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2013-07-13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大众文艺 2013年2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杨 洋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

计划经济时期到世纪之交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一时期虽然经济政策在变,但大学生就业体制也在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招生和毕业生数量增长幅度不大。到本世纪初,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并愈演愈烈。

高校扩招,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源于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而供需比例逐年下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不平衡”,集中反映了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平衡,导致经济高增长与就业重压力的困境。过去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2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如今只能创造80万个。

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而高校的扩招是均衡的,这使我国一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一些中心城市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中西部地区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由此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办学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还源于高校办学的问题,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在扩招情况下,没有有效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由于扩招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陈旧,与社会严重脱节;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矛盾,急需学科重点不突出,一些高校不顾重点盲目设置新专业新学科;高校的“精英”定位与要求和社会大众需求之间存在错位问题。另外,高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不够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多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上只是简单的一次教育,也就是说,仅仅只是向学生讲解一些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职业规划教育也不过是按照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这样的就业指导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适应不了人才需求的多变。换言之,各大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不过是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与就业步骤、讲述求职技巧与就业心理要求,其目的仅仅是将学生送上求职之路,并没有从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着手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在很多领域里都存在这缺陷,高校并没有把这当做专门的必修课,因此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系统详细充分的指导。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不满和对就业问题的一知半解。

人才高消费。近年来,各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博士、硕士学位好就业,本科、专科学生难就业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大学生“硬件”不过硬。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过硬”,各企事业单位打着“高新招聘”的灯笼却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有数据显示,平均每年有半数以上的的跨国公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而苦恼。目前一些毕业生往往只是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动手能力和工作技巧较差,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比较欠缺,心理素质脆弱,往往企业招录后需要进行在培训,客观上增加了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引进人才成本,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还有沟通能力欠缺,工作责任感、职业操守素质不足,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缺乏,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种种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

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自我定位不准确,不从自身条件和实际环境出发,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趋势下,仍然抱着“天之骄子”的观念。理念的不同是现在大学生择业观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大学生盲目的攀比,好高骛远,不愿去基层,艰苦的岗位,定下的期望过高,而能力跟不上,找不到自身的标准,眼高手低。这无形中形成了盲目自大的心理,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增加就业机会要从发展经济着手。教育的目的除了提高各人的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外,还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任务。社会的需求量、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的规模。在教育中,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高等教育。一方面,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的体质结构也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经济总量大,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与人才数目也一定是优异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向市场输送的人才数量增多,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与保持经济良性健康增长是分不开的。按照当今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第三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是需要大力发展的。

各高校要强化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第一须关注就业能力的建立基础,即大学生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特别是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第二应关注大学生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自身专业素质与工作技能;第三应关注如何向工作环境、周围工作人员、上司展示自己的能力。根据这三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应该根据当今就业现状不断更新指导观念,创新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成长特点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实现大学四年的全程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从意识开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来帮助他们决定就业方向和理想;在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学习感兴趣之后,学校应通过心理测试已经职业规划测试等方法帮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与性格爱好,从而更准确地确立自己的求职目标;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便可以开展专业知识类课程以使学生积累相关工作所需的学识,并且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来积攒工作经验,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更细致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之后,学校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设不同的技巧类课程,比如基本礼仪、面试技巧、合同签订、人际关系处理等,以训练大学生求职中与就业中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经济发展情况、社会需求、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等终究只是外在因素,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毕业后就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还是内因,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踏入校园开始便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修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仅仅成为“丨”字型或“一”字型人才是不够的,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既有广阔知识面又有专业理论素养的“十”字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现代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打铁还得自身硬”,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想要脱颖而出,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文化技能,还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创新能力,开拓能力。在掌握了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底蕴。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尽快地融入陌生的工作环境、具备承受问题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毅力能力、不断积累管理组织经验。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毕业生求职团体中脱颖而出。

除积极就业求职外,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扬自强自立、独立自主的艰苦奋斗精神,尝试自主创业。在沿海经济城市就业空间日趋狭小的形势下不妨将就业目光更多的投向收到党和政府大力支持的基层就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链上,这也充分体现出大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同时,作为社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和各个部门应积极为大学毕业生处理好户籍、人事保障、保险等各方面的关系,为大学生敞开方便之门。

此外,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价值,培养一技之长,完善性格习惯,加强体魄锻炼,时时刻刻为就业做准备。

四、结语

我国目前和近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巨大,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现阶段的重中之重,需要国家、学校、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有效的解决目前的状况。

[1]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

[2]吴勇.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贵派[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薛继红.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