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检查揭开食品安全之“难”
2013-07-12余志强
文/余志强
执法检查揭开食品安全之“难”
文/余志强
2013年,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再次成为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监督项目。
“力度空前,问题不断”——面对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治”与“乱”,很多人恐怕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方面,现在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可谓前所未有。远的不说,仅在最近两三个月内,国家就先后采取了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司法解释等重大举措,国务院领导强调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领域的“坏消息”一直没有消停过,同样是在最近两三个月内,“假羊肉”、“毒生姜”、“镉大米”等轮番上阵,一次次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鉴于食品安全的这种“现实表现”,将其归入“老大难”之列是恰当不过的。究竟难在何处?透过常委会持续多年的执法检查,让我们且对其中“难度系数”较大者尝试作些梳理。
“难”之一:“上游”与“下游”
食品安全是一个从“田头”到“餐桌”的长链,要在“下游”的日常生活中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离不开“上游”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可靠。受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盘点去年以来出现的“速生鸡”、“毒生姜”、“镉大米”等“新热点”,归根结底都是种养殖环节存在漏洞。从上海来看,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地产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合格率持续提高,如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在2009之前仅为96%左右,目前一直稳定在99%以上。但与此同时,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就拿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来说,虽然上海已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但部分外来务农人员私自携带或网上购买禁用农药,以及超剂量、超范围、不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等情况多有发生。尤其是一些“散户”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用药知识不够,不能做到规范使用农药等投入品,影响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上游”的安全隐患,通过生产、加工、餐饮等渠道的逐一传递,给“下游”的食品消费带去“不安全因素”。另外不容忽视的是,上海是特大型食品消费型、输入型城市,对外依存度很高,输入食品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上游”。在监管上如何兼顾“市内”与“市外”两类源头,对入沪食品进行有效把关,面临的难度不小。
“难”之二:“安全需要”与“市场需求”
回顾历史,食品安全是伴随着“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的过程而日益受到各方重视的。但问题在于,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前在大部分人非常在意是否“吃得好”之际,也有不少人由于经济收入、消费便利等原因,需要解决的还是“吃得上”和“吃得饱”。同时,虽然我国总体上食品比较富足,但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没变,保证“数量安全”依然和保障“质量安全”同等重要,跳开数量谈质量并不现实。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现阶段还难以简单地就安全论安全。举个例子,不知道“无证无照”食品不安全的人恐怕很少,但长期以来食品“无证无照”却始终“赶之不尽”、“关之不绝”,甚至很多大学周边都有“黑暗料理”在顽强生存、蓬勃发展。监管部门普遍反映“无证无照”食品执法取缔难、成本高、易回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长时期内,食品“安全需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持续,要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疏堵结合”,困难并不少。
“难”之三:“他律”与“自律”
人们常说,“好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也因此被视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现在的困难在于,如何推进“第一责任”有效落地,而不是变成悬在半空的口号。显然,在当前全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总体诚信度不高的现实环境下,在食品行业实现诚信突破绝非易事。正因为如此,对“黑名单”等手段的期望值也不宜太高。依靠各种食品行业协会自治可能是一条路,但时下的食品类协会普遍处于“小散弱”状态,且部分协会“二政府”色彩较浓,要想将其培育壮大并有效发挥作用,尚需从制度建设、功能转型、人财物保障等方面一件一件地去克服困难,需要费时、费力。
“难”之四:“95%”与“5%”
两者所指,分别是食品的合格率与不合格率。如据本市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本市食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4%,其中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食品的监测合格率在“95%”以上。对数值的高低,“官方版本”与民间看法可能有所差异,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质性影响不大,即使 90%、85%也并不能算“低分”。真正称得上“难”的,是“官”与“民”的侧重不同,监管者多强调“95%”,以此印证监管效果;而民众往往本着“零容忍”的精神盯住“5%”,追问到底哪些不合格、为什么不合格、不合格食品去了哪里等等。两种观点由于角度不同,都有道理,但此种差异并不只是停留于认知层面,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信心。以社会经常热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尽管本市相关政府部门严格监管生产企业、每周抽检流通奶粉,甚至采用驻厂监督等“保姆式”的监管方式,而且每次抽检产品质量均告合格,但“爸爸妈妈”们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信任不高等心态还是十分普遍。由此可见,要在“95%”和“5%”上面“统一认识”,扭转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老不信”,将会是监管部门需要长期应对的艰巨挑战。
“难”之五:“打”与“扶”
毫无疑义,民以食为天,对待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理当严上加严。近几年来,本市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40余万次,发现问题2.3万户次,立案处罚11798件,同比增加47%;罚没款8398万元,同比增加60%;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1.7万张,同比增加138%。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一大批安全不过关的“坏企业”被逐出市场。但在对此欢呼鼓舞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严打”的各种可能后果进行全面预估。正像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一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一些“小毛小病”也属正常。对出问题的企业通通一棍子打死固然解气、省事,但是否会出现管住了“好企业”、看牢了“管得到”的企业,却给“差企业”特别是“管不到”的企业和地下窝点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呢?或者,由于食品行业利润微薄、风险凸显,会不会促使一些“好企业”主动萌生退意呢?从长远来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得靠发展,如何把“惩劣”与“扶优”结合起来,逐步提高食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是摆在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
根据初步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将于6月中下旬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上海市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情况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为这些难题“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