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代表工作“三个意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访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吕贵

2013-07-12文/朱

上海人大月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事工委人大代表

文/朱 琦

强化代表工作“三个意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访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吕贵

文/朱 琦

本届常委会履职第一年,代表工作的“发力点”在哪里,有哪些总体部署和考虑?就此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吕贵,请他为我们详细解读今年常委会代表工作的几大重点内容。

月刊编辑部:我们知道您去年从市委党校来到市人大侨民宗委、外事委担任委员,今年换届之后,又到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担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角色的转变,您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吕贵:我去年从党校到市人大常委会,先是在侨民宗委、外事委工作了九个月,对人大工作多少有了点感觉。换届之后,我来到人事代表工委,首先感到压力非常大。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委员会的“守门人”,有很多事情需要思考;二是换届之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对人事代表工作高度重视,要求也很高;三是感受到本届代表的履职积极性非常高,对我们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有压力的同时,我也感到很欣慰,很有信心。第一个信心来自于领导的重视。4月11日,殷一璀主任带队到人事代表工委调研,对今年乃至本届常委会五年的人事代表工作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紧接着5月13日召开的党组会又专题研究了代表工作。总体上讲,今年代表工作的方向、要求、任务和工作目标都已明确。第二个信心来自于历届常委会和人事代表工委对代表工作有着很深厚的积淀,已经形成了常委会代表工作格局,为做好代表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第三个信心来自于人事代表工委有一支精明强悍、富有朝气,有高度事业心、责任心的队伍,工作班子也比较强,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代表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再推进一步,我相信还是能够做点事的。

月刊编辑部:殷主任在调研中提出了要强化代表工作的“三个意识”,成为指导今年代表工作的一条主线。在您看来,代表工作在常委会工作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高对代表工作的认识?

吕贵:的确,要做好一项工作,认识是基础和前提。认识不到位,工作肯定难以到位。这是做任何一项工作共通的道理,代表工作也同样如此。

我感到,做好代表工作,必须要强化代表工作的“三个意识”以及充分认识代表工作的基础性地位。这“三个意识”是殷主任在调研中首次提出的,即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主体的意识,人大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意识,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法定职权的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代表工作是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四项职权的行使,离不开代表这个主体。钟燕群副主任形象地说,人大职权被通俗地称作“四菜一汤”,但菜里必须有汤,没有汤,菜就没有质量。我想,人事代表工委要根据常委会领导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代表工作的认识,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集体服务保障,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

月刊编辑部:今年常委会代表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哪一方面呢?

吕贵:就今年代表工作来说,重中之重,就是要全力以赴办好代表履职学习班。今年是换届后的开局之年,我们有近三分之二的代表是新当选,占了市代表总人数的61.63%。这些代表刚开始履职,都非常迫切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其实,老代表也需要学习。殷主任在调研中明确要求,服务保障好代表的履职学习,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是今年代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要重点抓好。

怎样抓好代表履职学习,任务非常重。我们制定了2013年代表履职学习计划,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把重点聚焦到基础性、综合性的代表全员参与的履职学习班。在具体安排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方面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学习班,让代表清楚地了解我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西方政治制度之间的区别等,从而使代表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另一方面要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让代表掌握依法履职的基本知识,从应知应会、知情知政、履职实务三个层面做到“六知”,即知政情、知大局、知中央和市委精神、知人大制度、知国情市情、知履职实务技能,切实提高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履职学习的组织形式上,我们采取了“三结合、一拓展”方式开展,提高代表履职学习的实效。

月刊编辑部:代表是了解并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新一届常委会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在这方面,人事代表工委有哪些设想和举措?

吕贵:的确,我们在走访其他委员会的时候,如何着力联系群众,增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实效,是大家反映最集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年将进一步完善“三联系”制度,即代表联系社区和人民群众,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代表。“三联系”制度是上届常委会确立的,但如何通过“三联系”制度,发挥代表的“晴雨表”作用,我感到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我们还缺乏一个对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综合梳理的机制,造成社情民意的“碎片化”,无法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结合我们工委今年承担的常委会关于“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若干问题研究”的专题调研课题,我想有三个方面要下功夫。一是要在代表联系社区听取意见上下功夫,规范代表联系社区的功能定位,研究健全代表联系社区听取群众意见后的处理落实反馈机制。二是要在推进人大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接受原选举单位监督上下功夫。对代表的监督,我们过去探索得不够,将来可以探索制定代表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监督的规范,通过“后评估”机制促使代表更加积极地履职。三是要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与代表联系制度上下功夫,完善双向选择。除了一般的联系,还可以在研究某一问题时,专题联系代表,引导代表成为某一领域、某项工作的履职“专家”,使代表的履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也能让我们常委会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此外,我们还要提高代表书面意见的办理质量,重点抓好促进代表提高提出书面意见的质量以及加强代表书面意见的督办这“两头”;同时,我们也要提升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活动的服务保障水平,做好统筹协调组织工作。

月刊编辑部:经过几届探索,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建立了常委会统一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及各部门分工负责,人事代表工委统筹组织协调,市和区县、乡镇人大和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上下联动,人大代表踊跃参与的代表工作格局。下一步,人事代表工委还有什么新的考虑和打算?

吕贵:完善代表工作格局,也是今年常委会代表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将围绕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增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活动实效,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等重点开展调研,进一步推进代表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包括:全面梳理市人大代表在会议和闭会期间的履职要求和规范,分析代表履职所需的一些能力,明确履职的标准;从着力于增强代表的制度自信和履职实务技能来研究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具体措施办法,就代表履职学习工作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规;总结分析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信访工作的内容方式,健全完善人大信访工作为代表履职服务的功能;梳理代表依法履职和代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履职服务保障工作,提出健全完善制度、改进创新工作的具体措施;梳理市委关于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相关的政策规定和选举的实践,对代表候选人条件、提名推荐、选举单位、与选民见面等问题,研究细化相关规范,健全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制度,有条件的话,研究制定上海实施《选举法》办法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代表工作格局的内涵,细分有关各方工作职责,研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比如,规范常委会的统一领导,完善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建立人事代表工委和其他部门的横向直接互动关系等,这些都涉及运行机制的问题。当前我们对人大制度宣传还不够,因此要加强对代表履职活动的宣传。此外,尽管现在我们在99个社区(街道)建立了代表联络室,但在乡镇人大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规定,今后可以探索乡镇人大为本行政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服务的有效途径和组织机构保障等等。完善代表工作格局的核心在于提高代表履职活动的服务保障水平,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这正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

猜你喜欢

人事工委人大代表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中共梧州城工委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新路子
政坛人事变动
花时人事梦魂中,怕无芳意与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