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侦光源

2013-07-12阿碧

检察风云 2013年22期
关键词:物证红外线痕迹

文/阿碧

刑侦光源

Criminal Light Sources

文/阿碧

在刑事案件的侦破现场,无论是照明,还是寻找证据,都需要用到光源。多种现代化的光源在刑侦现场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破案效率,减少了寻找证据时对现场的破坏程度。在现场物证勘验中,各种痕迹物证的细节往往是很微弱的,在普通光照条件下,很难捕捉和记录到这些细节。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反射、吸收的特性不同,在一些特殊的可见或不见光源的照射下,物证的表面将得到不同的亮度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细节。

红外线

在刑侦现场,侦破人员用到的不少光源都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源就是其中之一。红外光又称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按其波长大致可分为三段:760~1500纳米为短波红外区;1500~10000纳米为中波红外区;10000纳米~1毫米为远波红外区。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据测试,在自然光辐射中红外线可达40%以上。

在刑事侦查中,常常用红外摄影来查找证据和监控嫌疑人。运用红外线不能引起视觉,具有显著热效应和穿透力的特性,对隐匿的细微犯罪物证进行红外线拍摄,提取证据;对重大犯罪嫌疑人的行迹进行红外线监控,控制犯罪活动。要实现红外摄影,就要让红外线到达传感器,而同时阻止可见光进入。一般我们通过在镜头上加装红外滤镜来实现。与低通滤镜原理相反,红外滤镜的作用是阻止可见光,允许红外光进入。在以往,红外摄影通常使用红外线胶片,但也有和荧光摄影相似的间接红外线摄影。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现在一些刑侦人员开始利用数码红外摄影设备。虽然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红外线,但是数码摄像机使用的感光元件却是能感测到红外线。

由于不同物质对于可见光、红外线的吸收性能不同,所以通过红外摄影可以发现在可见光下看不到的一些差别,刑侦技术检验中常常利用红外摄影达到以下目的:显示被苯胺染料、有机染料及红色污斑掩盖或浸染的墨汁、石墨铅笔、炭黑复写纸和油墨字迹;鉴别纺织物品的结构、污渍斑痕;显现模糊不清的邮戳标记;显现褪色或变色的字迹或图案;拍摄薄雾笼罩的室外现场;呈现被挖掉或刮掉的文件字迹等。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用于远距离拍摄,或对案发现场的生物组织证据进行穿透摄影。利用红外线具有穿透图画表层深入颜料内部的特性,它还可以为大师们的名画判断真伪。

紫外线

紫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到的光,波长范围为10~400纳米。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主要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在案发现场,收集受害人或嫌疑人的体液痕迹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此时,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体液侦察,因为大多数体液在高强度的紫外线作用下可以发射出肉眼可见的荧光。虽然这种方式不能直接确认所找到的体液是哪一种,但是通过使用高强度紫外线灯远距离大面积的搜寻,可以直接帮助刑侦人员确定在哪里有提取价值的痕迹物证,然后可以对这些地方进行编号标出,从而为下一步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物证。

不同体液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体液中的DNA含量是不一样的。精液中的DNA含量很高,有很强的荧光反应。在高强度紫外线灯的作用下,精液的荧光反应无论在浅色或是深色的织物上都可以直接看到,并且不用任何有色目镜就可以看到。阴道分泌物的DNA含量较低,荧光反应微弱不易发现。尿液在高强度紫外线的作用下,即使在较远的距离荧光反应也可以很轻易看到。通过对找到的尿液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发现是否有混于其中的带有DNA的其他体液像血液等。汗液含有DNA在高强度紫外线灯下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荧光反应,通常在手套、罩门、衣服、地板等表面是汗液较集中的位置。唾液中的DNA含量也较高,在高强度紫外线灯下极易看到唾液的荧光反应。

在刑事技术检验工作中,刑侦人员还利用紫外线鉴别物质的异同,有效地扩大痕迹的利用范围。如利用油墨和染料在紫外线激发下所产生不同的荧光反应,可以鉴别货币、证券和票证的真伪,辨别文件纸张、墨水、糨糊、胶水等物质的异同,判明文件的真伪和伪造的方法;利用消字灵在紫外线照射下特有的荧光现象,可以发现消退痕迹,并恢复销蚀文件的内容,利用紫外线照射还可以发现和查明密写内容,确定密写物质的种类属性,区别同色不同染料的棉、毛织品。

多波段光源

在刑侦现场,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出多用波段光源收集证据。多波段光源由多种单色光组成,集普通光源、红外光源、紫外光源的特点于一体,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波段可调等特点,是刑事物证照相、摄像、与图片处理的理想光源,在刑事工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多波段光源在现场勘查中的使用,无疑为在现场上直接完成痕迹物证的观察、拍照采取提供了方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率和采取利用率。

当光照射在物质表面上时,物质可以吸收光,也可以反射光。某个特定物质可能较强地吸收某个特定波段的光,而强烈地反射其他波段的光。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波段和反射波段是不同的。用一束特定波段的光照射承载痕迹的客体表面时,由于痕迹和客体对入射光的吸收率有较大差别,痕迹与客体之间的反差会显著加强。例如,用415纳米紫光照射浅血指纹,指纹纹线的颜色会被加深。

多波段光源在刑事技术中主要应用于现场勘查、发现物证以及在实验室中对物证进行处理。在现场勘查中常用于探测血痕、精斑,显现射击残留物,显现现场的无色汗液手印,被荧光物质污染的潜在手印等。其具体现场实用操作规程如下: 第一步:白光搜索。进入现场后,首先进行第一次搜索,应先使用多波段光源的白光输出进行第一遍现场勘查,这与以往我们用强光灯进行现场勘查时的方法是相同的,主要目的是勘验是否有灰尘足迹、灰尘手印以及各种微量物证。第二步:蓝绿光搜索。然后将现场尽可能的遮光,如果在允许的条件下,可在夜晚进行再次搜索,使用多波段光源的蓝、绿光,带上橙色滤光镜进行第二遍现场勘查,可发现可疑物质如体液、纤维、油漆碎片及射击残留物等发出固有的荧光。如有尸体,应用蓝、绿光在尸体和衣服上检验精斑、唾液、毛发、纤维、伤痕或咬痕。第三步:改变输出波长搜索。改变输出波长并更换滤色镜,多次搜索,看是否有新的发现。第四步:显现处理。在显现出指纹时,能带回实验室处理的检材,应尽快带回处理,如有不便,可在现场用荧光粉末或其他处理方法显现指纹。

猜你喜欢

物证红外线痕迹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红外线触摸屏的专利技术综述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
积淀岁月的痕迹
触摸岁月的痕迹(2005)
红外线防近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