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对比分析

2013-07-08游海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水肿脑损伤

游海洋

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对比分析

游海洋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临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BI评分。结果观察组组在治疗后对于脑水肿体积的减少、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较常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尼莫地平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破坏性极高的危重疾病,其起病急、发展快,致死率高。脑出血导致脑血流量急剧下降,可引起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甚至导致脑梗死的形成[1]。由于其发病常伴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治疗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0~79岁,平均(65.70±3.16)岁。所有患者均以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为参考,通过本院诊断为脑缺血。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和家族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每次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每日2~4次),以脱水降低颅内压,抗感染以及其它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0mg和生理盐水50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2d。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ml)进行评定、判定临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进行BI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脑水肿体积均减少,观察组较对照组水肿体积的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2.85±2.10 5.32±1.58对照组 40 12.33±2.31 8.61±2.02t 1.36 2.63P >0.05 <0.05

2.2 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较少,观察组较对照组床减少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I评分观察组 23.18±2.47 11.69±2.01 38.11±15.30 63.20±20.10对照组 23.64±2.31 17.23±2.43 37.86±15.69 42.39±15.00t 0.69 2.61 0.94 2.97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脑出血后血肿本身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及脑周围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是脑出血最为重要的病理改变。脑缺血可直接导致脑细胞的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功能发生紊乱,这该细胞损伤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2]。脑出血后如果血肿破入脑室会引起继发性的蛛网膜下腔的积血,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血是脑出血的主要死因[3]。脑出血后的近期预后除了与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因素有关外,脑出血致死率直接与是否存在脑室内的出血相关。尼莫地平是新一代二氢吡啶类药物,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其良好的脂溶性使其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4]。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防止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公认,它能够抑制血液成分中的活性物质如血小板释放血栓素等作用,从而减少了脑的缺血性变化。动物组织学检查证实尼莫地平对颅内出血后的脑缺血性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脑水肿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支持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①直接扩张血管。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防止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功能已得到了公认,它能够抑制血液成分中的活性物质如血小板释放血栓素等作用,从而减少了脑缺血性变化。同时改善脑组织循环,防治脑血管痉挛,尤其是痉挛的小血管,促进血肿的吸收。②抗脑水肿作用。③增加rCBF减少结构性脑缺血性损伤的发生。④保护脑组织,尼莫地平通过与脑组织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流量,减轻钙超载,保护脑细胞的线粒体,缓解脑损伤。研究显示,尼莫地平能有效治疗脑出血。如表1所示,尼莫地平对脑部血肿周围的水肿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说明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可直接通过血肿本身的吸收及作用于血肿周围的水肿病灶而发挥作用。如表2所示,从临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的结果显示,尼莫地平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早期预后,缓解神经功能的缺损,然而在保护脑组织的同时,其是否能同时促进损伤的神经细胞再生,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BI评分结果显示,尼莫地平能有效提高脑缺血的生活质量,同样表明尼莫地平改善患者预后的明显作用,同样说明了尼莫地平具有保护脑组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则更偏向于认可尼莫地平改善水肿,保护脑组织,防止脑细胞继续受损的作用,能明显区别于常规治疗其特异性结合受体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尼莫地平治疗,能更加有效改善脑出血后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脑组织,缓解神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玉莲,万慧,胡火有,等.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与急性脑血管病研究[J].江西医药,2010,45(04):291-294.

[2] 杨继斌.脑出血后出现缺血性肠病1例报告[J].江西医药, 2011,46(4):341-342.

[3] 曲艺,孙正巍,杨东波,等.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0):1876-1883.

[4] 曲英杰,薛景凤.缺血性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3):235-237.

R651.1+5

A

1673-5846(2013)09-0213-02

江西省上饶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江西上饶 334100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脑水肿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家兔烫伤早期脑水肿脑组织AQP4表达与MRI成像的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