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建筑对奇彭代尔中国风家具的影响

2013-07-10张颖泉徐雷孙琦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1期
关键词:代尔纹样屋顶

■张颖泉 徐雷 孙琦

(1.2.3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在家具设计中融合他国文化元素,不仅有利于本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设计品位。因此,中西融合一直是我国设计师们追捧的热点。但是对于跨域融合的方式,人们一直很困惑。而早在几百年前的欧洲,一位英国设计师已经做出了这方面的尝试。他就是被誉为欧洲家具之父的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设计师托马斯·奇彭代尔(Thomas Chippendale)。他的三大设计风格之一就是中国式风格(另两类是洛可可式和哥特式)。1754年,他出版了《绅士和家具设计师指南》(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 Maker's Director)一书,此后又连续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在这本使他名声大振的著作中,中国风格的家具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因此,对奇彭代尔作品的研究,可以为当代热衷于中西家具风格融合的设计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因为年代久远、地域遥远等原因,奇彭代尔的作品至今未引起我国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而且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建筑对奇彭代尔家具的重要影响。本文将从这一问题入手,展开相关的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都认为是明清家具对奇彭代尔的中国风家具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确,生活在18世纪的奇彭代尔有机会接触中国明清家具。有资料表明,中国家具最早在17世纪传入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一书中写道:“欧洲人总把新奇的事物带回家……中国椅这种类型17世纪才被引入欧洲,并最终引发了欧洲的铸模横木和长条木板的发展[1]。”另有一份文献显示,1700年英国Joiners公司抱怨说,东印度公司在伦敦进口了太多的橱柜、椅子、屏风、衣柜……,之前四年内他们还进口了6500多件漆器茶桌,影响了英国本土家具的销售。最后,这些来自中国的产品被扣了15%的税[2]。但是,能接触到中国的家具,并不能说明奇彭代尔模仿了中国的家具设计风格。通过仔细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质疑。

大部分学者认为,奇彭代尔的家具与中国明清家具都采用了球爪、弯腿和方腿设计。所谓球爪,即中国的祥瑞之神龙的爪子抓住了象征智慧的珠子;所谓弯腿,也就是明清家具中常见的“三弯腿”。但是这些腿形是西方人最早采用的中国家具元素,在奇彭代尔之前就已经用过了[3]。难以说明是奇彭代尔自己的创意。至于方形腿,虽在明清家具中很常见,但是在欧洲家具史上也多次出现,仍然不能说明是模仿中国家具的结果。

另外,有些研究成果列举了奇彭代尔中国风家具与明清家具的其他相似之处。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其中有的是奇彭代尔之前的欧洲人采用过的,有的则是毫无关联的巧合。例如,《影响研究——齐彭代尔式家具与中国明清家具》中提到拉脚形即X形拉脚档和明清家具有相似之处[4]。但这种腿形在洛可可风格之前就已经出现,无法说明是奇彭代尔刻意模仿的结果。

那么,奇彭代尔家具设计中浓郁的中国风情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奇彭代尔中国风家具上的大量中式纹样都与中国窗棂图案极为相似。而许多家具的顶部更是直接采用了中式屋顶的造型。中式的窗户与屋顶搭配,仿佛构成了一个微型的中国建筑。由此我们大胆推测,中国建筑对奇彭代尔中国风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表1 奇彭代尔中国风椅子与中国窗棂的格纹对照

2 奇彭代尔融合中国建筑元素的方式

2.1 窗棂图案的应用

(1)从构图角度

奇彭代尔中国风家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中式几何纹样。但是,奇彭代尔所使用的几何图案与一般家具上的几何纹样不同,它非常强调构图中心。其中心多为一个长方形或多边形图案,周围伴以其他几何纹样。这种构图方式恰恰是中国窗棂纹样的常见类型。

中国的窗棂图案大致分为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等。其中几何图案可分两类:第一类不强调图案的构图中心;第二类则强调构图中心(包括单中心和多中心两种),如步步锦、灯笼锦等图案[5]。而第二类就是奇彭代尔所采用的构图方式(图1、图2)。

(2)从纹样角度

奇彭代尔在书中大量使用了中国的卍字纹、菱形纹等纹样(我们将其统称为格纹),并将它们加以变化(表1),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设计语言。同时,奇彭代尔在这几种纹样的处理上尽量保持了统一的风格。比如,他对卍字纹进行变形时并没有采用中国复杂的正搭斜交,而是将卍字部分线条延长,形成了简洁的风车形式,与其他纹样的设计手法保持一致。又如,在运用菱形纹时,他依旧保持了中心构图的一贯特点,并没有将菱形填得过满,使整体构图显得干净利落。

(3)从“fret”与“回纹”争议的角度

奇彭代尔在《绅士和家具设计指南》一书中,将许多形似中国窗棂的带状连续纹样称为“fret”[6]。由于英汉词典中将“fret”翻译成“回纹饰”,因此目前绝大多数文献资料都认为,奇彭代尔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中国的回纹。

但是,中国的回纹一般是以一点为中心,用方角向外环绕形成的图案,形似中文的“回”字。由于它绵延不断,含有深远和长久的寓意,所以象征着“富贵不断头”,是一种吉祥的图案。而在英文词典中,“fret”是指由反复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等组成的连续图案,与中国回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强调以一点为中心向外环绕。奇彭代尔书中的回纹是由几个形状各异的几何形交织在一起,连续重复呈带状,既有垂线、水平线,又有斜线(图3)。其中,单位纹样的形象类似于中国窗棂上的步步锦、灯笼锦等纹样。因此,它与中国的“回纹”造型相去甚远。

经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两种“回纹”差异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第一,文化差异使得奇彭代尔难以弄清中国“回纹”的具体形象;第二,“fret”一词的翻译存在偏差,“fret”图案难以用“回纹”一词来描述;第三,奇彭代尔未能找到恰当的英文词汇来描述他所采用的纹样,只好选择了相近的“fret”一词。

既然奇彭代尔的“回纹”与中国回纹并不是同一类图案,那么它源自哪种中国元素呢?从外观上我们不难看出,奇彭代尔的“fret”与中国的窗棂图案更加接近。

2.2 中式屋顶的应用

中国的屋顶大致分为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庑殿式屋顶、攒尖式屋顶等。奇彭代尔中式橱柜上的“屋顶”大多没有正脊,因此属于中国攒尖式屋顶。有人说他参照的是中国宝塔的顶部。因为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宝塔是中国园林中十分重要的建筑。其实,在中国这类屋顶除了用于宝塔外,也常用于亭子、和部分阁楼之上(表2)。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奇彭代尔设计的家具“屋顶”具有以下特点:“屋顶”下方一般会配有檐铃,这是中国宝塔等园林建筑上常见的装饰;许多“屋脊”上都存在锯状物,这是对中国屋脊上神兽的抽象;有时他还会配上中国龙的形象。由此可见,中国园林对奇彭代尔具有深刻的影响。

3 奇彭代尔融合中国建筑元素的原因

由以上分析可见,奇彭代尔所设计的家具确实融合了许多中国建筑的元素。那么,他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式呢?他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中国建筑形象的呢?我们有必要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尽管明清两朝总体上采取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但许多文献显示,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仍然存在着一些中西商业交流[7]。这使得瓷器、丝绸、漆器等中国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给欧洲的文学艺术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一些欧洲商人或传教士也借此机会深入中国内地旅游探访,留下了一些绘画和游记。这些瓷器、绘画等物品上的建筑形象,勾起了欧洲人对中国园林建筑的无限向往。

首先,中国建筑形象通过中国瓷器上的图形大量涌入欧洲。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一向极富盛名。17世纪之后,中国瓷器对欧洲的大量进口引发了瓷器收藏热[8]。瓷器上中国园林建筑的形象也随之得到流传。而瓷器本身,有的就是建筑的造型,比如说瓷塔。一些资料上说,欧洲人对中国兴趣巨大,一开始是对中国的建筑,他们特别迷恋中国的瓷塔,仿造这种塔成了风尚。

其次,中国建筑形象通过欧洲旅行者的绘画和游记广泛传播。欧洲的旅行者们常常对中国的风光进行写生,其中较著名的就是1665年出版的约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的《旅行》(Travels)。书中提供了尼霍夫本人绘制的南京瓷塔(The Porcelain Tower),即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写生画[9](图4)。这是欧洲最著名的中国建筑原型,日后成为了西方中国风设计仿造最多的对象。

约翰·尼霍夫在游记中这样描述了这座琉璃宝塔:“它的光辉业绩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若站在塔的最高层,可以俯瞰全部城区和市郊,一直看到长江对岸,如此稀世奇观真叫人赏心悦目……。上面说的那个塔有九层共一百八十四个阶梯,里外都有漂亮的塔廊,所上的釉在黄色和红色中透着绿色。在楼台上有通气孔和铁栅窗,各个塔的檐角都挂着铜铃,随风飘动,铃声不断。塔尖顶着一个沉重的松果,据说是用纯金造成[10]。”南京大报恩寺塔随着约翰·尼霍夫的游记和绘画的不断传播而成为欧洲人最熟悉的中国建筑。

再次,中国建筑形象通过欧洲人自己设计的中国风建筑而得到传播。受到瓷器和绘画上中国建筑形象的影响,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建起了特列安农瓷宫(即中国宫),其整体布局运用了中国园林的设计风格,建筑外部则采用了单层亭子的形式,在檐翼悬挂着响铃。1673年,在英国泰晤士河边一个叫T wick enham的地方,英国伯爵Radnor也建造了中国塔、中国桥[3](图5)。而与奇彭代尔同时代的著名建筑师钱伯斯则是欧洲中国风建筑设计师中的佼佼者。他在英国丘园设计的宝塔是其代表作,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与周围的中式园林相得益彰。

由此可见,奇彭代尔对中国建筑的模仿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整个欧洲社会都对中国园林建筑充满了向往。

第四,欧洲历来有家具设计模仿建筑风格的传统。以上三点表明了奇彭代尔有可能接触中国建筑的形象,但依旧存在一个未解之谜,即奇彭代尔作为一个家具设计师,为什么会想到模仿建筑呢?当我们翻开欧洲的家具史,就会发现这完全可以理解:拜占庭、哥特式、仿罗马式等家具风格都会把建筑的元素放在家具中。奇彭代尔同样对哥特式家具也非常感兴趣,因此他想到模仿中国的建筑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奇彭代尔试图以家具为载体,通过融合中国建筑的形象,营造出诗一般的中国园林的意境。

4 结论

奇彭代尔在家具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不仅对中国窗棂格纹图案应用娴熟,而且巧妙地把中式屋顶嫁接到床、橱柜等家具上,恰如其分地将中国建筑融入到自己的西方家具设计中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首先,我们在家具设计中应当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元素的多样性。在继承传统时,我们经常会盲目从众,造成设计作品缺乏创意。而奇彭代尔则从被多数家具设计师们忽略的建筑纹样中提取灵感,这就提醒我们,中国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还有太多尚未被我们发掘和利用。

其次,传统元素的使用应当与时代的需求相吻合。与几百年后同样向中华传统取经的北欧家具设计师汉斯·威格纳(Hans Wegner)相比,奇彭代尔并没有领悟到中国传统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只是选取了一些中国建筑元素进行拼贴。这是早期向中国学习的西方设计师尚不成熟的地方。因为在当时,含蓄的中国哲学意境并不能为刚刚接触中国事物的欧洲社会所理解。而鲜明的中国元素却能直观地彰显东方古国的神秘韵味,因而成为当时西方上流社会品位的一种象征。正如奇彭代尔在《绅士和家具设计指南》第一版所说,他的“呈现中国风格的椅子”的设计会改进其“品位或工作方法”[6]。因此,在不同时代,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传统进行继承。

表2 奇彭代尔中国风家具与中国建筑物的屋顶对照

[1] 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John Bly.Discovering English Furniture[M].Buckinghamshire:Shire Publication Ltd,1971.

[3] 程庸.国风西行——中国艺术品影响欧洲三百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陈璐.影响研究——齐彭代尔式家具与中国明清家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5] 王其钧.心舒窗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 Thomas Chippendale. 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 Maker's Director[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6.

[7] 唐开军.中国古典家具对西洋家具发展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1999,(2):46-49.

[8] 杨婷.“中国风”与“中国主义”[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3):72-75.

[9] Dawn Jacobson. Chinoiserie[M]. London:Phaidon Press Limited,1993.

[10] Leonard Blussé,庄国土(Johan Nieuhof原著).《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代尔纹样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2020年5月2日,美国缅因号弹道导弹潜艇重返锡尔弗代尔战略服务区
屋顶屋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柯克代尔洞穴之谜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屋顶的雪(外四首)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猫头鹰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