的国际货币关系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同时也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逐步瓦解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实力恢复并迅速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美元地位衰落,美元经常成为被抛售的对象,最终导致了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爆发。同时使得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垄断和统治力量大大削弱,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国组成的“十国集团”,最初是以解决储备货币危机的“借款总安排”而建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侵越战争扩大后,美国的财政金融和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黄金储备已大大低于对外短期负债,1968年又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美元危机,抢购黄金的风潮极其猛烈。
从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来,美元危机更加频繁爆发,特别是1971年,发生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对外贸易逆差,造成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迫使美国政府在1971年8月实行“新经济政策”,正式宣布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引起了西方金融市场的极大混乱。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长期争执和相互妥协的情况下,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史密森协议》,美国迫于形势同意将美元正式贬值7.89%,将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 美元提高到38美元,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开始瓦解。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美元的正式贬值,破坏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协定所规定的原则。然而,美国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不能阻止美元危机的爆发,反而更加动摇了美元的国际信用。紧接着在1973年又发生了一次新的美元危机风暴。以美元为支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本来是建立在美元等同于黄金这一基础上的,现在美元既然不再与黄金直接挂钩,而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处于同等地位,这就必然要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大都归结为:美国经济实力及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而引起的美元危机不断爆发。而其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缺陷对于体系的瓦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汇率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它实际上是一种除美国以外的各国货币间接的与黄金联系的金本位制度,并且造成各国所持美元兑换黄金有一定的限制,因为美国本身的黄金储备量是有限。这样一来,与美元挂钩的其他各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处于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利害关系中。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各国只以一种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自身存在很大矛盾,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战后随着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储备也要相应增加,而各国国际储备的增加需要大量的美元,这势必会造成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一旦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又会造成美元信用降低而引发危机。而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或顺差,又会断绝他国国际储备的来源。这一自相矛盾的机制,为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所发现,故又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一种完善的奖惩政策,以对执行体系规则的不力的成员国给予一定的制裁,或者对贯彻运行机制的成员国给予一定的扶持,所以在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时,各国都纷纷抛弃体系原则,致力于维护本国经济的平稳和发展,最终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因而它在促使其成员国维持合作安排方面成功甚微。
故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就矛盾重重,再加上该体系从一建立就出于不平等的方式,为美国的扩张利益服务,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受到后来经济实力恢复各国的反对,其走向解体成为了一种必然。
四、余论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解体过程,也暗含着美国霸主地位的兴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该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所说:“最强大的货币是由最强大的经济力量所支撑的,这乃是一个实际的历史惯例和事实”。[4]而一个从建立就只为一个或极少数国家利益服务的体系注定是长久不了的,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各国致力的目标。
[1]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在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刘生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内在缺陷及历史作用分析.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2月第1期
[4]李凌云.从美元霸权到美元危机的历史与逻辑.国际金融.2010年.总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