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教学设计 生成精彩课堂

2013-07-13林凤莺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内角教材同学

林凤莺

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解读好教材和学生做好预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利用即时的生成资源调整教学设计,最终营造精彩课堂。

一、教学设计中适度拓展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对教材作适当的拓展,常常能创设精彩的课堂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对“可能性”问题有更透彻的理解,教师设计一项“投笔入笔筒”的游戏,道具为一个笔筒,十支笔。教师把笔筒放在讲台上,依次让几位同学站在第一排课桌后投笔入筒,每人都投十支笔,并将投中的数量分别记在黑板上。

晓萍 李冬 家俊 福平 仙莺 … … … … …

2 3 5 3 3 2 3 4 3 3

然后让学生计算这十位同学投掷的平均命中率。大家很快就算出命中率约等于3/10,我把这个计算结果写在黑板上:

投郑数量:10 100

命中数量:3 30

接着又问同学:“投掷数量为1000,会中多少”略一思考很多同学抢答:300。教师又问:“肯定是300吗?”迟疑了一下,大家认同300只是个大约数,可能多于300,可能少于300。有个同学提出:如果投掷数量是1000,投到后来越投越熟练,应该多于300,另一个同学反驳:投到后来手疲劳,更不准了,应该少于300。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可能性”的概念一下子直观化了。无须教师多做解析。看看火侯已到,教师趁热打铁,把事先准备好的一道“经典概率题”投影上屏幕:为了估算池塘中鱼的数量,小冬让爸爸从池塘中捞上100头鱼,分别标上记号放回池塘,三天后,又从池塘中捞上300头鱼,发现有记号的鱼有5条,借此小冬估算出池中鱼的数量,你知道小冬是怎样算出来吗?教师在黑板上给出提示:

池中鱼的总量X 三天后从池中捞出鱼300

池中做了记号的鱼100 捞出的鱼有记号的一共5

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这种估算方法不但巧妙且非常实用,谁家有养鱼,就可用此法估算出池中鱼的数量,进而估算出年终养鱼收入。听到这里,学生兴奋异常,个个开动脑筋,埋头解题。不一会儿,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正确地估算出池中鱼的总量。很显然,这道题已延伸了教材,但凭借以往的解题经验,加上教师适当的提示,大部份学生的思维是能够到位并深入的。至于课堂效果,不言而喻,学生学得那么兴趣盎然,也许很多年后,他们还会记得这一堂课,这一道题。当然,这种对教材的大胆延伸,要把握一定的“度”,如果教师再让学生去推导求解的公式,那便是对教材作过度的延伸,将违背教学规律,破坏了学生认识的渐进性,与教学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二、教学设计中增加人文因素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负担。”教学实践中众多成功与失败的例子也无不明示我们:随意设计的数学课堂一不小心就会让学生滑入枯燥乏味的泥潭,久而久之,会埋下学生厌学、弃学的祸根;反之,教师在课前能投入大气力,不但认真解读教材,还透彻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方案,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堂课学生都有大的收获。我们的学生不是概念上的学生,而是活生生的个体。在教学上,哪怕不是当班主任的教师也应该尽量利用教学机会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例如,班上的男女生比例失调是笔者很早就关注到的一个情况,教到百分数这部分知识时就特意设计了这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计算男、女生各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结果是:男生占56%,女生占44%,男生比女生多出6个。经了解,这种差异在各班都普遍存在(主要指农村学校)。由此问学生:男女生比例失调必然会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有的说,男的多家里劳力多,有的说,男的多可以去参军。看大家未找到症结所在,只好点明:将来会有不少男生找不到老婆。男生们都愕然。教学中融入的这种人文关怀,让百分数这个内容不再枯燥,而显得有的放矢,活灵活现,学生学得兴致很高。接下去的问题:56%比44%多百分之几?44%比56%少百分之几?它们的结果会一样吗?大家计算起来也特别认真、投入。这堂课事先设计中增加的这一番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理性思考中思维变得很活跃,情绪激发得很高昂,枯燥的百分比的理解和计算,在学生兴奋和愉悦中轻松地完成。经常上这样的课,将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自然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欢快的高效的学习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实施中“灵动”应对生成

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专业、文化素养外,还应该具有两种优良的心理素养。其一,对儿童的思维特征要有较透彻的了解,知道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探索的渴求是那样的强烈,比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二,能够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在教学活动中,天天面对学生,一时半会也不能忘了应该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虚心纠正自己偶而出现的课堂失误,善意地批评学生肤浅的错误,理性地看待学生冒出的崭新观点、正确的意见、甚至非常规的想法。如今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不经意地就逆着教师的思路提出迥然相异的解题办法,或者超越教师预设的教材内容,那种大胆和新奇有时会让教师猝不及防。这样的情况会经常发生,如何正确对待,巧妙应用,其中大有学问。例如,讲授完三角形内角和内容后,顺便提到用分割法解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这并没有超越教材。只相当于教授三角形内角和之后的一个应用。没想到学生不但很轻松地理会了这种分割法,而且饶有兴趣地用此法求解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几位学生竟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他们选一位同学上来板书:

三角形内角和 四边形内角和 五边形内角和

1×180°=180° 2×180°=360° 3×180°=540°

这完全超出了教师备课的内容,求解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也超越了教材。此时教师应该把课堂中突然生成的这种活生生的场景看作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很好地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智慧的火花迸发,熊熊燃烧起来。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帮助学生最终推出求解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n-2)×180°。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一堂课之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完全得益于教师对课堂中突然冒出的奇妙“插曲”能理智地应对,及时地把握。

总之,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学生的引导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更多诸多此类的有效的设计,创设精彩的课堂情景,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内角教材同学
教材精读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