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称串联型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频率分裂现象的频域分析

2013-07-06李凤娥牛王强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倍频程临界点二阶

李凤娥,牛王强

(1.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民航工程系,上海 200232;

2.上海海事大学 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0 引言

非接触电能传输(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CPT)在交通运输[1]、医学[2]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文献[3]报道CPT 技术在机载雷达上的应用.传统机载雷达利用滑环为其供电.滑环易发生机械磨损、易产生电弧、需频繁维修.采用CPT 技术为机载雷达供电可克服上述缺点,提高雷达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延长雷达系统工作寿命,减少系统维修次数.

频率分裂现象是CPT 系统的重要现象之一.[4]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2,4-6]是指当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耦合因数大于某临界值时,负载电压从单峰曲线变化为双峰曲线.代数方法[4,7]是研究频率分裂现象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可以精确给出频率分裂临界点和分裂频率,缺点是相关表达式较复杂,物理意义不明确.传递函数的Bode 频域分析可以清晰给出系统各个子环节的贡献.[8-9]本文利用Bode 方法分析对称串联型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指出频率分裂现象是由两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谐振引起的.

1 方 法

1.1 电路模型

图1 CPT 系统的电路模型

串联型CPT 系统的电路模型见图1.

一次侧的回路阻抗[7,10]

二次侧的回路阻抗

二次侧反射到一次侧的阻抗

耦合因数

一次侧电流

负载电压

1.2 频率分裂现象

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是指:耦合因数k从0 开始逐渐增大,当k 大于频率分裂临界点时,负载电压从单峰曲线变化为双峰曲线.[4]图2 给出对称CPT系统负载电压与系统频率和k 的关系,CPT 系统的参数取值见表1.该系统的频率分裂临界点是ksplit=0.23.当k >0.23 时,负载电压分裂出两道脊.大于自然谐振频率90.79 kHz 的分裂脊峰值频率对应偶分裂频率,小于自然谐振频率的分裂脊峰值频率对应奇分裂频率.[11]

图2 对称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

表1 CPT 系统参数值

1.3 Bode 分析

1.3.1 系统传递函数

令s=jω,则式(6)的负载电压[5]

在对称CPT 系统中,有L=L1=L2,C=C1=C2,R=R1=R2+RL.令

这时,负载电压

负载电压VL由3个环节组成:1个三阶微分环节H1和2个二阶振荡环节H2,H3.二阶振荡环节在低阻尼时会产生比较大的谐振峰值.

1.3.2 数值例子

L=L1,C=C1,R=R1的取值见表1.这时,系统H 的自然谐振频率是ω0=90.79 kHz,品质因数是Q=4.4,频率分裂临界点是ksplit=0.23.

取k=0.489 >ksplit,则H 出现频率分裂.H 各个环节的频率响应见图3.H2和H3都出现谐振,且谐振频率都在H的分裂频率附近.

图3 对称CPT 系统的Bode 图

在A 点左侧,H2和H3比较小,H≈H1,近似为60 dB/10 倍频程的直线;

在区间(A,B),H3较小,H2出现谐振,谐振频率73.75 kHz,H2和H1的和产生H 的奇分裂频率峰值,奇分裂频率为76.1 kHz;

在区间(B,C),H1的斜率是60 dB/10 倍频程,H2的斜率约为-60 dB/10 倍频程,求和后H2与H3几乎抵消,H 的特性主要由H3决定,而H3出现谐振,故H 的偶分裂频率主要由H3的谐振频率决定.特别地,H1曲线从E 点到F 点改变16.13 dB,H2曲线从E 点到G 点改变-16.99 dB,求和后为-0.86 dB.H3的谐振频率是123.77 kHz,H 的偶分裂频率是123.8 kHz.

在区间(C,D),H1的斜率是60 dB/10 倍频程,H2和H3的斜率约为-40 dB/10 倍频程,求和后H的斜率约为-20 dB/10 倍频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H 的频率分裂现象主要是由H2和H3的谐振产生的.H2的谐振频率距离H 的奇分裂频率较远,是由于H1与H3在谐振峰值附近不能抵消.H3的谐振频率与H 的偶分裂频率几乎重合,是由于H1与H2在谐振峰值附近的抵消.

1.3.3 理论分析

由以上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可知,H2和H3的谐振频率可以作为H 奇偶分裂频率的估计.H2的谐振频率[8-9]

H3的谐振频率

当ksplit_Bode=0 时,Bode 意义下的临界分裂频率

故以上的Bode 分析有助于理解频率分裂的物理意义,抓住频率分裂定性特性,但是计算出的频率分裂临界点和分裂频率都是近似值.

2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前文的分析,搭建1个10 W 的对称CPT 系统.系统由2个平面螺旋线圈构成,螺旋的外径是20 cm,内径是12 cm,导线选取AWG16 多芯线.系统的关键参数见表1,参数值用LCR821 测试仪测定.

利用信号发生器(Tektronix:AFG3102)产生标准的正弦波信号,该信号经过10 W 的功率放大器(Rigol:PA1011)放大后给CPT 系统一次侧线圈.利用示波器(Rigol:DS1302)记录CPT 系统二次侧的负载电压.

图4 给出对称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特性.(0,0.23)是非频率分裂区,0.23是频率分裂临界点,(0.23,1)是频率分裂区.圆点是实测的偶分裂频率,方块点是实测的奇分裂频率,菱形点是频率分裂前的实测峰值频率.

图4 对称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特性

细实线是利用代数方法计算出的理论偶分裂频率,也是图2 的左侧分裂脊线;细虚线是理论奇分裂频率,也是图2 的右侧分裂脊线;粗虚线是频率分裂前的理论峰值频率.

H2和H3的谐振频率是H 奇偶分裂频率的Bode 估计值.粗实线是式(19)给出的H3环节谐振频率,点划线是式(18)给出的H2环节谐振频率.在频率分裂区,粗实线、点划线与细实线、细虚线的趋势一致.越靠近频率分裂临界点,Bode分析给出的分裂频率误差越大.在频率分裂临界点,粗实线(H3)给出的分裂频率误差是10.7%,点划线(H2)给出的分裂频率误差是-11.6%.越远离频率分裂临界点,Bode 分析给出的分裂频率误差越小.而且,H3比H2给出的分裂频率误差小,这一点与图3 的分析一致.

3 讨 论

对称CPT 系统的应用见最大功率传输技术[12],以及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双向电能传输技术[13-14].

对称CPT 系统Bode 分析的关键一步是式(7)分母的四阶系统,在一次侧和二次侧参数对称时,正好可以因式分解为两个二阶系统的乘积.在非对称的一般CPT 系统,式(7)分母的四阶系统一般不能写成两个二阶系统的乘积.尽管Bode 分析不能直接用于一般CPT 系统频率分裂现象的分析,它也可以为一般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4 结束语

利用Bode 频域分析方法考察对称CPT 系统3个子环节的贡献,定性指出对称串联型CPT 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是由两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谐振引起的.而且两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谐振频率可以作为对称串联型CPT 系统奇偶分裂频率的定性估计.

[1]SALLAN J,VILLA J L,LLOMBART A,et al.Optimal design of ICPT systems applied to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e[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2009,56(6):2140-2149.

[2]CHEN Q H,WONG S C,TSE C K,et al.Analysis,design,and control of a transcutaneous power regulator for artificial hearts[J].IEEE Trans on Biomedical Circuits & Systems,2009,3(1):23-31.

[3]PAPASTERGIOU K D,MACPHERSON D E.An airborne radar power supply with contactless transfer of energy-Part I:rotating transformer[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2007,54(5):2874-2884.

[4]SAMPLE A P,MEYER D A,SMITH J R.Analysis,experimental results,and range adaptation of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tor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2011,58(2):544-554.

[5]BAKER M W,SARPESHKAR R.Feedback analysis and design of RF power links for low-power bionic systems[J].IEEE Trans on Biomedical Circuits & Systems,2007,1(1):28-38.

[6]MORADEWICZ A J,KAZMIERKOWSKI M P.Contact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 with FPGA-controlled resonant converter[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2011,57(9):3181-3190.

[7]WANG C S,COVIC G A,STIELAU O H.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and bifurcation phenomena of loosely coupled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2004,51(1):148-157.

[8]OGATA K.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2002.

[9]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10]牛王强,沈爱弟,顾伟,等.可变负载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1):49-53.

[11]KIM Y,LING H.Investigation of coupled mode behaviour of electrically small meander antennas[J].Electron Letters,2007,43(23):1250-1252.

[12]LI H L,HU A P,COVIC G A,et al.Optimal coupling condition of IPT system for achieving maximum power transfer[J].Electron Letters,2009,45(1):76-77.

[13]MADAWALA U K,THRIMAWITHANA D J.Current sourced bi-directional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J].IET Power Electron,2011,4(4):471-480.

[14]戴欣,孙跃,苏玉刚,等.非接触电能双向推送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18):55-61.

猜你喜欢

倍频程临界点二阶
一种抗干扰变电站1/3倍频程噪声测量方法*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噪声声谱控制算法的研究
一类二阶迭代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常规倍频程纯音测听听阈无异常的耳鸣患者的半倍频程频率测试结果分析
几种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定义方法的比较
一类二阶中立随机偏微分方程的吸引集和拟不变集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一类二阶中立随机偏微分方程的吸引集和拟不变集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