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扬琴演奏中的控制感探析

2013-07-13靖江市锡剧团江苏靖江214500

大众文艺 2013年24期
关键词:扬琴演奏者弹奏

李 丽 (靖江市锡剧团 江苏靖江 214500)

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其艺术表达形式是通过表演作为载体,将艺术作品展示给听众,以实现其审美价值。正如英国著名的指挥家亨利·伍德所说的:“音乐是通过所写下来的音符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的,其本身以毫无生命的形式存在,其要通过演奏者的弹奏,将音乐赋予生命的气息,使音乐创作者的思想得以释放。” 扬琴,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其是以弹击的方式发生声音的。演奏者所产生的弹击力量主要依赖于手臂各个部位的肌肉关节,以腕指关节作为中心活动点,拇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手指持竹,通过转动和捻动的方式,在手腕的屈伸操作下来完成。

一、扬琴演奏中的控制感

扬琴演奏艺术所讲究的是将演奏技术与技巧相结合。如果没有演奏技术,就很难将音乐的所需要的音色、力度表达出来,而如果没有演奏技巧,音乐的内涵就无法得以诠释。所以,如果说音乐创作者的思想要通过演奏表达出来,就需要具有高超的操作技术。与此同时,演奏者本身也是间接的音乐创作者,其在演奏的过程中也要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通过演奏的形式传达出来,展示在欣赏者的面前,这就需要音乐演奏者具有精炼的技巧,音乐的内涵则是在演奏技巧的运作下表达出来。所以,扬琴演奏中的控制感是使音乐演奏达到完美境界的一种手段。

在扬琴演奏中,控制感是演奏者对于自己演奏中的肢体语言的把握程度,其是一名扬琴演奏者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一名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控制感,就是在掌握了扬琴弹奏的技术和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在把握的程度上做到分寸得当。在扬琴演奏的控制感当中,扬琴的演奏方法要与表演有效结合,并合理运用,将表演和弹奏都控制得恰到好处,这就需要演奏者的演奏手法要娴熟,并具有很强的舞台表演能力。扬琴演奏,并不是演奏本身,而是创作者的思想、演奏者的情感以及弹奏的动作等等都要在音色中形成整体,当三者融为一体的时候,手中所弹奏的扬琴,就不仅仅是用来弹奏的工具,而成为了演奏者身体中的一部分,并以此为载体,实现“琴人合一”的境界。

音乐是自由的,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驰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弹奏,而是要在演奏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从而使演奏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二、扬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控制

扬琴的演奏需要将情感融入音乐当中,而通过肢体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对于扬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控制,也就是对于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控制,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演奏者的肢体语言,也是其舞台形象的展现,因此要与音乐的表达相和谐。扬琴演奏中的“演”是演奏者的自然呈现,给欣赏者以视觉的美感;“奏”是演奏者弹奏能力的体现,给欣赏者以听觉上的美感。将视觉和听觉之美融合到一些,扬琴的演奏者就要在控制好音质的同时,通过身体的语言表现出来。

在扬琴的演奏中,肢体语言的控制能力是很难掌握的。如果演奏者的动作过于夸张,就会给人一种故作姿态的感觉,不但影响了弹奏效果,而且还会失去自然的美感。反之,如果演奏者在进行舞台表演的时候,缺少肢体语言,就会让欣赏者只有听的感觉,而因为没有演奏者的肢体表达而缺少相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与其他器乐弹奏有所不同,扬琴演奏的过程中,肢体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其作为演奏者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音乐的情感来控制自己的肢体,肢体的各种动作都要与旋律相配合,做到“乐由心起”,肢体会随心而动,从而使与演奏的音乐相得益彰。演奏者没有肢体语言,当然不好,但是如果动作过于表演化,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控制好肢体语言,让音乐创作者的思想与演奏者的情感通过表演之美表现出来,实现实行与内容的统一,行为与身心的统一,使美更为完整,并因此而与观众产生共鸣,将观众的情感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舒缓而自然地流淌出来,在赋予表现力的肢体语言的渲染下,将在演奏空间的氛围推向高潮。观众对于音乐的理解则会激励演奏者,从而使演奏的效果更为完美。

扬琴的肢体语言动作,除了手势弹奏的动作之外,还有体态的表现力和面部神态的表达。手势弹奏,在扬琴弹奏的音乐表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演奏的手势动作不宜夸张,两只手要相互协调配合而且实现动作均衡。体态的表现力及时演奏者在演奏扬琴中所散发出来的气质美,这就需要演奏者保持良好的台风,虽然体态中包含着表演的成分,但要体现为端庄自然、落落大方。对于体态的控制,要建立在音乐的韵律表达的基础之上,任何的体态变化,都是一种自然呈现,情感伴随着音符迸发出来,仿佛音乐是从弹奏着的心中流淌出来一样,是那样的美妙动听,是那样的自然优美,令听者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进入到如诗如画的境界,耐人寻味,而又美不胜收。扬琴演奏者控制好神态,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表情感染观众,让面部的表情成为音乐的自然呈现。

三、扬琴演奏中呼吸的控制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要以呼吸的方式生存下去,音乐亦是如此。在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当中,其就由于是语言表达一样,除了节律之外,还要能够控制好律动等等。控制好扬琴演奏的呼吸,就会使音乐更为富于生机和活力。

(一)将音乐的呼吸通过演奏者的呼吸表达,并实现双方的完美结合

与音乐的呼吸有所不同,演奏者的呼吸,是对于音乐的体会的一种自然表达。随着音乐的节奏以及演奏者对于音乐情感的释放,就会出现呼吸节律的变化。此时,演奏者就要控制好呼吸,以使情感能够融入到音乐中而得到良好的控制。比如在弹奏《黄河颂》的时候,在演奏者的脑海中就会自然地呈现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景象,那种壮观的场面如果仅仅以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很显然是不够的。此时演奏者就需要将动作表情,配合呼吸的节律来对于音乐的节拍进行转换,使音乐的情感通过动作表达出来,已达到预期的音乐效果。控制好呼吸,是确保音乐准确表达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演奏过于机械,那么,演奏者对于呼吸就很难与控制,所演奏的音乐也会听起来杂乱无章。一般而言,雄伟而辉煌的乐曲,会根据节奏的强烈变化以及激昂的乐感,而频频出现起伏较大的深呼吸。比如在演奏《红河的春天》就会有一种始慢而快、由弱变强的过程。那么,呼吸也要根据这一规律控制好。随着音乐表现力的增强,就会将情感由内而外地被激发起来,此时演奏者在控制好呼吸的同时,还要带动演奏的手指、手腕以及手臂,使情感通过琴弦的旋律额表达出来。

(二)演奏者要善于控制好气口

音乐的弹奏并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层次的。气口,就是两个结构层次之间的衔接点,即气口处。气口的作用,是能够使音乐在这一处暂时休息。如果演奏者对于放松技巧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好气口,并利用呼吸的节律,将适当地使身体和手臂得到放松。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休息的间档,不但不会影响音乐的连贯性,而且还能够将扬琴演奏的整体效果控制好。

综上所述,扬琴是中国的民族器乐中的一种,以其音域宽、音色明亮而广受欢迎。扬琴的演奏中,要保证音乐更为完美地体现出来,就要对于演奏艺术进行多角度研究。

[1]刘杨.关于扬琴演奏艺术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苗燕.浅谈扬琴演奏中的力度控制[J].新一代,2011(02).

[3]潘仲华.浅析在扬琴演奏中音质控制的技巧[J].科技致富向导,2012(03).

[4]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扬琴演奏者弹奏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浅析中国扬琴重奏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浅谈如何具有歌唱性弹奏钢琴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我的扬琴学习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