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住院老年患者膀胱镜检查术的风险管理
2013-07-07张云红李冬梅云南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云南大理671000
张云红,李冬梅(云南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云南 大理 671000)
膀胱尿道镜检查是借助膀胱尿道镜来诊断和治疗膀胱尿道病变以及某些上尿路疾患的内腔镜技术[1]。作为老年患者,因生理机能减退及常合并有心肺等重要脏器病变的特殊性。机体对侵入性的检查治疗操作刺激敏感性增加,较易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故对非住院老年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将不安全因素降至低限。选择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非住院的老年膀胱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38例,年龄55~80岁,平均(67±1.9)岁。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济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就诊时给予常规处理,登记患者基本情况然后进行手术检查,术后注意多穿衣物进行保暖。试验组患者就诊时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要做到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密切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现病史。对于有心脑肾等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术前做好急救准备,一旦有心脑肾等方面的疾病发生争取第一时间抢救。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可将手术室内温度调到25℃,将膀胱冲洗液温度调整在37~38℃。术前后要注意避免患者摔伤,尽量做到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全程陪护,全程动作要尽量轻柔,动作幅度不可过大。安置截石位时,肘部和腘窝处增加防护垫,腿架不宜过高,患者两腿分开角度不宜超过110°。对于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多观察30~60 min,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正常后方可在家属的陪同下离院。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人数及发热人数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进行分析,计数资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人数、发热人数进行比较,见表1。试验组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人数、发热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人数及发热人数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不安全因素
3.1.1 术前对患者的健康评估不全面:作为非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对其个体情况的全面了解较易忽视,而老年机体对环境的应激能力也相应减弱[2]。故术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评估不全面,未制定充分的个体护理计划,则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3.1.2 潜存低体温风险:老年患者产热减少,体温调节能力降低。且均采用膀胱截石位,臀部和腿部的大部分机体都裸露在手术室低温环境中,散热较多。但对非住院患者膀胱镜检查治疗时低温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往往易忽视。Steven M等研究发现:大于60岁术前高危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低温组占36%,正常温度组占13%,故低体温无疑会对老年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3.1.3 跌倒损伤:由于老年人因血管硬化,可扩张性减少,而对压力反应性降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跌倒损伤风险。
3.1.4 神经损伤:老年人对压迫等伤害性刺激的感知力较差,若检查时截石放置不当,易出现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
3.1.5 疼痛牵拉刺激:部分患者在放置膀胱镜鞘镜检时,时常由于尿道狭窄而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和膀胱颈收缩,患者疼痛牵拉刺激明显,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3.2 风险应对措施
3.2.1 加强与完善术前评估:术前护理人员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并根据术前体检结果对并存有心、脑、肺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
3.2.2 采取保温措施,防低体温发生:①自然保温:除了通常的盖被保暖外,可加肩垫及棉脚套;②增加手术间环境温度:术室温度在24℃以上;③加温膀胱冲洗液:将使用的冲洗液预先置于恒温箱加热保暖,使冲洗液温度保持在37~38℃。
3.2.3 加强防护,避免跌倒损伤:手术前后家属或护理人员尽量全程陪护,避免患者动作幅度过大而跌倒损伤。
3.2.4 加强防护,避免神经损伤:安置截石位时,肘部和腘窝处增加防护垫,腿架不宜过高,两腿分开角度不超过110°,并在骶尾尖处垫小软垫。
3.2.5 切监测生命征,及时发现异常:对合并器质性疾病的高危老年患者,加强生命征监测。检查结束后,留观30~60 min,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以给予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应加强风险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措施。
[1] 朱有华.泌尿外科诊疗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
[2] 康维张,宋达琳.老年心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