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夺天工金银繁华

2013-07-12胡马乔江阴博物馆

检察风云 2013年19期
关键词:金银器江阴金银

文/胡马乔 图/江阴博物馆

巧夺天工金银繁华

文/胡马乔 图/江阴博物馆

金银器是江阴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亮点之一,这次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内展出的藏品,皆是由江阴博物馆文物专家为上海市民精心挑选其中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70余件金银器珍品,以飨读者。

中国使用金银制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江南地区更是不同寻常。至宋代,金银器受文人士大夫阶层审美情趣的影响,以典雅质朴为特色,题材多来源于生活,并将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与变化多姿的器物造型巧妙结合,达到和谐统一,而由文物专家精挑细选的江阴博物馆中的一件莲藕金簪和一件五花头凤鸟金簪,即为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山观窑藏出土的鎏金银发饰,品种多、类型广,是不可多得的南宋时期金银饰。对我们今后了解金银器的历史脉络有很好的实物和赏析价值。

金银器之金,因黄金性能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延展性强,其特性早为古人所认识。在考古发掘中,河南安阳殷墟有金箔出土,郑州商代遗址出有夔凤纹残金饰件,北京平谷商墓出有金钏和金耳环。平谷县金矿丰富,迄今3000余年,矿源未绝。金银器之银,银在自然界多以硫化银存在,不易提炼,其使用历史较金为晚。目前所见,春秋时期有银错铜兵器,是最早用银的例证。以银制器,始于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陕县上村岭春秋墓出有金铉泡;河北易县、唐山均有春秋至战国时期金饰出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有金鼎、金杯等,金鼎器形虽小,但在考古发现史上仅此一见。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有金兽及医用金针出土,定县有西汉累丝金饰出土,新疆汉代乌孙墓出土有金指环、耳环及各种形式的金箔饰件。内蒙古凉城出土的一批西晋时期的金银器,其中有兽形金饰牌、金饰件,有的金饰刻有“猗㐌金”三字,当是西晋时期,拓跋鲜卑人所用。江苏宜兴周处墓出土金器多件,内有一枚金

江阴清山秀水,人文底蕴丰富。江阴人南北兼容的独特性格,勤劳率直,聪敏达时,刚烈勇敢,深富人文魅力。在这块土地上,考古遗存与历史文献证实,至迟于距今7000年就已存在了自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和距今5000年良渚文化的居民就在此地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从此历史延绵不断。江阴的土地,为中华大地增彩;江阴人民,孕育翘楚,为中华民族增辉。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张忠培

之《江阴文物精华》》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八种工艺技法

鎏金: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近代称“火镀金”。系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

镶嵌: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器物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浅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整光滑。

锤:此法乃利用金、银极富延展性的特点,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呈片状,再按要求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

错金银:亦称金银错。先在青铜器表面铸成凹槽图案,然后在凹槽内嵌入金银丝、片,再用错石(即磨石)错平磨光,利用两种金属的不同光泽显现花纹,谓之错金银。

掐丝: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谓之掐丝。此项工艺不仅在宝石、金银饰上运用,珐琅器也运用,如掐丝珐琅器等。

炸珠: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会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谓之炸珠。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银器物上以作装饰,如联珠纹、鱼子纹等。

錾花:系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小锤敲击錾具, 使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达到装饰器物的目的。

累丝:将金拉成金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在器物上,谓之累丝。

1 金嵌宝石簪

明 长13.8厘米 最宽7.7厘米 重96.2克

(1972年长泾明墓出土)

金质,呈火焰状。下层用整块金片锤成火焰形,上层按底层形状沿四周做25枚金托,托之间均以金丝缠绕成小花,上嵌宝石。

2 艾虎五毒金头银簪

(1977年青阳明邹令人墓出)

桃形。用整块金片锤鍱出仙人、老虎、三足蟾蜍、蜈蚣、蝎子,以山石、青松为背景。骑虎之人赤发跣足,肩披霞帔,一手执锄,一手提花篮,且锄头恰好压在蝎子身上。单股银质扁平簪身。

3 银臂钏

南宋 厚0.1厘米 直径6.5厘米

重126克

(1986年山观窑藏出)

臂钏即臂环,古代称臂环为钏。臂钏还有一个名称叫“跳脱”。因其盘旋成数圈,使用时缠绕在臂部,固有“绕臂”之说。臂钏在早期是男女都佩戴的饰物,以后才成为女性特有的一种装饰品。臂钏种类很多。此臂钏盘旋为十一圈,两端用银丝编成环套,用于调节松紧。

4 银鎏金亚字形海马纹盘

宋 对角16.2厘米 高0.75厘米

边长13.6厘米 重96克

(1985年青山窑厂出土)

盘呈亚字形。纹饰细密分三区,中间一区为方形,内有对称纹饰。二区为海马、麒麟,底纹为翻卷的波浪向上向下起伏,四匹海马、一麒麟不对称分布。三区为卷草纹,缠绵连续。其制作工艺也较复杂,细阴刻线、描金等等。顶针和一个累丝金篮,南京东晋王氏墓群出土有金铃、金环、金钗、金簪和镶金刚石的金指环,据专家考证,当时的金刚石是从外国传入的。

宋 通长36.1厘米 最宽处6厘米

重66.9克(江阴夏港出土)

簪体呈扁平状。主体纹饰为莲花,层层叠上,共分九层。顶层和自上向下第三层各伸出一只莲藕,间缀姿态各异的莲叶。莲瓣与叶片均系以薄金片——錾凿成形。整个器形别致、生动,插戴起来有着风动娉婷的韵致。

金折股钗

宋 通长18.6厘米 钗头径0.36厘米

重38.55克

(1991年12月1日夏港宋墓出土)

折股钗是宋元时代最普遍的一种样式,均为实心。其主要用作挽发,时称“关头”。钗头制成关节形,钗尾圆锥状。

银鎏金福禄寿三星果盒

元 通高13.7厘米 足高0.8厘米

重430克

(1980年申港张家店元墓出土)

银盒呈鼓状八瓣莲花形,底盖均等大小,盖面中心随形作莲瓣状开光,造型别致、纹饰繁华。采用深雕凸花工艺,锤揲松树、仙鹤、星斗以及仙翁和仙童等形象。从银盒画面内容及表现方式来看,含“福”“禄”“寿”寓意。该果盒构图生动流畅,层次错落有致,三星及童子的表现上讲究对应,写实与虚幻相结合,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金莲藕簪

金五花头凤鸟纹桥梁簪

宋 通长13厘米 宽19.2厘米 重60.5克(江阴博物馆藏)

隋、唐时期,金银器制作水平大有提高,西安隋李静训墓出有金耳环、指环、闹蛾金钗等物。西安何家村出土唐代金银器一百多件,有环柄八曲杯、环柄八棱杯、高足杯、提梁壶、双耳锅、熏炉、熏球等。器物成型以钣金锤鍱、浇铸为主,采用切削、抛光、焊接、铆、刻、凿等制作工艺,有的器物留有明显切削加工痕迹,螺纹清晰,可以看出起刀点和落刀点;有的金盒上,螺纹的同心度很强,纹路细密,子母口密合,子口系锥面加工,说明已使用车床,部分器皿纹饰、造型,吸收了中亚、西亚文化的特点。

唐、辽、宋、金时期,佛教盛行,佛塔地宫,多藏有佛教文物。唐代及其以后各代金银器一样,同是贵重的金属细工艺,凡是金质器物都可用白银制作,且价格较金器便宜。其中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法器及舍利金棺等物,为近年考古一大发现。云南大理三塔,发现有大理国明治年间金佛七尊,河北承德发现契丹文金符牌,上刻“敕宜速”三字,是传达皇帝诏令,调发兵马的信物。江苏吴县元墓出土金杯,底部刻有压印的店铺、制造匠人和金器成色的文字。

元代金银器与宋代在风格上较相似,讲究造型的精巧和洗练,通体光素者较多,且多为日常用品。1980年申港出土的元代福禄寿三星鎏金银盒,构图生动流畅,层次错落有致,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1972年青阳出土的9件套银酒具较多地运用了锤鍱、錾刻、焊接等技法,尤其是银钵的纹饰用浅浮雕凸显出梵文及莲瓣的主题纹饰,体现了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的流传,为研究元代金银器皿提供了新资料。

明代,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民间的金银手工艺制作也盛极一时。江阴明墓中常见有金银饰品随葬,分别出土于长泾和青阳的两套明代金银器更是巧夺天工。1977年青阳夏元贞妻邹令人墓所出金银饰采用錾刻、镶嵌、隐起等工艺。其中嵌宝石凤凰金头银

金五花头凤鸟纹桥梁簪

宋 通长13厘米 宽19.2厘米 重60.5克

(江阴博物馆藏)

透空雕,造型别致,美观。簪头为弧形,上有三角体的花头5只。花头正面为长方形,间饰花鸟,姿态各异。中间一花头内饰勾喙雀鸟,展翅作飞起状,雀鸟四周缠绕花卉、草叶。向左向右两花头内饰向下翻飞的凤凰,最靠边的两花头间饰展翅飞起的勾喙雀鸟。五个花头侧面纹饰一致。从制作工艺上来看,五个花头分制而成后,用金条将其连在一起,接头处均用小金丝缠绕。

金山形楼阁人物簪

明 最长11.1厘米 最宽10.2厘米

重50.5克

(1972年长泾夏彝夫妇墓出土)

半立体状,呈山峰形,峰尖居中,采用模压、钻刻、焊接、累丝缠绕等工艺制成。正背面均有纹饰。正面以建筑为主,顶上有花,下以栏板围护,间以花草点缀。方寸之间有人物十人,中间一人神态庄严肃穆,梳髻披云肩,前立一鹤,旁边当为侍女,持扇、捧物、怀抱琵琶,情态各异,踏步上立一人。背面用金丝垒成卷草纹样。簪身扁平,上点錾卷云纹。该器工艺非凡,重重叠叠,极为精细。簪、蝴蝶牡丹金头嵌宝石银簪、螳螂捕蝉金头嵌宝石银簪、鸳鸯戏莲金头银簪,描绘事物虽为日常喜闻乐见之物,但在立意上不拘泥于一事一物,尽显金银细工的独具匠心。1972年长泾夏彝夫妇墓中出土的金银饰多采用极其复杂的花丝工艺来表现主题纹饰,无论各式耳坠还是各样金簪,处处可见花丝累绕。如艾叶形楼阁人物金簪,地纹用填丝方法制成多层次的精美纹样,楼台层叠,花草环绕,各色人物居于其中。方寸间宫殿楼阁巍峨屹立,亭台廊榭错落有致,并充分利用殿、台、楼、廊、栏、桥四周的间隙表现出林木蓊然、花草竞艳、清虚幽远、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这些立体造形装饰设计新颖,精巧华丽,玲珑剔透,严嵩在《天水冰山录》中的所谓“金厢楼阁群仙首饰”、“金厢累丝楼台人物首饰”当指此类。

自此,全国各地都遍及金银器的出土,然而在江阴博物馆馆藏的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金银器,皆以发饰和生活用具为主,这些器物的工艺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许多金银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这些金银器大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极富宫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为上海市民的博物志生活,带来了一缕繁华似锦的记忆。

(藏品与资料提供:江阴博物馆

展览主办: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金银器江阴金银
魅力江阴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登江阴黄山要塞》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江阴特产——马蹄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西夏金银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