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古诗教学中的妙用
2013-07-13项如雄
项如雄
小学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的经典名作,堪称人类文化瑰宝。如何品味这些诗词留下的不朽诗篇呢?笔者认为,巧妙运用“写”的方式可以感受古诗词所具有的独特味道。
一、想象诗句———用“写”感悟美的情感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经典的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或赞美锦绣河山,或表达爱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或托物言志,借景生情,或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一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省诗词,就是因为其情可歌可泣,其志可赞可叹。不少诗句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性,其中的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演绎了一幕幕人间亲情、爱情、友情,赞美了一切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之美。
比如《示儿》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子女的遗言,也是陆游的绝笔。诗文深刻地表达诗人一心希望收复失地、一统江山的爱国情怀和对统治者贪图享乐、屈辱投降的悲愤,在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方面,学生拥有较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为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一位教师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共同学习《示儿》:1.陆游作为85岁高龄的老人,想象他临终前对孩子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2.老人留下终身唯一的遗恨离世了,若干年后他坚信收复失地的那一天终于来了,请你替陆游的子女写一封家书,寄给九泉之下的陆游,表达告慰之意;3.作为一名现代人,给南宋时期的陆游写几句话,表达你的爱国情志。如此想象,通过“写”,把古诗词融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满眼诗意、满口诗香、满怀诗情,在品诗中生活,在生活中品诗。通过“写”,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高尚人格,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感悟和丰富美的情感。
二、对话诗句———用“写”延续美的意境
古诗词是诗人、词人思想的反应,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折射出古人思想的光辉,需要细心品读,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到文字背后的意思,体会到其中深刻的哲理。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呢?笔者认为,改写是一种好的方式。具体步骤为:一是夯实改写基础。初读全文,了解诗歌中所写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熟悉创作的背景,初步了解全文的大意,为学生改写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抓住词眼,整体把握改写情感。指导学生抓住诗歌中关系着感情变化的关键性词语,即抓住传神之笔。如《渔歌子》一诗,“斜风细雨不须归”是本诗的诗眼,既写实景实物,又另含深意,联系到诗人身世和处境,“不须归”应有离开官场一身轻松,独清独乐的意思。全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渔人垂钓的专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期望享受自然生活的情志。诗句的深意比较隐晦、含蓄,可以这样指导改写:1.确定人称。通过讨论,可以用第一人称“我看到……”或第三人称“他来到……”来表述优美景色;2.确定重点。诗人描写这些景物,难道仅仅写这些现实的、外在的东西吗?请结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讨论诗人想要抒发什么情感;3.动笔改写。请你把自己当作是诗人张志和,把诗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写出你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特别把所要表达的情志写清楚;4.交流碰撞。学生推荐3-5名代表把自己的改写作品在全班交流、互动点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的兴趣。通过探索、发现、分享,让学生在诗意、诗情、诗品中尽情地漂流,形成思想和心灵的碰撞,从而延续古诗的意境。
三、拓展诗句——用“写”积淀美的素养
古诗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上口,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动静、起伏、明暗、收放、留白、回旋、点面、张驰……这些技法蕴藏着诗人浓郁的情感和匠心独具的心智。教学中适时适当拓展和书写,可以有效触及语言文字背后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学生领略到古诗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笔者认为,书写填空、书写对话、续写故事等“写”的活动可以达成这一目标。书写填空。《绝句》一诗全文写景,对仗工整,令人赏心悦目,堪称一绝。一位教师在学生诵读中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上下行诗句在用词写法上有何奇妙的地方?学生在讨论发现中一一列举互助对仗的词句,并动笔书写填空: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翠柳——(上天青)、窗含——(门泊)、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体会出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厚博大之美。
书写对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出现两组人物,一位老人、若干儿童,抒发了老人久客他乡,返回故里的感怀。后两句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有问无答,哀婉备至,留有空白。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学生充分诵读之后,设计让学生围绕“笑问”一词,以同桌为单位,一位当儿童,一位当老人进行对话,并把对话词写在本子上。之后推荐3组同学上全班展示交流,开始一生问一生答,接着一生问全班答,最后全班问一生答。如此课堂,精彩纷呈,学生通过书写各具童心视野的对话,写出了诗的故事情境,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灵动,也写出了生命的课堂。
续写故事。古诗文“文约而意丰”,《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叙事舒情的送别诗,语意风格相近,情调处境却相迥。尤以诗的后两句“无故人”和“谁人不识”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一位教师在综合教学中设计如下续写环节:在友人的依依惜别中,诗人王维的朋友元二出发了,他一路向西走;在大雪纷飞中音乐家董大也出发了,请问①他会来到什么地方?②他会遇到什么人?③他在路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④这个故事的编写,你想照应诗中的哪一句?如此续写故事,学生在诗的海洋中,流淌着对美景、美情、美意的遐想,借助教材背景、人物特征、时代情境,学生走进了久远的年代,走进了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捕捉到古人那悠久空灵的气息,也强化了对诗句的深层领悟,体味到古诗文的凝重,积淀了美的文化素养。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