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10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的比对分析
2013-07-07范瑜洁
范瑜洁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21)
前后10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的比对分析
范瑜洁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21)
目的 通过本院前后十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到降低剖宫率的途径。方法 统计我院2001年1月初至2003年12月末及2011年1月初至2013年8月末期间共收治分娩产妇1130名,其中剖宫产417例,整理并对比分析417例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从前比较,如今剖宫产各项指征中,瘢痕子宫和羊水过少最为多见,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率明显下降,其他各项剖宫产指征差别不大。结论 剖宫产指征有明显变化,胎儿窘迫指征等下降,羊水过少指征等上升。
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率;胎儿窘迫指征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手术麻醉技术得到了较完善的发展,大部分孕妇因其自身原因从而选择无痛分娩,但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剖宫产率过高并不能使孕妇及其胎儿的并发症降低。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或以上,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从1610年世界上第一例剖宫产术实施至今已有超过400年的历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剖宫产率不宜超过15%,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即大多数孕妇是初产妇以及生育年龄过大),因此建议我国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15%~20%为宜。但查看文献,结论得出我国大部分剖宫率超出此范围,其中我院剖宫率一直在35%~40%,亦远超出理想的范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是深圳市一所基层医院,统计我院2001年1月初至2003年12月末以及2011年1月初至2013年8月末共收治分娩产妇1130名,其中2001年1月初至2003年12月末,本院共收治分娩产妇642名,包括22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35.2%(226/642);2011年1月初至2013年8月末共收治分娩产妇488例,其中剖宫产191例,剖宫产率39.3%(191/488)。后者剖宫产率略高于前者,但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统计同时分析前后10年我院417例剖宫产临床案例,总结出关于各项指征剖宫产率的大小并比对。
2 各项指标的分析表格结果
2.1 2011年1月初至2013年8月末各项指标分析
见表1。
2.2 2001年1月初至2003年12月末各项指标分析
见表2。
2.3 前后10年的对比
见表3。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由表1~表3可知,如今剖宫产各项指征中瘢痕子宫和羊水过少较为多见,胎儿窘迫指征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羊水过少、单纯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巨大儿指征上升明显,产程异常和新生儿窒息率指征下降,臀位指征无明显差异。
表1 各项指标的分析
表2 2001年1月初至2003年12月末各项指标分析
表3 前后10年的对比分析
3 讨 论
关于我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3.1 社会因素
剖宫产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娩技术[1]。有报道声称,现今社会的社会因素已占剖宫产率的比半以上[2]。本文中单纯社会因素明显提高,有效的验证了此报道。所以,为了可以更好的降低剖宫产率,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手段,积极的解决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3.2 我院剖宫产率高的客观原因
本院位于深圳市最东段大鹏半岛上,地处偏远,人口稀少,医院设施条件、抢救设备相对不足(例如本院无新生儿科住院部,无血库,距离最近血库约有40km),所以产科抢救条件相对落后。
3.3 我院部分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原因
10年前产科彩超检查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故羊水过少、脐带绕颈等产科异常情况在产前未能及时提示,产程过程中出现胎心异常、羊水污染等指征,诊断胎儿窘迫急诊进行剖宫产,故新生儿窒息率易升高。今日随着产前检查技术的提升,产科异常因素在产前被充分评估,因胎儿窘迫急诊剖宫病例下降,同时相对的羊水过少,脐带绕颈等剖宫产手术指征上升,但新生儿窒息率得到有效控制。
3.4 瘢痕子宫指征上升的原因
现今我国有一部分家庭的孕妇仍在进行着二次生育,而其中有一部分孕妇首次生产时选择剖宫产,所以二次生产时就保持了一次生产的习惯,这也是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4 我院的降低剖宫产率措施
鉴于我院剖宫产指征中羊水过少因素相当较多,可首先从这个指征入手降低剖宫产率。对于羊水量的诊断,产前主要靠B超测量羊水最大暗区垂直经线(AFV)及羊水指数(AFI)评估,第八版妇产科学已将其细分为羊水偏少及羊水过少,AFI≤8cm>5cm为羊水偏少,AFI≤5cm或AFV≤2cm为羊水过少,如按此标准进一步严格控制羊水过少手术指征,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结合胎心率情况,胎盘功能情况,予阴道试产,宫颈成熟情况下进行破膜术,了解羊水性状,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进行阴道试产。
5 讨 论
现今社会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普遍的社会因素有因为中国国情和人口基数大所导致的医院住床紧张,还有因为孕妇家属对于孕妇的过度紧张而致的孕妇营养过剩,婴儿过大。不仅这样,在孕妇住院后,由于婴儿在母体内的各种问题,羊水过少,巨大儿,等,也导致孕妇剖宫产[3]。
通过本院先后十年间剖宫产指征数据,10年间剖宫产率无明显下降,但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剖宫产指征有明显变化,胎儿窘迫指征下降、产程异常指数下降,提示着本科室产科处理的成熟与进步,在羊水过少、社会因素、巨大儿指征方面可通过努力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
[1] 邢淑敏.剖宫产的合理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29(8):450.
[2] 王春芹.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总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 163-164.
[3] 杨孟英,于丽青.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03-405.
R719.8
B
1671-8194(2013)33-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