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减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3-07-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障碍

刘 磊 高 静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2)

小柴胡汤加减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治疗的临床研究

刘 磊 高 静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2)

目的 进一步研究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治疗中,小柴胡汤加减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失眠治疗的100例肝郁化火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唑仑治疗,连续治疗四周。5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两组相比,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治疗中,小柴胡汤加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治疗,提高治疗有效性,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推广。

失眠;小柴胡汤加减;肝郁化火型

睡眠作为人类生命发展过程中必备的生理现象,在人类身体健康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睡眠障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记忆力以及身体免疫力,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障碍,与此同时,还会引发神经衰弱、高血压,严重的会导致患者猝死[1]。在现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生活脚步越来越快,人类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了睡眠障碍。在临床医学上[2],失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失眠人群的年龄出现年轻化倾向。造成失眠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部分来自身体疾病、部分来自心理因素,适应障碍、抑郁、焦虑则是导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来说,治疗失眠没有非常满意的疗法,一般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若果长期口服安眠药,会出现成瘾性与耐受性,严重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研究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治疗中,小柴胡汤加减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失眠治疗的100例肝郁化火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失眠治疗的100例肝郁化火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59例男,41例女,患者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岁。其中,41例患者伴高血压,14例患者伴冠心病,14例患者伴糖尿病。病程在2个月~5.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7.4个月。上述患者主诉失眠,且症状持续性出现,白天心慌心烦、头晕头胀、精神萎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上述患者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关于肝郁化火失眠的临床诊断与分型标准。上述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无酒精史与精神疾病史。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病程、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7d,所有患者停止一切治疗失眠方法。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唑仑治疗,每天临睡前口服1~2mg,连续治疗4周。5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min,用大火煎开,使用文火煮30min,一天一剂,分三次口服。晚上临睡前服用头煎,第2天早上、中午服用第二煎、第三煎,连续治疗4周。小柴胡汤加减方药:15g柴胡,10g黄岑,10g半夏,10g生姜,15g茯神,6g甘草,5枚大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结合睡眠障碍量表[4],以减分率[(基线总分数-治疗后分数)/基线总分数]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在50%~74%之间,好转:减分率在25%~49%之间,无效:减分率低于25%。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1个月、停药后2周,完成睡眠障碍量表评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低;计算匹兹堡睡眠质量,将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等7个部分,按照具体分值(0~3分)评价患者具体情况,总分值在0~21分之间,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低;完成副反应量表,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对获得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两组相比,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量表评分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上,失眠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病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5],在欧洲约有22%的人群患有失眠,美国约有33%的人群失眠,在我国约有42.7%的成年人群存在睡眠障碍。失眠[6],在中医上讲属于不得眠、不寐范畴,为入睡困难以及睡眠维持困难为主要特征,睡眠质量或睡眠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失眠不仅能够造成患者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下降,还容易导致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如果长期失眠还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多脏器功能紊乱,而且,与精神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等有密切关系。失眠病因比较复杂,一方面与患者的个性、年龄、遗传等自身素质有关系,一方面与外界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说,睡眠环境、经济条件、生活质量、人际关系等。导致失眠的原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药物作用、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躯体疾病等等。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节奏的变快,多种外界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无法及时疏泄,长此以往,郁而化火,进一步引发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阴阳不交,进而引发失眠。现阶段,对于失眠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主诉,在临床多表现为:睡眠功能障碍,由睡眠障碍所引发的头昏、头胀、白天疲乏等。客观评定失眠的标准是结合多导睡眠图,是较为公正的、客观的检验方式。临床上还有很多活动记录仪,测定睡眠方式。在多种睡眠质量评价分析量表基础上,形成的匹兹堡睡眠指数,可以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

相关研究资料报道[7],睡眠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深慢波睡眠正常比例与绝对量。艾司唑仑类镇静药物,能够使患者快速入睡,延长浅睡眠时间,中间不容易醒。但大约有95%左右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快动眼睡眠与慢波睡眠时间被大大缩短,所以说,并没在根本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白天仍然可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困倦等症状。在中医上讲,肝主疏泄,恶抑郁、喜条达,如果情绪不愉快,郁而不舒,就会扰乱正常心智,导致心神不宁,郁久化火,为典型的肝郁化火失眠。小柴胡[8]具有疏肝泻火、和解少阳之功效,能够显著减轻肝郁化火失眠患者的胸闷胀痛、烦躁易怒、口苦便秘、面红耳赤等症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但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9],起效作用比较慢,需要服用2~4周后,才能达到与艾司唑仑相同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柴胡皂苷、柴胡煎剂等对于中枢系统有着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动物自发活动、抑制条件反射,同时,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有效拮抗去氧麻黄碱与咖啡因的兴奋作用。一般人服用柴胡粗制剂以后,会出现中枢抑制现象,比如说,动作欠灵活、颈部迟钝活动、嗜睡等。黄岑苷、黄岑煎剂具有显著镇静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的自发性活动,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延缓阳性反射形成,增加强化次数,有效改善阴性反射,镇静作用与皮层抑制过程加强有很大关系。艾司唑仑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安全的安定类药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一般在睡前,口服1~2mg。作为苯二氮类药物,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并随着药物使用量的增加,会出现轻度镇静甚至昏迷,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的作用,口服吸收比较快,在用药3h后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在用药后3d,血药浓度平稳,10~24h半衰期,经肝脏、肾脏代谢。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失眠治疗效果都比较明显,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两组相比,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小柴胡加减疗法与艾司唑仑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因此,小柴胡汤与艾司唑仑联用,能够使患者快速入睡,中间不容易苏醒,显著延长患者慢波睡眠质量,促使睡眠结构不断合理化,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白天社会功能与晚上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治疗中,小柴胡汤加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治疗,提高治疗有效性,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推广。

[1] 于守臣,宋彦,张忠山,等.黑龙江省6个城市4种职业人群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13(5):176-177.

[2] 高虹,付乙,蓝肇熙,等.运动性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J].四川中医,2011,19(4):83-84.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8-479.

[4] 王惠茹,王翘楚.中医从肝论治失眠症临床证候疗效评价量表设计和应用[J].中医文献杂志,2012,8(2):32-34.

[5] 高秀云,刘建昆,房凌君,等.高电压低频感应电流穴位并超声治疗继发性失眠障碍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2011,13(5):523-524.

[6] 刘连启,刘贤臣,刘兆望,等.山东省城市老年人失眠现患率及催眠类药物应用情况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 23(5):410-411.

[7] 吴丽丽,徐志伟,严灿,等.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11,16(3) : 14-15.

[8] 张国斌.小柴胡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1例[J].吉林中医药,2012,24(6):23-24.

[9] 冯蓓蕾,王翘楚,李正元.落花安神合剂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杂志,2012,25 (7): 25-26.

R256.23

B

1671-8194(2013)36-0195-02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障碍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