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
——基于1981-2011年数据的检验

2013-07-1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6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差距劳动力

付 鹏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
——基于1981-2011年数据的检验

付 鹏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的现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导致社会公平感下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1981-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变动趋势发现,城乡产业特征、劳动力市场分割、政府政策倾斜以及公共支出的差异等均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应通过改革现行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行“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战略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途径促进农民增收,以达到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产业特征;公共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5左右,而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已经达到3.13,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导致全体国民无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计算1981-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来描述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动趋势的原因,以期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提供借鉴和思路.

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1981-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58元上升到21810元,增加了46.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3.7%.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23元上升到6977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2%.由此可见,1981-2011年间,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其增长速度却有明显差距.这种非均衡增长趋势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长期处于高位运行.

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趋势分析

由图1可知,1981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按增长速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198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年平均增长率均为9.9%.其原因是,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经济比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1年突破20000元,与1984年相比增长了34.9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4.2%.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

1.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动趋势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1981-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远小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1981-1984年的三年时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6.8%,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而1984-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1.7%,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

图1 城乡居民收入变动趋势

1.3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

由图2可知,1988-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较低且呈现出缩小的趋势,1984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1.71.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总体上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达到3.23,与1984年相比增长了88.9%,年平均增长率为3.4%.但是,从1994开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却出现三年的连续下降期.其原因可能是这三年粮食平均价格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民收入突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出现暂时回落的现象.第三阶段从2003年到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趋于稳定,介于3.1-3.4之间,一直处于高位运行. 1997-2002年处于下降期,2003-2009年回升反弹验证了这一点.劳动力市场分割在减少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的同时,也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收入水平上升缓慢.另外,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选择性,即优质劳动力优先转移.郎永清(2007)[3]的研究表明,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青年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一结果导致在农村就业的劳动力的资本存量下降,劳动生产率降低,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图2 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变动趋势

表1 农民纯收入中第二、三产业比重

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城乡产业特征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政府政策倾斜以及公共支出差异等均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2.1 城乡产业特征差异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经济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农业经济具有弱质性:首先,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产业的自然形状明显,这就决定了农业经济具有自然风险大的天然弱质性.相关的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变量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已大于基本建设投资变量.同时,农业受市场变动的影响很大,往往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不能变成现实的经济利益.受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需求刚性,当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时,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即萨缪尔森所说的“丰收悖论”[1].和农村经济相比,城市经济具有聚集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开放性等优点,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限,且易于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因此,从长远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相比必然处于劣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经济相对处于优势地位,其发展速度快于城市经济.相应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经济逐渐成为优势产业,而农业经济后劲不足的劣势充分暴露出来,这是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收入,即来自于第一产业的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主要是从事第二、三产业生产活动取得的收入.由于农业经济具有弱质性等劣势,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而外出务工收入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1990-2011年农民纯收入中第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如表1所示.第二、三产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农民想要增加这方面的收入就必须转移到城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人口较少,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很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比较容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逐渐形成,加上各地政府为保护本地劳动力的利益而设置不合理壁垒,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制度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开始回升.何建新,舒宏应,田云(2011)[2]测算了我国1991-2009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发现,1991-199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快速增长,

2.3 政府政策倾斜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农村生产率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较低.1982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粮食产量屡创新高.根据相关统计年鉴计算,1981-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实际增加了21.2%.与此对应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建立以工业为支柱的国民经济体系,我国实行经济赶超战略,政府政策也不断向城市倾斜,“工业优先发展,农业服务工业”的发展基调基本形成.从1950年到1994年,我国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取得20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入为2733亿元,国家向农业投入为5346亿元,共提取农业剩余净额17487亿元,占第一产业GDP的25.2%[4].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经济为前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政府政策逐渐向农村偏移.全国各地相继取消农业税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农产品收购价格稳步提高.由表2可知,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已经超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抑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然而,考虑到农产品基期的价格较低,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基本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持平,当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还达不到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要求.

表2 农产品、工业生产者出厂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2.4 公共支出差异

公共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杨灿明(2010)[5]通过研究表明,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都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在城乡之间的公共支出特别是在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4.7%,而城镇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7.4%,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之大.近年来,虽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卫生费用都有较大增长,但差距却在不断扩大.根据社科院报告,1990-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了19.57倍,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只增加了5.86倍.目前,我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心仍在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滞后.一方面,城镇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诸如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等都已基本建立并相对完善.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11)》,2010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2.57亿、4.32亿、1.34亿、1.62亿和1.23亿.另一方面,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仍在探索和试行之中.公共支出的差异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处于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仍然很高,远远没有达到合理的水平.改革现行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经济政策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是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3.1 加快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居民非公平竞争局面

制度的落后以及因此造成的城乡居民非公平竞争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处于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制度,促使城乡居民公平竞争.首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传统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农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其次,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制度,保证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公平竞争.现在仍有许多地区对招收农民工就业进行岗位限制和次序限制,农民工只能从事那些收入水平低、劳动强度大且没有保障的工作.这些歧视性制度导致农民工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要打破这种不公平局面,就必须加快现有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3.2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加大对农业的直接补贴

虽然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减少,其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业弱质性的影响,直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随着经济发展稳步上升,然而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基本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速度一致,削弱了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农业收入增长效应,政府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业补贴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补贴分为间接补贴和直接补贴两种,与间接补贴相比,直接补贴能够减少补贴在中间环节的流失,补贴效率较高.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方式仍然以间接补贴为主,直接补贴范围较窄且力度很低,每亩农作物补贴金额仅为10元左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微乎其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对农业的补贴方式应逐步由间接补贴转为直接补贴,并加大补贴力度.

3.3 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仅依靠自身积累难以快速发展,需依靠工业提供积累,即工业反哺农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下工夫.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依赖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没有作为农业资本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仍然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6].政府需引导工业建设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低价强制征用农民耕地是改革开放初期抽取农业资源的一种形式,它虽然能够降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但也加大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政策下,要尽量减少这种行为,以合理的价格补偿农民的损失.为此,必须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4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由于农业经济具有后劲不足和发展空间受限制较大等天然劣势,决定了单纯依靠农业经济发展很难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政府需要利用转移支付手段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一,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投入.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增加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农村,完善农村公共设施,以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二,在产品购买环节给予农民更多的优惠.这种措施能够减少农民的购买支出,直接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贫困人口引起的,减少贫困人口的关键在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来源.

〔1〕李德峰.农业弱质性若干表现及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4(11):77-78.

〔2〕何建新,舒宏应,田云.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148-152.

〔3〕郎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9):11-15.

〔4〕刘文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4,(3):56-58,77.

〔5〕杨灿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2010,(12):5-10.

〔6〕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1996,14(2):38-40,77.

F126

A

1673-260X(2013)08-0056-03

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资助(LX 2005-Y02)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差距劳动力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