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程组织模式改革抑制大学生新型逃课现象初探
2013-07-17谷保祥王喜英刘碧波鲍锦磊
谷保祥,王喜英,刘碧波,鲍锦磊
(1.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河南工程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1191)
利用课程组织模式改革抑制大学生新型逃课现象初探
谷保祥1,王喜英2,刘碧波1,鲍锦磊1
(1.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河南工程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119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类型、现状、成因及价值观,论述了大学生逃课的危害.针对大学生对逃课的价值观认识制定了有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组织模式改革,并分析了其运行模式和可行性.实施结果显示该课程的请假率和逃课率均有明显降低.
大学生;逃课;课程组织模式;环境科学导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教育质量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质疑,课堂教学即是首当其冲的责难指标.“教学”是由教师所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1].良好的课堂教学包含多个指标,如教学方式、讲授教学内容、课堂吸引力、学生良性反馈和教学效果等.在评价这些指标的元素中,学生课堂出勤率是一个直观的和综合性的因素,也是非专业者最能理解、接受和运用的评价因素.因此,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研究和思考,找出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高校的社会正影响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逃课现状与分析
1.1 定义
大学生是新型电子产品应用与普及的“前哨站”,基本每个学生都有手机,还有一部分有诸如IPAD等其他新型装备,并且都能上网.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逃课现象也有新的变化和时代特征.周琦等就对传统的逃课的概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隐性逃课”的概念[2].所以,当前大学生逃课被认为包括“经典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类型,所谓经典逃课即未履行正常请假手续而擅自不到教室上课的行为;隐性逃课即学生按时到堂上课,但实质未听老师讲课,自顾做其他事情.显然,经典逃课可以用点名、签到等手段统计,而隐性逃课则无法用这些方法统计,甚至学生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在逃课.因此,隐性逃课更具有新的特征和变化性,也具有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1.2 分析与分类
各大学都有自己关于学生逃课率的统计数据,当然这些数据往往只能说明“经典逃课”的情况,而且这些数据里也有或多或少的“水份”.但即使这样的数据也足使教育工作者叹息和紧张.在高年级学生中甚至有种对逃课的定律性描述: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一些教师无耐采用各种个性和另类的课堂组织形式,如使用“考勤机”、指纹认证、上课下课两点名、逐个签名等.可以看出这种被学生误用作挑战权威约束和证明自我个性的逃课“武器”已经让学生们暗暗得意、让老师们风声鹤唳了.基于这种现状,为了提升我校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我们结合本校课堂情况,我们对大学生缺课现象作了调查和分析.
归结起来,学生逃课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1.2.1 理直气壮型
这种逃课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参加考证或复习考研.在我校本科专业中,研究生报考比例超过25%.还有一部分利用在学期间考证,用以增加就业的筹码.所以在大三、大四年级中,很多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各种学习,因此一部分学生会在应该上课的时间也去图书馆或其他地方复习,把课堂当成了可有可无.即使被各种制度措施强迫着到了课堂,也会两耳不闻讲台事,一心只读眼前书,成为“隐性逃课”一族.这种课逃的理直气壮,好象无可厚非.而老师管理起来也最难——“宽则效者众,严则众诘戾”.试想,如果学生责难:“老师,你耽误我复习,会毁了我一生!”假如你是老师,将会何言以对呢?
1.2.2 无可奈何型
有些学生入校后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和创业活动,起初的本意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增加社会经验.但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有些项目会成为营利性或者常规管理性的需要.如合伙做公司,做营销等等.而我院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每年会有约15%的学生申请特困生补助.当有了自己的收入之后可以减轻一部分家庭负担,所以为了维持这种收入或工作,在跟课堂冲突的时候,学生会选择逃课.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心中知道不应该,但会用“无可奈何”来给自己心里一点慰藉.
1.2.3 喜新厌旧型
在工科学科和理科学科中,难免有些教材是几年前或更早时间编写修订的,如《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五年前修订的版本等,这和日新月异变化着的形势和事物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就显得非常弱小.有一部分学生会把这些课程当作“过时的老古董”,不认为再有学习的必要,转而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通常是“隐性逃课”的主力军.
1.2.4 闲云野鹤型
这是没有个人人生规划和思想的群体,不去想自己的未来,不去想自己的生活,随心所欲,想动了就去打球逛街,想静了就去上网游戏或者睡觉,好象课堂与己无关.这类对管理刺激反应钝懒的现象是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或条件优越的“享乐教育”背景下而产生的.
1.2.5 忍无可忍型
一些教师课堂照本宣科,没有讲课艺术和热情,还有一些教师上课天马行空,信口开河,不能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的用途和魅力,甚至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无法让学生忍受.最终造成学生被动的逃课.这类情况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个别现象”.
1.3 支撑的价值观体系
在大学生这个年龄段,个人思想体系和价值观体系刚刚形成,在大学这个需要独立的环境刚刚有了带有个性的独立方式,还缺少社会的检验.在有些学生思维体系中存在这样一个思维: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只要不逃错课.学生们还会把经济学的规律嫁接到学习中:我们为上大学付了钱,已经尽到了消费者的义务,拿不拿东西(上不上课)是我们的事.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要衡量花费在课堂上和花费在其他对自己更有用的事情上哪个更值得,在发现逃课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呆在教室里后,选择逃课成为必然.因为年轻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正确的判断他们所谓的“经济效益”,往往会从短期的或暂时的情形去衡量,所以这种带有悖论性质却貌似正确的思想很有煽动性,也很有危害性.
有了如上所述的很现实的原因、理由及现状,再有很能得到大学生接受和肯定的价值观“理论”支持,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新的教学课堂模式,逃课现象就会一直是一种高校管理中的常态隐痛,时时发作又无法根除.
1.4 逃课的危害及传统对策
大学课堂逃课现象是对大学教学质量、大学文化的一种否定.甚至有人认为“课堂秩序的混乱是社会道德滑坡的一个反映[3].”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自身成长的一种影响,结合美国学者Nakamura[4]分析,大学课堂管理或组织出现问题,可能产生多种“问题”学生,如(1)叛逆的学生:既让教师无法控制和约束,又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控制和影响其他学生.(2)顽固的学生:即使自己的方式行不通,也拒绝接受改变.(3)破坏型的学生:以破坏性的行为来反抗他人和环境.(4)反抗型学生:他们会去伤害其自认为伤害了他们的人.(5)玩世不恭的学生:不信任、藐视任何人,无法与别人建立互信.(6)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愤世嫉俗、事事退缩,拒绝交流,不敢面对任何人.由于从不惹麻烦,往往会被认为是好学生.(7)消极的学生:总不能适应,总是失望和无助,放弃一切参与的机会.(8)自我放逐的学生:沉迷网络,在虚拟世界迷失,在现实世界无法自立.因逃课的负面影响极大,所以很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一线工作者都对该现象做出研究,也提出很多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课堂管理、激发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等[5];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等[6];完善考试制度、改变考试方法等[7].但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群体,具有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觉察力和思想意识先行性[8],所以大学生的表现总有着先进性和前卫性,因此应对大学生缺课现象的措施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变化性和适应性.
2 结合新形势,试行新对策
有位哲人曾说过:除去杂草的最好方法是去种上庄稼.大学生这个群体有着特殊性,有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亲和性,又有着对传统和束缚的排斥性甚至反抗性,还有着自立和自由的渴求与自信.因此单纯的从管理和制度入手去进行规定性的强制,仅仅是“除草”,反而会使大学生产生叛逆甚至抵触的情绪,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从最近各大高校对课堂管理的逐渐来历和未见收敛的逃课现象来看,已是很好的证明.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我们从逃课现象的最根本价值观层面入手,针对“效益”问题进行着手,让我们的课堂“效益”被学生认可甚至不舍,便会从根本上动摇学生逃课的想法甚至自行主动选择课堂.当学生心中长出了课堂这个“庄稼”,逃课的“杂草”便不再有生长的空间.
2.1 课程组织模式改革初探
2.1.1 选课及依据
我们首选《环境科学导论》作为进行课程组织方式改革的课程.原因是这个课程是整个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引导性概论,特点鲜明,综合性强,具有专业课程体系的贯通性和枢纽性,同时各方向的理论及原理性要求不深,最适合进行改革探索.
2.1.2 实施方法
传统的《环境科学导论》课堂模式和其他课程没有区别,都是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期下来,每节课都讲,即使有改革也都在授课模式上,诸如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这在当前大学生面前已不能引起其足够的兴趣.本文中课程组织方式改革超越了教学模式改革,把《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各个部分分解,每部分由不同的教师去授课,授课内容在依据大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课本,发挥教师自己的专长与理解,把自己讲授的部分当成讲座,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该方向的前沿与现状.
2.1.3 改革可行性
目前大学教师队伍已趋于“博士化”[9],各高校任课教师群体中博士比例还在逐年攀升.站在大学讲台上的已大部分都是博士了.从某一专业的知识系统来讲,博士并不是面面俱到点点精通的人,而是具备了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自己研究的某一个方向有独到见解和做出贡献的人[10,11].因此,在授课中,只有在自己研究方向重叠的部分才能讲述出前沿领域的新思维和创意火花,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知识标榜,而这些才是最能吸引渴求新知识的大学生目光的精华部分,也是能引领大学生进入这些领域进行创造的灵感钥匙,进而产生对更深层次理论和规律的渴求,并对相应的其他专业课程产生主动性的兴趣.在实施中,我们把《环境科学导论》分解成16个部分,把学院里各方向的教师进行集中整合,按大纲要求,把与自己研究方向重叠的部分精心整理成讲座,象演讲一样授课,充分保证了备课的质量,也充分保证了课堂知识与模式的先进性、灵活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听起来节节都精彩,不再有平淡和“灌水”的感觉.
2.1.4 改革的效果
从课堂逃课率来看,《环境科学导论》逃课率统计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环境科学导论》后该课程的学生出勤率大大提高了,而且根据教师口头描述,隐性逃课率也大大减少.
2.1.5 存在的问题
表1 课堂组织模式改革前后《环境科学导论》逃课率对比表(学期平均)
因课程章节分解,授课教师一学期只上一次课,故对上课时间和地点会有所疏漏,因此,需要加强教师课表记忆,建立提前通知机制.
3 总结
对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逃课现象进行了分类认识,分析了其原因和危害,并深刻剖析了其内在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结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进行了课程组织模式改革,从根源上对逃课现象进行了制止.在不增加强制性的制裁措施的前提下,使本课程的请假率、逃课率均有所较明显的降低.
〔1〕彭杜宏,何敏,刘电芝,等.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个案观察报告[J].高教探索,2009(2):97-101.
〔2〕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
〔3〕吉彦波.扩招形势下高校课堂秩序失范的成因与对策——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为个案[J].新余高专学报,2006(1):113-115.
〔4〕R.M.Nakamura.健康课堂管理[M].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78).
〔5〕张建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5):97-98.
〔6〕束燕.大学生缺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7(31):185.
〔7〕闫福全.当前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2):80-81.
〔8〕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教育建议[J].教育研究,1999(5):33-36.
〔9〕顾远东,王勇明,彭纪生.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J].管理学报,2010,7(1):75-97.
〔10〕John Taylor.质量和标准:专业博士教育面临的挑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58-65.
〔11〕张美云,刘少雪.建筑学学科工学博士职业贡献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5):108-115.
G642.4
A
1673-260X(2013)09-01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