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胁迫对八仙花离体植株质膜透性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013-07-15彭尽晖陈海霞龚雯傅微

关键词:透性毒害培苗

彭尽晖,陈海霞,龚雯,傅微

(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5)

铝是地壳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约占总质量的7%[1]。铝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大量溶解,产生具有生物毒性的Al3+,对植物产生毒害。八仙花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也是一种铝积累植物。周红灿[2]采用扦插苗水培的方法,对八仙花7 个品种进行铝胁迫处理,并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对铝胁迫耐性最强的品种‘Coerulea’。笔者在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Coerulea’ 的抗铝特性,以期为‘Coerulea’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材为八仙花H. macrophylla ‘Coerulea’组培苗。

1.2 方 法

1.2.1 试验设计

MS 培养基加激素培养八仙花组培苗。采用AlCl3溶液作为胁迫液,共设置9 个处理浓度,分别为0.00(CK)、0.15、0.25、0.50、1.00、2.00、3.00、4.00、5.00 mmol/L。将试材置于湖南农业大学观赏园艺研究所的组培室内,培养温度25℃,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度约为2 000 lx,光暗比为12 h∶12 h。培养1 个月后测定各生理指标,4 个月后比较其形态差别。

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测定指标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IL)和游离脯氨酸(Pro) 含量。测定方法对张治安[3]、萧浪涛[4]的方法稍作改动。

1.3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铝胁迫下八仙花组培苗形态的变化

经铝胁迫1 个月后,八仙花组培苗均略有成长。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变化,组培苗叶片颜色变浅,3~5 mmol/L 处理浓度叶片的症状比较明显,出现失绿甚至白化、枯红的现象(图1)。

图1 铝胁迫1 个月后八仙花组培苗的形态

铝胁迫4 个月后,组培苗的生长出现了明显变化,长出了根。其中,0.25~1.00 mmol/L 处理的组培苗比对照生长更茂盛高大,以0.25 mmol/L 处理为最,可能该浓度的铝离子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处理浓度高于3 mmol/L 后,组培苗叶片失绿严重,甚至枯萎死亡,少有根生成,说明八仙花组培苗在浓度高于3 mmol/L 的铝处理下伤害严重,无法生长、存活。

图2 胁迫4 个月后八仙花组培苗的形态

2.2 铝胁迫对八仙花组培苗质膜透性的影响

由图3 可见,处理浓度大于2 mmol/L 后相对电导率出现较大上升,在3 mmol/L 时出现峰值0.382%,说明处理浓度大于2 mmol/L 后,细胞质膜透性加大,植物体受伤程度大;铝处理浓度为0~2 mmol/L 时,八仙花组培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平缓的上下波动,说明在这个浓度区间内组培苗细胞膜的透性基本完好,受铝胁迫伤害不大。

图3 铝胁迫下八仙花组培苗的细胞膜透性

由图4 可见,铝胁迫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有一定波动,在0.15 mmol/L 铝处理浓度下MDA 含量达到最小值0.056 μmol/g(鲜重),在4 mmol/L 铝处理浓度下MDA 含量突然急升,铝处理浓度为5 mmol/L时,MDA 含量达到峰值 0.913 μmol/g。在胁迫浓度范围内,MDA 含量的变化明显。

图4 铝胁迫下八仙花组培苗的丙二醛含量

2.3 铝胁迫对八仙花组培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由图5 可见,SOD 活性的变化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大而上下波动,无明显规律,这可能是八仙花内部的抗铝机制在起作用,能够逐渐调整对高浓度铝的适应性。当胁迫浓度达2 mmol/L 时SOD 出现最大值184.395 U/g(鲜重);当铝处理浓度为0.15 mmol/L 时,SOD 活性出现最小值20.807 U/g。

图5 铝胁迫下八仙花组培苗的SOD 活性

由图6 可见,POD 活性在0~1 mmol/L 处理浓度较为平缓地下降;当铝处理浓度为1 mmol/L 时,POD 活性出现最小值125.7 U/(g·s);当铝处理浓度为0 mmol/L 时,POD 活性出现最大值432.5 U/(g·s)。在1~4 mmol/L 铝处理浓度,POD 活性上升,处理浓度大于4 mmol/L 后,POD 活性又开始下降,说明植株POD 活性容易受铝胁迫浓度影响,并能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图6 铝胁迫下八仙花组培苗的POD 活性

由图7 可见,在0~1 mmol/L 胁迫浓度内,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铝胁迫浓度为1 mmol/L 时,脯氨酸含量降到最低,为162.804 μg/g;>1~4 mmol/L 处理浓度下,脯氨酸含量开始大幅度上升,4 mmol/L 时脯氨酸含量最高,为1 215.988 μg/g,此时的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6 倍;之后,脯氨酸含量开始减少。

图7 铝胁迫下八仙花组培苗的脯氨酸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土壤酸化问题趋于严重,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铝在酸性环境中对植物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并从铝的存在形态、铝毒机制、植物耐铝毒机理及影响铝毒效应的因素[6]、铝的植物毒性、植物铝毒害的症状、植物铝毒害的生理生化反应[7]、植物体自身缓解环境铝威胁的不同途径[8]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铝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是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植物在铝胁迫逆境下,其形态特征、质膜透性与抗氧化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适应,以增加自身的抗逆性。

植物受到环境胁迫时,植物体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将处于不平衡状态,自由基积累,细胞膜透性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大,MDA与细胞内各种成分发生反应,出现波动变化,植物代谢出现紊乱,并在高胁迫浓度下导致膜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破坏。

供试组培苗随着AlCl3浓度的增加,耐受胁迫的能力逐渐下降,各项生理指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通过外在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整体而言,八仙花H. macrophylla ‘Coerulea’组培苗对AlCl3的胁迫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性,其耐受铝胁迫的浓度较高,对铝的耐受度可以达到2 mmol/L。

[1]杨建立,何云峰,郑绍建.植物耐铝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6):836–845.

[2]周红灿.八仙花铝胁迫下的生理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3]张治安,陈展宇.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萧浪涛,王三根.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陈莉,周连霞,马锋旺,等.转MnSOD 基因仙客来植株的获得及其对高温胁迫的抗性[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155–160.

[6]任立民,刘鹏,谢忠雷,等.植物对铝毒害的抗逆性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8,39(1):177–181.

[7]肖祥希,刘星辉,杨宗武,等.植物铝毒害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94–99.

[8]张帆,罗承德,张健.植物铝胁迫发生机制及其内在缓解途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24(3):64–69.

猜你喜欢

透性毒害培苗
长期喷施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钾对西红柿膜细胞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毒害
利用透性化黑曲霉细胞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h1的方法研究
“增城蜜菊”组培苗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低温套袋利于葡萄果梗保鲜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
不同组培方法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生理特征的影响
不同水、氮条件对岑溪软枝油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氨态氮对养殖鱼类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