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3-07-09刘月娜

新课程·下旬 2013年2期
关键词:花片种花玩具

刘月娜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情况下,根据已经获得的有关数学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取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过程。问题解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只有从低年级抓起,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好问题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的欲望

低年级小学生年纪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而数学知识既抽象,逻辑性又强,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如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我创设了同学们购物生活情景。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吗?大赛车40元、小轿车20元、飞机6元、布娃娃30元、小狗3元……师:同学们,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价格,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怎么办?(生:要用钱买)师:在每一个组里有一个信封,请把信封的东西倒出来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币)师:你们各小组的钱不一样多,根据自己小组的钱和玩具的价格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试着提出数学问题。不一会儿,各小组提出了很多的相关数学问题并一一解答。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玩具的生生活情景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景中,自然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变文字为活动,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中,例题是这样的:女孩一把抓了8个花片,男孩一把抓了13个花片,问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几个?这一题传统教学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几个”就是求13和8相差多少,用减法算。而我在教学中就把题目文字转化为学生的亲身体验,给学生准备好了一定数量的红、蓝花片,明确要求后让同桌间展开活动,然后根据两人抓得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想办法比较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几个?在全班交流中许多学生都发现了只要把红、蓝两种花片一一对应排列整齐,就能看出哪种花片多,多几个了。这种“排一排”的比较方法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抓花片这一过程才会轻而易举被发现。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如果每人抓10把花片,再比谁多?多几个?你准备怎么比?”这时有学生还是坚持用这种“排一排”的方法,我就让他动手试一试,结果发现这次数字太大,排起来很烦,而且速度很慢。这次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矛盾,思维上形成了冲突,教师追问:“该怎么办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话音刚落一些聪明的学生已经发现要知道多多少个其实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只要用大数减小数就可以了。这一片断的教学是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主动探索出了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比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加強实践活动,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除了在课堂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外加强实践活动,以便学以致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和理解所学知识,感受生活数学,培养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统计”后,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外实践作业:调查小组成员家里五月份用水的吨数,将收集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整理的这些数据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最后让学生谈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人人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低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源,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景之中,把问题解决与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花片种花玩具
种花小能手
种花
种花记
美丽的康乃馨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蕾丝杂物筐
种花
浅谈“合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