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运动员不同陆地体能恢复性有氧训练效果研究
2013-07-09赵文艳王锦国刘佳奇朱志强
赵文艳 常 凤 苏 和 王锦国 刘佳奇 朱志强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众所周知,在高强度训练比赛后,通过低强度有氧训练手段可以缓解运动员疲劳,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促进运动员的机体恢复。目前有氧跑是游泳、田径等项目教练员在比赛和训练后采取的常用恢复手段[1]。研究显示,有氧跑也可以促进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2,3],但在有氧跑运动强度及运动方式上未见实验报道。目前变速跑是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后常用的陆地恢复性训练手段之一,运动员常常在教练员的要求下,在均速跑的过程中穿插大步跑和短距离冲刺等,其目的在于缓解冰上蹲距姿势带来的腿部肌肉僵硬、紧张、酸痛。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均速跑逐渐减速的方法。为了辨别这些陆地恢复训练手段哪一个对快速清除训练比赛后的疲劳最有效,本研究从恢复过程血乳酸变化、即刻与次日主观体力感觉两方面对三个有氧跑恢复手段进行了对比测试。帮助教练员验证其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及其安排的有效性,帮助教练员筛选最有效的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内速度滑冰一线男子运动员12名,其中健将级6名,一级6名。平均年龄20.8±1.6岁,体重62.0 ±7.6kg,平均参训年限6.25 ±2.54 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方案及实验分组
本研究共进行4次测试,通过对运动员施加不同陆地体能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论证其有效性,测试时运动员用遥测心率表来控制运动强度。第1次对运动员比赛和训练负荷后常用的冰上慢滑2-3圈的恢复训练效果进行测试,该组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验证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的效果。第2次,测定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心率。第3次选择不同强度匀速有氧跑进行测试,对不同强度有氧跑恢复手段进行最优性筛选。第4次将测试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按平时训练习惯进行80% -85%个体乳酸阈心率有氧跑穿插大步跑或短冲,练习持续时间自定,另一组从80%-85%个体乳酸阈心率强度开始跑,每间隔5min下减5次心率,持续跑20min。对不同方式有氧跑恢复手段进行最优性筛选。最后,将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所有恢复训练手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有氧跑训练手段。具体实验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分组情况表
1.2.2 实验测试
应用瑞典MONARK839E功率自行车和便携式日本京都LT-1710血乳酸测试仪采取递增负荷运动,利用时间—乳酸动力学变化曲线,取切点的血乳酸值测得运动员个体乳酸阈,找到对应负荷心率;使用德国沃克ECOM-F-61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运动员运动后不同时间无名指尖末梢血,利用血液中的乳酸与试纸条中的乳酸氧化酶发生特异反应产生电流的强弱的原理测定血乳酸;使用瑞典生理学家岗奈尔·鲍格研制的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评定运动员的主观体力感觉状况;使用美国S610i遥测心率表测试运动员的心率,控制运动强度。
1.2.3 统计处理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组间数据采用One-Way ANVOA进行统计分析,在方差检验过程中,使用option-homogeneity of variance检查方差是否齐性,方差不齐时,使用 Dunnett’s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另外,使用EXCEL将均数制作折线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距离冰上速滑运动对血乳酸和主观感觉的影响
2.1.1 血乳酸
本组测试的所有运动员赛后未进行任何恢复处理,只进行冰上慢滑2-3圈(其余各组恢复前均进行此方式,将该组作为对照组)后下冰,结果显示,速滑运动员赛后即刻血乳酸值较高(见表2),由于血乳酸产生量的多少与运动强度有关,在低于亚极量的运动中,强度越大,产生的乳酸越多,说明比赛的运动强度较大,且运动后各组乳酸均先升高后下降,且500 m组队员赛后血乳酸变化最明显,500 m和5000 m在运动后10 min达峰值;1500 m乳酸在运动后5 min达峰值,而田径、游泳等项目峰值出现在运动后1-3 min时间,相比较而言,速滑运动的峰值向后推迟,这与速滑运动员在寒冷的条件下,血液循环速度变慢,导致乳酸由骨骼肌运输到末梢需要时间延长有关。另外,500 m以糖酵解供能为主,而1500 m、5000 m有氧代谢供能比例逐渐增加,产生乳酸量逐渐减少,因此,出现500 m峰值最高,其次是1500m、5000 m最低。不同距离速滑运动相同时间点血乳酸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表2 不同距离速滑运动员赛后不同时间点血乳酸变化表(mmol/l)
2.1.2 主观感觉变化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根据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指出自我感觉的等级,以此对疲劳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表3可见,不同距离速滑运动后及次日晨主观体力感觉无显著性差异,但次日晨与运动后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 500m和1500m主观感觉整体相近,处于稍累水平,5000m感觉介于稍累与轻松之间,次日晨运动员主观体力感觉均有所改善,但均未恢复至运动员安静水平,仍有 疲劳存在。
表3 冰上慢滑两圈主观体力感觉对比表
2.2 不同有氧陆地恢复效果研究
2.2.1 匀速跑、递减跑、变速跑运动后对速滑运动员血乳酸的影响
通过第3次测试比较分析发现,亚乳酸阈组强度的有氧跑有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恢复,该部分另有论文阐述。在匀速跑强度选择上提前建立运动员个体乳酸阈档案,选择亚乳酸阈强度进行有氧匀速跑,本研究为了确定最佳有氧跑的方式,将匀速跑、递减跑、变速跑对训练和比赛后血乳酸快迅清除的效果进行比对。由表4、图1结果显示:匀速跑、递减跑、变速跑陆地性恢复训练后15 min内血乳酸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并没有出现对照组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说明三种恢复手段在促进血乳酸清除方面都有一定效果,但统计学分析发现,运动后10 min、15 min仅有匀速跑组的血乳酸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组在不同时间点血乳酸与对照组比差异不具显著性。比较三种有氧跑血乳酸变化发现,三组恢复训练过程中血乳酸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匀速跑组较减速跑组下降的更为明显,该组呈持续下降趋势,其次是递减跑组,变速跑组下降最慢;三种有氧跑在不同时间点血乳酸比较上看,运动后10min和运动后15min递减跑和变速跑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匀速跑组,说明匀速跑恢复训练在促进血乳酸清除上好于递减跑和变速跑,匀速跑是恢复性有氧匀速跑的最佳方式,且由于运动后15 min血乳酸仍高于安静值,说明运动恢复时间应长于15 min。比较分析中还发现,在总体上看,递减跑和变速跑组在运动后10 min内血乳酸值高于对照组,虽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这两种陆地恢复训练时间如果少于10 min就无恢复疲劳的效果。
表4 不同方式有氧跑后血乳酸变化对比表(mmol/l)
图1 不同方式有氧跑血乳酸对比图
2.2.2 匀速跑、递减跑、变速跑运动后对速滑运动员主观体力感觉的影响
结合表5、图2发现,各组之间运动后和次日晨都无显著性差异,次日晨运动员的主观感觉都有好转,但只有对照组、匀速跑和递减跑组显著好于运动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匀速跑和递减跑组主观感觉稍好于对照组,说明匀速跑和递减跑有利于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而与对照组相比变速跑组主观感觉更差,变速跑处于累的状态,提示变速跑不但不能提高疲劳的恢复速度,还有增加疲劳的趋势。恢复性变速跑,目的在于缓解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后下肢肌肉酸涨紧张的感觉,其练习方式在匀速跑中穿插大步跑和短冲,这样的方式,尤其是穿插短冲的变速跑训练并不如均速跑那样,完全偿还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氧债,使血乳酸不能够快速的清除,也不如递减跑的效果。运动员次日晨的主观体感觉测试表明,运动员仍均处于累的状态,整体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恢复。可以说,在训练和比赛后通过陆地有氧变速跑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恢复手段,它注重肌肉的放松,结果却得不偿失,而肌肉的放松还可以通过拉伸来实现。研究中发现虽然采用了陆地性不同方式有氧跑的恢复手段,但所有队员次日晨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均较高,存在运动性疲劳的现象,提示除了进行运动性的恢复训练以外,还应重视理疗等其他有利疲劳恢复的手段。
表5 不同方式有氧跑后主观体力感觉对比表
图2 不同方式有氧跑主观体力感觉对比图
3 结论及建议
1)速滑运动员赛后血乳酸峰值出现在5-10min,且与运动距离有关,500m和5000m在运动后10 min达峰值,1500 m乳酸在运动后5min达峰值。
2)对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有效的实验研究证明,恢复性有氧训练应紧紧围绕个体乳酸阈。特别是优秀队员,应建立个体乳酸阈档案,依据乳酸阈来确定个性化的有氧恢复的强度和安排,达到恢复性体能训练效果的最优化。
3)在训练手段方面,从综合恢复效果看,在亚乳酸阈强度下的匀速跑是训练比赛后最理想的陆地恢复性有氧跑训练手段,递减跑次之,不推荐安排穿插大步跑和短冲的变速跑。建议教练员优先采取亚乳酸阈强度下的匀速跑方式进行陆地体能恢复,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5min以上。
4)本研究发现各组运动员次日晨主观体力感觉均处于较高的状态,说明速滑运动员广泛存在运动性疲劳,应引起运动队教练、医护人员及运动员重视,除了进行运动性的恢复训练以外,还应采用理疗等其他手段。
[1]B Dawson,S Gow,S Modra,et al.Effests of Immediate Post-game Recovery Procedures on Muscle Sorenesss Power and Flexibility Levels over the Next 48 Hours[J].J Sci Med Sport,2005,8(2):210 - 221.
[2]Ahmaidi S,Granier P,Taoutaou Z,et al.Effects of Active Recovery on Plasma Lactate and Anaerobic Power Following Repeated Intensive Exercise[J].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1996,28(4):450-456.
[3]Micklewright,DP,Beneke,R FACSM,et al.Blood Lactate Removal Using Combined Massage and Active Recovery.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2003,35(5):317.
[4]吕东旭,张明伟.运用血乳酸浓度对吉林省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强度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