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绘画中的线描与釉下彩的应用
2013-07-14彭云琨
彭云琨
醴陵尚方窑瓷业有限公司 醴陵 412200
《荷塘月色》│ 瓷板175×85CM
中国画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高的艺术成就,长期以来,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分别称工笔画与写意画。
工笔画要求工整细致地描绘形象,写意要求简练概括,二者的表现方法不同风格有区别,都不能离开线的表现。因此,线描在中国画占有重要地位。而釉下五彩的绘制更离不开线描的表现,现在就我个人历年的经验体会,略谈几点中国绘画中的线描与釉下彩的应用。
1、中国的建筑是土木结构,其装饰大多是线表现的小巧玲珑的雕绘。在美化日常生活的工艺美术中,如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殷商动物中加以想象的饕餮、夔、蟠虬、龙、凤等纹样,都少不了线描的表现,从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彩陶、棺椁、漆器、锦帛等,其中的基本轮廓,线的成分很多,线条的运用,十分成熟,丰富多变。现在的各种民间艺术,比如织锦、漆画、玉器、刺绣、竹器、年画、壁画、陶瓷等,仍继承过去的线描为主的传统,并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陶瓷釉下五彩的绘制以及应用更离不开线的表现,因为釉下彩的绘制工艺,必须有线条组成的各种纹样才能进行汾水填色,这种线条必须有阻水和隔水作用,才能表现五彩斑斓的各种花画。其操作与中国工笔绘画渲染有相同之处。故线条的应用在釉下彩绘中起到置关重要的作用。
2、釉下彩是继传统中国绘画基础的应用,即工笔绘画的手法,应用到瓷器装饰上。无论人物、花、鸟、山水、图案的表现都离不开线描应用,线对形象的构成越决定线的作用。没有线描,就不能很好的表现作品形与神,不能形象更明朗。运用线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徐疾、浓淡干湿、转折顿挫、表现出来物体轮廓、质感神态、虚实明暗、动势节奏而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西施浣沙》│李小年
3、前人在总结绘画的线描技法、有许多的探索、著述颇多、大多以“人物十八描”广为留传和应用,是长期以来传授线描技法的基本格式,现在有人把它分为三大类。
一是游丝描类;二是柳叶描类;三是减笔描类。
第一类线描:它行笔慢,多以中锋出之,压力均匀,线型始终如一,变化较少。它适用釉下彩绘的折技花卉,通景满花,各种图案。在人物表现方面,适用神、佛、仙女、仕女等飘举摇逸的衣冠服饰和华丽遍体的缨绦带。
第二类线描:它行笔快,变化多,压力多在线条中段,它适用釉下彩的木本、藤本花卉树干的适用。如梅花、紫藤用笔、变化多样,粗细并用,更能表现物象的质感。
第三类线描:它的特点是行笔快,多用侧锋、压擦力大,压力多集中在线的一端,把线导向面的扩展。线形变化大,它适用于釉下彩的山水表现,以及人物,花鸟,走兽的配景混合并用。
4、皴法,也是用线表现物体的体感的一种技法。唐以前用得很少,李思训开始用首重尾轻,形似钉头的点子来皴山石,画出的效果象是用斧子劈出来的,后人把它叫“小斧劈皴” ,王维还用过密的短线来皴山石,后人称谓“雨点皴”或“雨雪皴” ,随着线描技法的发展,各种皴法也逐渐增多,如荆洁、关同的披麻斧劈皴,董源的披麻皴,范宽的解索皴,李唐、马、夏的大斧劈皴等都继续出现了,都是从线描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陶瓷釉下五彩山水现的绘制,亦以线描为主的山水更为体现物象的质感、厚重感和体积感。用线描与皴法混合并用,画的山水更好看、更耐看,工艺美术大师李小年先生的釉下山水画挂盘在表现的手法上,件件都能看到线描装饰,如《华山》、《秋韵》、《杉林曲》等全国陶瓷获奖作品。因此,线描的应用能更加体现传统和现代陶瓷美术的相互结合。
5、通过学习线描方法,无论在绘画和陶瓷彩绘中,还得学会它的用笔。正确运笔、行笔,无论是纸上还是坯体上。要表现不同趣味,体现不同的物象,才能达到它的完善。特别是陶瓷的坯体上绘画。花鸟画制作,首先是白描、勾出的线要挺秀、匀称,再汾上淡淡的薄水颜色,或用重彩表现的浓颜色,烧成出来的作品更靓丽漂亮。有一种高雅感受。山水的绘制,多用逆笔、偏锋画。画出的线多涩、多险、多苍郁,加上披麻小斧劈皴、渲染后,在汾上浓淡相宜的颜色,烧成的作品更秀,更美,还有人物、图案等在坯体的线描运笔,都是要笔笔讲究,笔笔协调,使笔法融化于整幅画之中。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陶瓷绘画表现装饰手法不断创新,单一的工笔绘画表现不能整个体现陶瓷的发展。现在的釉上五彩形式多样,有写意、颜色水应用,喷笔的喷绘等不同装饰,丰富了釉下五彩,更加色彩斑斓,加上中国画画家的入行,融入新的画风,更加有文化内涵和品味。目前收藏釉下五彩瓷已成为一种时尚,使釉下五彩更加光大,在中国瓷业史上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 华山图》│李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