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莫言撰写的对联

2013-07-13香港陈锡波

对联 2013年13期
关键词:对偶仄仄格律

● (香港)陈锡波

莫言的对联,究竟该不该认同?如此写法,别人可否仿效,照着写?可以的话,所据何理?是何格式?……

报上有人介绍莫言先生的两副对联,是两副,不是作者说的两幅。幅字用于字画,一幅字、一幅画。用幅作对联的量词是近年的“创新”。文章附有对联的真迹:

齐鲁多有伪君子;

江浙盛产小丈夫。

醉后喜中美人计;

闲时爱读线装书。

莫言莫言这两组“很风趣”的“新词”有何微言大义,先看一看它们究竟是不是对联。对联,原是唐代律诗中要求对偶的联句。唐代诗人在南齐沈约首倡的四声基础上,将四声两元化分为平仄,既继承了声律和谐跌宕之优美,又避免了过分繁琐之羁绊;同时确定诗中对仗的应用,避免上下句用字的重复,比其它诗文的对偶句更加严谨,这是唐诗有别于先唐诗歌的特色。律诗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结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既要协律,又要对仗。宋人葛立方在其《韵语阳秋》中称颔联和颈联为对联,其它两联为散联。对联,即以颔联和颈联平仄和对偶的要求为标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从唐诗中脱胎而出。

对联,既然自成一家,就不只是诗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文学作品,每句字数也有所变化,不限于五言和七言。因其讲究平仄与对偶,表现了汉语声调变化的音乐美和中国哲学思想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核心精神,具有独特的与别不同的形式和文化内涵。

平仄与对偶,是对联的两个标准,缺一不可。协平仄而不对偶,是联,不是对联,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对偶而不协平仄,也不是对联,只是对偶句,有的很巧妙,也只能称之为巧对。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中山出租车租出山中。”

通常,七言联依颔联或颈联的平仄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莫言对联的平仄结构如何?一组是“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另一组是“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本句平仄不相间,对句平仄不相对,完全没有格律。而论其对偶,“美人计”与“线装书”语法结构不同,“人”与“装词性也不同。据文章作者说,莫言有意改“线装”为“圣贤”,也不对,“美人”是偏正,“圣贤”是并列。作者建议改为“鬼怪”,鬼和(妖)怪,同样是并列。总之,这两组句子,一组只对偶不协律一组不协律又不对偶,如何说是对联?

本来,名师大家的作品,一字一句,举足轻重,“一言而为天下法”,有人当它为创作楷模,有人以它为理论根据,对社会有深远影响,如有差错,贻害也大。当今,莫言的名气如日中天,再由作家加以传扬,其影响就更非同小可。莫言的所谓对联,究竟该不该认同?如此写法,别人可否仿效,照着写?可以的话,所据何理?是何格式对联格律是约定俗成逐渐形成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点,如果不依,别人也跟着不依,那还有什么传统可言?对联格律是对联的统,没有统,还有什么可传?早就没有对联了。

文章所附真迹是莫言先生“自己的字体”,其书法优劣自有人评说,本无须多言,然而如果其中有错字,如伪字、醉字爱字,岂不也误人子弟?

猜你喜欢

对偶仄仄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品味对称之美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偶感
学诗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
悬剑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