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铁矿资源需求形势分析

2013-07-10尹国龙左婧怡廖志杨雍章弟

四川地质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原始数据铁矿石铁矿

尹国龙,左婧怡,廖志杨,雍章弟,杨 宁

(四川省地矿局403 地质队,峨眉山 614200)

1 铁矿需求形式

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大消费国。中国铁矿有较多的查明资源储量,但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国内铁矿石生产仅能满足其需求的2/3 左右,其余1/3 靠进口富铁矿石和废钢铁解决。从世界范围内看,未来铁矿石的需求仍会逐年增长,并主要在亚洲地区。

表1 铁矿石保有量表

表2 移动平均量表

2 铁矿石供需预测

2.1 预测模型概述

由于预测的对象、目标、内容和期限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法与定量预测法。常用的定性预测法主要有市场调查预测法、专家意见预测法、主观概率法。而定量预测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完成,常用的有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使用强度法、投入产出预测法、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弹性系数预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BP 网络等方法等。在实际中,矿产资源的生产和需求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生产结构、居民收入水平、价格、宏观政策等等。现文中主要采用时间序列法预测。时间序列分析是根据系统观测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它一般采用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方法(如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本次应用由于模型数据较少,外推年份在10年以内。

2.2 保有储量预测

模型以年份为自变量,保有储量为因变量,利用Excel 程序做曲线模型拟合。

1)原始数据根据四川省国土部门统计资料(表1)。

图1 保有储量原始数据直方图

2)数据预处理;原始数据变化大。由于铁矿开采强度加大,2008年度保有储量比2007年骤然减少。为了较好的表现年度保有储量的变化规律,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移动平均,周期为3。处理后年度保有储量数据如表2、图1。

3)预测模型:工作中使用了多项式模型、指数模型等,各模型相关系数如下(表3):经过多种曲线类型拟合,除幂模型外其它模型移动平均处理后数据相关系数均优于原始数据。本文选用相关系数最大的多项式(3)曲线为预测模型。该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了随着时间增加,保有资源储量时高时低,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已知数据中2007年保有储量102 亿吨为最高峰,2003年保有储量98.8亿吨为低谷,随着铁矿开采加强,2007年以后保有储量逐渐减少,至2008年保有储量减少至98.3 亿吨为最低值。从拟合曲线的总趋势分析,2010年后保有储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2.3 多项式拟合曲线预测方程

式中:y=保有储量(单位:亿吨)

x=年度(如2008)

保有储量预测结果表(表4、图2):

表3 相关系数表

表4 预测结果表

图2 分年度保有储量直方图

从上表和趋势图可以看出,2001~2010年度保有储量逐年有所增长。2010年以后逐渐显著下降。按目前地勘投资和探矿水平,至2015年下降到93.7 亿吨。比2009年减少7.6 亿吨。

2.4 矿石产量预测

铁矿石保有资源储量,根据发展趋势预估,2009年后将逐年下降,并愈演愈烈。四川省铁矿石产量如何,本文用年份做自变量,矿石产量做因变量,利用Excel 程序做曲线模型进行预测,主要过程如下:

1)原始数据根据省国土部门统计资料(表5)

2)预测模型

经用指数、多项式多种方法拟合比较,各曲线类型相关系数如下:

从表中看出:多项式(顺序3)相关系数最大。该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了随着时间增加,年矿石产量虽有波动,但逐渐升高的趋势明显。

3)预测方程

式中:y=矿石产量(单位:万吨)

x=年度(如2008)

表5 分年度资源量表

4)原始数据和“十二五”分年度预测矿石产量如下表(表7、图3):四川铁矿石产量1999~2002年基本稳定,大约为1 000~1 100万吨。2002年矿石产量923.90万吨为最低值。2007年矿石产量3 517.92万吨为最高峰。随着铁矿开采加强,2002年以后预测曲线变陡,矿石产量加速度增加,2015年预测矿石产量增加至10849万吨。上述情况符合我省经济发展趋势。

3 影响供需矛盾的主要问题

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的《四川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较深入的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四川地质学报》副主编赖贤友“四川省矿产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一文较有代表性。

3.1 地质工作程度低,导致资源保证程度不高

我省铁矿138个矿产地中,勘探矿区47个,占34%;详查矿区60个,占43%;普查矿区31个,占23%。也就是说有66%的矿产地未达到勘探的工作程度。省内各地的矿产勘查程度尚不均衡。攀西地区、盆地及盆周山区的勘查程度相对较高,而川西高原的勘查程度很低。还有大量的矿点、矿化点。其工作程度未达普查。

3.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粗放

我省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普遍较小、综合开发利用较差、资源利用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档次低、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和产业链。我省铁矿矿山中,矿山企业104处。其中世界级的矿山仅攀枝花一处,大型矿山6处,中型矿山4处,小型矿山49处,小矿45处。大中型矿山的比例不足10%。目前,我国、我省铁矿回收率比国外低,尤其是中小型矿山。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小于20%,比国外平均低20%~30%;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是发达国家的几倍,有的高达十几倍。

表6 相关系数表

表7 预测矿石量表

3.3 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当前,我省许多矿山缺乏环境恢复保证措施,开采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隐患和事件不断增多。

3.4 矿业秩序需进一步整顿

图3 分年度铁矿石产量直方图

部分地区的矿山秩序仍比较混乱,乱采烂挖、非法开采、以采代探、圈而不探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认识不到位、体制有障碍、机制尚不健全。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勘查工作了解不够、认识不足。矿产资源是稀缺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矿产资源又是隐性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找矿成功概率低的特点。因而找矿工作在队伍、技术、投入上具有相应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地质勘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投入产出风险极高的工作。地质勘查工作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成功率低的特点。

2)矿产勘查投入不足,“国退,民又进不来”。在转型过程中,国家对地勘的投入相应减少,每年实际投入到矿产勘查的资金和主要实物工作量逐年下降,仅投入少量的资金用于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勘查工作。据统计,2002年全国用于矿产勘查的钻探占141万多米,仅相当于10年前的1/10。四川主要从事矿产勘查评价的省地矿局,因投入不足,90年代以后,每年投入的勘查主要实物工作量还不及60~80年代每年的1/10。

3)矿业投资环境,尤其是矿产勘查投融资环境差。由于有利于形成商业性地勘体制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而有关探矿权、采矿权等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矿产勘查开发的风险补偿机制也没有建立等等,致使商业性地勘市场没有形成。这一些地方的矿业投资环境较差。

4)中国铁矿石依赖进口的情况严重。近年来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不断提高。据《Mining Annual Review》资料,199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4390万吨,1997年5510万吨,1998年5270.5万吨,1999年5530万吨,逐渐增高。2000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更是连年大幅增长,目前对进口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50%,过度依赖国外铁矿资源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这三个国家,2008年我国从上述三个国家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分别达到1.8341 亿吨、1.0062 亿吨、0.9098 亿吨,三个国家的铁矿石进口量占到了中国全部铁矿石进口量的将近85%。

4 结语

经过对我省“十二五”期间铁矿石供需预测,保有储量从直方图上看2008年度显然比2007年度减少。保有储量的发展趋势呈总体上升的波状起伏,从发展趋势上看,按目前地勘技术水平和投资规模,2012年达到顶点,以后如不改进技术和增大投资,保有储量将逐年下降。相反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呈指数加速度增长。铁矿石需求增多,而保有储量逐年减少,两者差距逐年加大,我省铁矿保有储量告急。

猜你喜欢

原始数据铁矿石铁矿
GOLDEN OPPORTUNITY FOR CHINA-INDONESIA COOPERATION
6.58亿吨
受特定变化趋势限制的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漫画与幽默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冀东南部铁矿区重力异常特征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世界经济趋势
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潜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