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制砂MB 值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013-07-11左文銮魏勇陈雷范建峰

商品混凝土 2013年11期
关键词:石粉模量水泥

左文銮,魏勇,陈雷,范建峰

(南通众润混凝土有限公司利废技术开发中心,江苏 南通 226600)

0 前言

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材料[1],而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石骨料占混凝土质量的 2/3,巨大数量的砂石消耗使得天然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天然砂资源[2],因此机制砂成为很多建筑砂的来源。机制砂中 0.075mm以下的颗粒被称为石粉,而天然砂中粒径小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被称为含泥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石粉为机制砂破碎过程中的副产物,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母岩性质相同,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有利有弊。由于机制砂是由岩石破碎而成,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带入部分山皮,导致机制砂中0.075mm 以下颗粒中含有部分泥粉,它们多是天然砂在搬运过程中夹杂的尘屑、淤泥和粘土[3]。泥粉的存在可引起混凝土需水量增加,减弱混凝土性能或更容易被风化,阻碍水泥与骨料胶结的充分发展,妨碍水泥的正常水化或与水泥中成分进行化学反应等负面影响。GB/T14684—2011《建筑用砂》[4]规定混凝土用机制砂需用亚甲蓝方法(MB 值)检测机制砂中泥粉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未给出解释。现代混凝土对砂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特别严格,砂的质量严重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5],对机制砂 MB 值的研究有利于控制砂的质量,为混凝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原材料

(1)水泥:采用磊达水泥厂生产的 P·O42.5 级水泥,其部分性能如表1 所示。

(2)粉煤灰:采用南通华锦粉煤灰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粉煤灰,其品质如表2 所示。

(3)矿粉:采用南通市恒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95 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 S95 矿粉),品质如表3 所示。

表1 磊达水泥厂水泥部分性能指标

表2 粉煤灰品质 %

表3 矿粉品质

(4)细集料:机制砂细度模数 2.8,石粉含量 4.3%,表观密度为 2690kg/m3,机制砂的级配见图1。

(5)粗集料:粗骨料采用南京六合产 5~31.5mm 连续级配碎石,其级配曲线见图2,其他性能指标如表4 所示。

(6)减水剂:江苏某公司生产的 JM-10 聚羧酸减水剂。

(7)水:采用自来水。

图1 机制砂级配曲线

图2 石子级配曲线

表4 粗骨料各项性能指标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石粉和泥粉对机制砂 MB 值的影响,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强度、弹性模量、收缩、抗冻性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2.1 石粉和泥粉对机制砂 MB 值的影响

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的 MB 值见表5 和图3。

为了研究泥粉对 MB 值的影响,实验时先将机制砂中石粉筛除,然后加入两种不同塑性(A、B)的泥粉,实验结果见表6 和图4、5。

表5 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的 MB 值

图3 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的 MB 值

表6 泥粉对机制砂 MB 值的影响

图4 机制砂中泥粉含量对 MB 值的影响

图5 机制砂 MB 值与泥粉特性的关系

由图4 和图5 可以看出,泥粉的 MB 值与泥土的性质有关。相同泥粉含量时,机制砂的 MB 值与液限指数、塑限指数、液塑限指数的相关性的顺序为液限指数>液塑限指数>塑限指数。因此,可以认为机制砂中泥粉的液限指数决定着机制砂的 MB 值。

通过以上的实验分析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和泥粉两者的性质不能等同,适当的石粉可以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泥粉则是有害物质。同时机制砂的 MB 值越大,对水的吸附性越强。

2.2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机制砂 MB 值对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见表7。

低强度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为:水泥 260kg/m3,粉煤灰60kg/m3,矿粉 65kg/m3,水 160kg/m3,聚羧酸系 JM-10 型减水剂 5.8kg/m3,碎石 1045kg/m3,机制砂 773kg/m3(包含石粉与泥粉的质量)。

表7 机制砂 MB 值对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

从表7 可以看出,随着机制砂 MB 值的增加,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都出现了一个先略增长再下降的趋势,7d 强度和28d 强度在 MB 值为 1.05 时出现了个最大值,但是随着 MB值的继续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且 7d 下降的幅度要比28d 的大。抗折强度也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 MB 值为1.05 时达到了最大值,随 MB 值的增大抗折强度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呈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对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而言,其水胶比较大,易于产生离析泌水,泌水在粗集料表面富集,形成薄弱的界面过渡区,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 MB值的提高(泥粉的加入)改善了水泥浆体的保水性,降低了自由水在集料表面的富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提高了混凝土强度;但另一方面,机制砂 MB值(泥粉含量)的提高,影响了水泥的正常水化,降低了混凝土中水泥石的强度,且泥粉的增加,也导致了混凝土内部大量自由水被吸附,内部形成更多的微裂纹,这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机制砂 MB 值两种效应共同作用,导致低强混凝土随 MB 值增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且当 MB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后一种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对于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内部裂缝对抗折强度劣化作用较抗压强度更显著,因此也就出现了随 MB 值提高折压比下降的现象。

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为:水泥 440kg/m3,矿物掺合料 60kg/m3,水 160kg/m3,聚羧酸系 JM-10 型减水剂10kg/m3,石子 1077kg/m3,机制砂 718kg/m3(包含泥粉与石粉的质量)。

表8 机制砂 MB 值对高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

由表8 可以看出,机制砂 MB 值对高等级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由于泥粉含量的增加导致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下降,但对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机制砂 MB 值变化对水泥的抗折强度影响明显,混凝土抗折强度最高降低约 15%,且抗折降低幅度略高于普通混凝土。对于高强机制砂混凝土而言,由于高强机制砂胶凝材料用量较高,水胶比较低,机制砂 MB 值提高混凝土保水作用,降低界面过渡区厚度的影响效应不明显,而泥粉阻碍水泥水化的效应则被较为明显的体现出来。

2.3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

为了研究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对前述高等级强度混凝土进行了实验,28d 后自然养护,其结果见表9 和图6。

表9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

图6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60d 前,混凝土的强度略增长,60d 后强度开始出现倒缩, MB 值在 1.5 以后尤为明显,且倒缩幅度较大。分析其原因是长期自然养护的过程中,混凝土中水分缺失,内部水化颗粒水化中止,所以强度略微增长,且随着 MB 值的增大,泥粉含量增加,导致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内部裂缝加剧,造成混凝土强度倒缩。

2.4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为了对比研究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上静压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配合比为:水泥 400kg/m3,粉煤灰 60kg/m3,水160kg/m3,机制砂(包含石粉与泥粉的质量)720kg/m3,碎石1110kg/m3,外加剂 JM-10 型 9.8kg/m3。实验结果见表10 和图7。

表10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图7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从图7 可以看出,随着 MB 值的增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出现先增大又降低的趋势,在 MB 值为 1.05 前,弹性模量略微增长,在 1.05 到 1.85 之间又略微下降,1.85 之前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在 2.2 时急剧下降。这肯能是因为:在 MB 值为 1.85 之前,泥粉的含量不大,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影响不大,弹性模量是略微的增长和下降,但当 MB 值过了 1.85 以后,泥粉的含量提高了,阻碍了水泥的正常水化,降低了水泥石的强度,从而导致了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降低。

2.5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其混凝土的配合比前述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比,具体为水泥 440kg/m3,矿物掺合料 60kg/m3,水 160kg/m3,聚羧酸系JM-10 型减水剂 10kg/m3,石子 1077kg/m3,机制砂 718kg/m3(包含泥粉与石粉的质量)。实验结果见表11 和图8。

表11 机制砂 MB 值对高强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图8 机制砂 MB 值对高强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由图8 可以看出混凝土收缩率随着 MB 值的增大而增大,且早期收缩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水胶比较低,而泥粉的存在又吸附了大量的游离水,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进一步降低,致使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加剧,最终导致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干缩及整体收缩加剧。

3.6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实验配比仍为上述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比,本实验采用相对动弹模量来表征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其实验结果见表12。

表12 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从表12 可以看出,在冻融循环 100 次以下时,机制砂MB 值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当冻融循环达到 150 次时,MB 值为 1.85 的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首先出现大幅度降低,当冻融循环增加到 200 次时,几乎所有的混凝土都出现了相对动弹模量的显著降低,且 MB 值越大,降低幅度越大。

对于混凝土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分析认为:机制砂中泥粉为松散型,均匀分散于水泥石中,其疏松多孔的结构容纳了大量的毛细孔水,其毛细管壁的强度要低于正常水泥石毛细管壁,在经受多次反复的冻融循环后,含泥粉的毛细管壁被破坏,导致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降低。

3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机制砂的 MB 值的影响不大,机制砂的 MB 值主要受机制砂中泥粉含量的影响,泥粉的液限指数决定着机制砂的 MB 值。

(2)对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而言,随着机制砂 MB 值的增大,混凝土的 28d 抗折强度、7d 和 28d 的抗压强度均出现了先增大又降低的趋势,且都在 MB 值为 1.05 时出现了最大值。对于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言,随着机制砂 MB 值的增加,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明显下降,但 28d 强度影响不显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下降幅度较大,比低强度的幅度大。

(3)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可总结为60d 前,混凝土的强度略增长,60d 后强度开始出现倒缩,MB 值在 1.5 以后尤为明显,且倒缩幅度较大。

(4)随着 MB 值的增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出现先增大又降低的趋势,在 MB 值为 1.05 前,弹性模量略微增长,在1.05 到 1.85 之间又略微下降,1.85 之前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过了 1.85 后,泥粉含量的提高阻碍了水泥的正常水化,降低了水泥石的强度,从而导致了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降低。

(5)混凝土收缩率随着 MB 值的增大而增大,且早期收缩显著。

(6)在冻融循环 100 次以下时,机制砂 MB 值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当冻融循环达到 150 次时,MB 值为 1.85 的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首先出现大幅度降低,当冻融循环增加到 200 次时,几乎所有的混凝土都出现了相对动弹模量的显著降低,且 MB 值越大,降低幅度越大。

[1]吴忠伟,廉惠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牛威.人工砂 MB 值及其对砂浆、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

[3]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GB/T14684-2011.建筑用砂.

[5]李北星,周明凯,蔡基伟,等.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08(7): 51-54.

猜你喜欢

石粉模量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室内回弹模量和回弹再压缩模量试验参数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石粉变胶变出一生的财富和幸福
关于现行规范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理解和应用
石粉变塑料 国家发明专利
石粉变胶让发大财的梦想飞起来
石粉变塑料变出财富和快乐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