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让我结缘楹联
2013-07-13张海涛
● 张海涛
千秋联墨千家作;
一世风华一馆藏。
夜阑时分, 我在书桌前仍在浅吟着为中国楹联博物馆成立所作的贺联。 这寥寥十四个字, 让我花费了几个小时来构思和修改。 虽然如此,我却并不觉得疲惫,反而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放下笔, 我走到窗前。惟见一庭月色如水,思绪也不由得于其中荡漾开来。
二零零六年,我考入了南开大学。从初中便喜欢古典诗词的我,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系作为我的专业。 到了大二网上选课的时候, 我在选课手册上依旧勾画着那些偏重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如《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古典诗词格律与欣赏》等等,可以说凡是带有『诗词』字眼的课都被我一网打尽了。 然而,最后学分算下来,还需再选一门。这时,《对联研究与创作》进入了我的视线。对联? 在我的印象中,接触最多的对联恐怕就要数春联了。 一左,一右,上有横批, 这有什么可讲的呢? 或许正是这种不屑,使我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之心。就这样, 我选择了每周二晚六点半都准时来到二主楼的一一零教室。 只是那时我并不知道, 一段迷离惝恍的楹联之旅就此起航了。
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名叫陆广训, 是文学院的退休教授。 他以其略带沧州口音的讲述将楹联知识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出来。其中,既有楹联的起源,又有楹联的趣话;既有楹联的格律要求, 又有各地名胜的佳联妙语。 通过ppt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陆老师将每一名学生都引领到了楹联世界的大观园中。以至于每次下课铃响起,我都仍欲置身于联墨芳菲之间, 屡屡生出意犹未尽之感。由于我经常坐在第一排听课,时间一长,陆老师便注意到了我,时常会在课堂上叫我回答一些古典文学相关的问题。 看着他那期许的目光,我的内心非常的喜悦,对于楹联的兴趣, 对于学好楹联的信心也更多更足了。一次下课后,陆老师将我和其他几位同学留了下来, 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 希望我们能够在南开园中成立一个与楹联相关的学生社团, 吸纳更多的同学加入, 让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精粹在师生间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陆老师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最终在二零零七年十月正式成立了南开大学楹联协会(二零一一年更名为南开大学诗词楹联学会)。陆广训老师为学会指导教师, 而我则担任副会长一职。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的文学爱好中除了诗词文赋外, 又增加了楹联这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现如今, 我已是研究生三年级的硕士生。 不仅担任着南开大学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的职务, 还有幸成为了一名天津市楹联学会的会员。 可以说,凡此种种变化,皆是在南开、 在陆老师指引之下我与楹联的一份因缘。回首这五个年头,结识楹联所带给我的收获难以计数,粗略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我有幸得到了众多前辈的指导与鼓励。在陆老师的介绍下,我结识了天津市楹联学会的老会长阎复兴, 原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王之望, 南开大学退休教师张宪春、张格两位教授,以及天津市楹联学会的诸位专家。 他们以蔼然可亲的长者之风不断鼓励着我, 每一次与他们的晤面、交流,我都能深切体会到他们对于我这个后生晚辈的期许与希望。 特别是阎复兴老先生,甚至待我以忘年之交一般。 他身上那种老一辈学人追求真理、终身学习的精神与毅力,始终深深地感染、激励着我,成为了我受用终生的宝贵财富。
其次,我有幸结识了众多朋友。 选修对联课,成立楹联协会,改组其为诗词楹联学会,这都是我通过楹联这个纽带结识新朋友的过程。 屈子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孔子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见,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我应该感到庆幸,于家慧、李开林、张昊苏、付文超、李晓楠…… 几年的光阴里,与他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最后,楹联还带给我一些荣誉。 所谓荣誉,即名利之『名』,它向来为清高之人所不齿。 这里之所以将它提出来,并非以求自我之炫耀,而仅仅是作为我与楹联结缘的一份备忘之录:
二零零九年, 获得南开大学举办的『我为南开写风采』楹联大赛二等奖;
二零一一年,楹联作品入选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百副红联;
二零一二年,获得『红桥杯· 清风颂』楹联作品大赛入围奖;
二零一二年,作品入选海河形象推介语征集活动二十条优秀推介语。
转眼间,壬辰龙年即将过去,又到了为家里写春联的时候了。 这几年的春联可都是我构思、 书写一条龙!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了笑,楹联——看来我真的离不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