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墓祠联 品人生味

2013-07-16黄世成

对联 2013年7期
关键词:人生

●黄世成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这里展示一组墓祠主人联,名人民众兼有。 按墓祠主生平事迹、注释、浅析进行介绍。 墓祠主从古至今、生卒先后、古今并存,分类细说。 目的在于欣赏墓祠楹联, 探微人生奥妙,品味人生道路的酸甜苦辣。

一、激流进退度人生

重庆市忠县白公祠早已荡然无存。 但是有两副祠联:

忧喜皆心上;

荣枯是眼尘。

我有大裘长万丈;

曾与梅花醉几场。

联简意深,至今依然流传。 此联化用范仲淹名句,白居易诗意而成。 道出了白居易慧眼探视尘寰, 忧喜与荣枯记心头。他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也有穷则与世无争, 独善自身的乐趣,【曾为梅花醉几场】。 所以他晚年居洛阳,官至吏部尚书,不介入朋党争,退居香山,筑楼结社,与香山寺僧人为之伴,走完了自己人生之路。【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白居易在仕途激流中,把握进与退,才得颐养天年。

二、宦海浮沉看人生

安徽省当涂县李白墓祠联: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

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

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此联运用奇闻轶事、叙述与议论结合,道出了李白有功无封,有才遭谗,坏事变好事,离开京城翰林院,笑傲祖国美丽山川,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湖北省黄冈县,苏公祠联: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

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帐君门违万里;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

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

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百字传纪性祠联,叙述与议论结合,既怜又扬兼之, 苏轼官场不幸而全才有幸的人生,给人启迪。

四川省新都县杨慎祠联:

憾阙一声先,两疏风雷震寰宇;

著文千古诵,半生功绩启滇云。

杨慎活了七十一岁, 三十五年滇囚艰辛生活,却创作异代文章,方显英雄本色。李白、苏轼、杨慎,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却遭遇相同,与命运抗争相同,尽展才华,化无为而有作,名彪史册。 这就是他们人生的共性。

三、真知灼见话人生

浙江省温州市文天祥祠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

若铁石;

敢问何为浩然之气,镇地为河岳,丽天

为日星。

这副集句上乘联,集得自然贴切,语气磅礴而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评赞南宋民族英雄与民族气节淋漓尽致。 这是作者对文天祥人生的真知灼见, 中华民族魂的精辟理解。

江苏省苏州市毕沅生圹联:

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

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境,终输我五湖明月,万

树梅花。

这是清代学者、文学家毕沅审视自我,道出人生真谛。 确实是真儒之见, 名士之风,展示了毕沅终身求真务实之风采。

浙江省湖州市陈其美(字士英)墓联:

扶颠持危,事业争光日月;

成仁取义,俯仰不愧天人。

这是中国民主革命者、 辛亥革命烈士即墓主生前对自己弃商从军、参加革命、献身事业的爱国爱民的精神的自信与肯定,真正知道自己, 并以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不管高士题赞或自我审视, 感悟与醒悟人生,都是正确透彻的见解,可谓作人一世之根本。

四、旅途颠连定人生

湖南省耒阳县杜甫衣冠墓联:

旅魂自是才相累;

闲骨何妨冢更高。

此唐代罗隐诗中之句。 高度概括了杜甫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涯。他从河南到陕西,经陕甘(肃)至四川成都、奉节,顺长江东下湖北、湖南,广泛地接触社会与民众,并且

贫病相缠,所以诗歌极富现实性与人民性。最后客死于湘江船中,成为旅魂。旅魂是诗才,诗魂所相累及,才铸成他成为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五、自题墓联审人生

福建省福州市北门外白鸽笼清末著名学者、翻译家、文学家林纾生前回到家乡自择茔地、生圹、题墓亭联:

著述傥沾东越传;

功名早淡北山文。

作者自我审视, 高度概括了自己的平生无悔无愧,心安而去之。

湖南省岳阳市私塾教师李匹杜生活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生前自题墓联:

七尺长埋,此处尚存干净土;

寸心不死,何年望到太平时。

此联客观、 公正地评价自己在生清清白白,离开人世后,但愿天下国泰民安,国强民富。 何等胸怀,精神可佳!

曾为全国楹联学会副会长、 顾问的张过自题言志联:

忙里偷闲读今古;

苦中得乐写诗联。

他生前自撰墓联:

人生好似一场梦;

功业却能千古名。

自豪而自信地评价自己诗联流芳百世,心满意足而去!

人生,最了解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三副自我审视的墓联,就如此。

六、亦庄亦谐戏人生

清代诗人、 联家孙髯翁, 其墓在云南省弥勒县,有联:

古冢城西留傲骨;

名士滇南一布衣。

庄重严肃地评价墓主。 而孙髯翁在弥留之际自挽联:

这回来得忙, 名心利心, 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 诗债酒债, 何曾亏负着谁。

风趣戏人生。说明他并不糊涂到底,而是对封建社会遗弃贤才的血泪控诉, 戏说自己不欠诗债酒债,显得孤傲、去得洒脱。重言【心】与【债】,可见他坎坷一生,酤酒无钱,买书无钱,刻印自己耗尽心血的诗集还是无钱。 由此可见,他临终前痛楚内心,尽在字词中。

清代著名学者、 文学家俞樾自题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

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浩浩荡荡, 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放怀一笑, 吾其归乎。

直面人生, 严肃认真与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无愧于天人,心满意足,高兴归天, 既表达了自己情真意切的轻松心态,又表现了自谦而自负的旷达个性。 而他自题墓联:

不妨姑说梦中梦;自笑已成身外身。

直面死神,乐观豁达,既超世脱俗又诙谐风趣。 这就是俞樾亦庄亦谐地细说自己的人生。

这些赏析与品味, 只是笔者多年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 实在是才疏学浅,错误难免,甚至笑话百出。 不过,我抛出的粗糙砖块,引出的一定是金玉良言。 因此,欢迎学者、读者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人生
存钱和不存钱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沉重中走出的轻盈人生
俗话说,送礼是人生第三难的事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人生的另一种表达
独一无二的你
囧态人生
人生也不过一百年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